Re: [問卦] 台灣人,你為什麼不革命?

作者: shrunty (爽ty)   2011-03-07 12:12:54
噓 kuopohung:馬克思有一個最大的問題是: 他認為價值是生產的03/06 17:25
→ kuopohung:有多少勞動就有多少價值03/06 17:25
→ kuopohung:但現在的經濟學,所謂的價值是"交換"而來的 03/06 17:26
噓 kuopohung:有多少價值並不一定取決於勞動,而是交換時產生的 03/06 17:29
噓 kuopohung:wayaba噓的沒錯,共產主義的( 歷史的終結) 也是共產國家 03/06 17:43
→ kuopohung:教條化的東西 03/06 17:43
非常好!你這段推文可以說是庸俗見解的範例。
價值到底是怎麼來的?或者這樣問其實並不正確,價值到底是甚麼呢?
你所謂「現在的經濟學」,這個經濟學的歷史是什麼呢?它是如何談價值的呢?
當古典政治經濟學在17世紀剛開始發展的時候,
何為「價值」和價值從何而來的研究就已經開始了,
最一開始的重商主義就是持一種價值從流通中產生的觀念,
而重農主義則認為農業才會創造價值,
到後來亞當斯密和李嘉圖進一步研究勞動價值論,
其中雖然有些波折結果也不無缺陷,
但卻奠定了古典經濟學中勞動價值論的地位。
政治經濟學這種科學,本身就是階級對抗下的產物。
所以只有在無產階級還沒有在歷史上扮演和資產階級分庭抗禮的角色時,
以資產階級利益為出發點的古典政治經濟學才能夠扮發揮讓科學進步的作用,
當歐洲的工人運動和共產主義運動發展了以後,
馬克思對亞當斯密和李嘉圖等人為首的古典政治經濟學展開了全面的批判,
建立了真正合乎科學的勞動價值論,而無產階級的革命運動也澎湃發展。
在資產階級成為反動的階級以後,
他們的政治經濟學也拋棄了一切科學上的重大進步,
重新倒退回殘破不堪的主觀的﹑非科學的形式,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庸俗經濟學。
而「現在的經濟學」則是繼承了大多數上述庸俗經濟學的基本假設,
是科學發展上的大倒退。
所以你這種庸俗的主流說法,即價值可以在交換(流通)中產生,
這種完全倒退回重商主義學說的命題,
已經被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完整的批判過了。
先讓我們來看看馬克思的價值是怎麼來的,
以及馬克思對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勞動」範疇做了什麼批判。
馬克思在唯物主義哲學方法的基本要求上,
從資本主義社會物質財富的細胞形式:商品出發開始分析,
商品不是一個概念,而是一個外在的對象。
而商品是什麼呢?它是一種有用物,他的物理或化學屬性可以滿足人的需求。
而馬克思批判性的沿用了古典政治經濟學的術語,稱這種有用物為「使用價值」。
但是商品除了是使用價值之外,他還有另一種「社會形式」,
即一定量的使用價值同一定量的另一種使用價值交換的比例,
這個比例可以用來表示一種使用價值的「交換價值」。
商品為什麼可以交換呢?正是因為兩種不同商品可以被化約另一個第三者。
而這個第三者是相等的,就是交換價值。
而為什麼會發生商品交換,正是因為我身為商品A的所有者,
但商品A對我而言卻不是使用價值(不能滿足我的需求,因為我是為他人生產)。
而我需要的是他人所有商品的使用價值,
於是我便用我的商品去交換另一個人的商品,這兩個商品的交換價值是相等的,
但是兩造都獲得了自己需要的使用價值。
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勞動價值理論,
就是因為沒有發現這個由馬克思首先批判的證明了的「商品二重性」,
所以才會產生例如價值可以在交換中產生的誤解,
交換中雙方確實獲得了自己所需要的使用價值,
但是交換之所以可以進行,正是因為兩者的交換價值是相等的。
所以交換價值(進一步可以推出,即是價值實體,即價值)並不可能在流通中生產出來。
而為什麼庸俗經濟學會把使用價值的交換看做價值的增加呢?
這其實跟他們另一荒謬可笑的見解,即「主觀效用」的增加有關。
凡是我們現在去打開庸俗經濟學的教科書,比方說台大四人幫。
都可以看到劈頭就價值來價值去,但絕對不會那怕只有一點點明確的告訴你那到底是啥?
他們如果停留在無知那就好了,但他們卻繼續為自己的敷衍苟且做進一步的解釋,
開始說明他們口中所謂的「價值」即是主觀慾望的滿足,
而這種主觀慾望的滿足程度,及效用,是一切商品中可以共通的。
這是愚蠢到了極點,與馬克思的科學方法完全不同,
馬克思為什麼會在不同的商品中最後抽象出「勞動」這一範疇呢?
這是有他很穩固的科學基礎的,
因為根據歷史唯物主義的前提,人的社會關係是被生產力所制約,
人是在集合成一個整體進行生產實踐,並對物質財富進行佔有的過程中,
形成他們的社會關係,
而〈資本論〉最後要分析的正是資本主義社會對立的階級關係。
同時人類社會不論任何形式,只要停止了勞動,那就一定要滅亡。
是在這個意義下,馬克思抽象出「勞動」這個範疇。
而且勞動本身是一個可被通約﹑可被衡量的對象(用勞動持續的時間做單位)。
這樣一比較,就可以看出庸俗經濟學的強迫抽象之幼稚可笑,
試問主觀慾望的滿足難道是可通約?難道是有某種單位可以衡量的嗎?
更何況如果是抓取現象上形式上的共通點就可以抽象,
那大可以像哲學形上學一樣,抽象出「存在」這一範疇不就得了?
這樣頭腦中的概念與現實中的商品都可以通約了,豈不更棒?
[清除]
作者: kuopohung ((風之過客)在場的缺席)   2011-03-07 12:55:00
(象徵的交換與死亡)和(馬克思的幽靈)看一下吧
作者: smartken   2011-03-07 13:26:00
問題是 當代市場經濟的問題都是落在交換與媒介上...你的說法並沒有辦法與當代經濟現象接軌 尤其是貨幣
作者: Ranch99   2011-03-07 13:43:00
身為一個經濟系畢業生,我怎麼覺得k大搞混了價值和價格?
作者: way0963 (衛斯理)   2011-03-07 21:01:00
K大有看過資本論第一章嗎?....
作者: workerleader (苡)   2011-03-07 21:58:00
推這篇...但是如果沒有最後一段會更好...
作者: way0963 (衛斯理)   2011-03-08 10:28:00
symbolic裡面Baudrillard提出價值的革命的前題在於從reality=>simulation 這並不能代表資本論本身不科學看你是要在哪個前提下談論資本論才能決定到底他科不科學不過如果再simulation下談論根本沒有科不科學的問題因為科學本身也只是個simulacra所以k大應該是想要談在Simulation下使用價值是否成為幽靈?
作者: onase (自在)   2011-04-02 22:03:00
借轉 謝謝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