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系中被忽視的大陸年輕人
http://taiwan.dwnews.com/big5/news/2016-03-10/59724357.html
最近“陸客配額疑似縮減”是臺灣媒體上的熱門詞,臺灣輿論普遍認為,大陸政府為了
“九二”正給即將執政的新政府施加壓力,陸客縮減,可能是“經濟制裁”的一環,如
此一來幾家歡樂幾家愁,有人歡呼“日月潭終于不擠了”,但靠觀光產業維生的人開始
眉頭深鎖……
去臺灣的大陸游客明顯減少,真的全是“配額減少”的因素?
在兩岸媒體中,若涉及兩岸議題,始終脫離不了特定關鍵詞:民進黨、國民黨、臺灣民
意、臺灣年輕人……臺灣方面屢屢要求大陸要“體察臺灣民意”,大陸高層也屢屢表示
“要體察臺灣年輕人的聲音”,但在兩岸當中,轉變的早不只是“臺灣方面”。
大陸年輕世代,對于臺灣的想法,也正在轉變。
陸生在臺灣聽李登輝演講并提問(圖源:中央社)
2012年時我剛到北京,那時韓寒的“太平洋的風”正在流行,“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
更是吸引大陸觀光客去臺灣的廣告詞,當時不管是現實還是網絡,正面聲音多得許多,
雖然偶爾會有“臺灣人都在黑大陸,最丑的風景是人”等負面語句,但會很快淹沒在“
人情味,素質好”的贊美聲中。
2016年,許多光景已經完全不一樣,即便是赴臺的大陸交換生論壇,負面聲音也已蓋過
正面聲音,“去臺灣干嘛?花錢還被瞧不起”“還不如去韓國”“不想去給人賺錢還被
罵”,這些聲音不只在網絡中成為主流,在現實中也是如此,臺灣,這塊招牌的吸引力
曾經涵蓋觀光、化妝品、手機,現在都已經成為一句“不如韓國、日本”。
赴臺陸客減少,不只是因為配額、因為大陸政府,民意已經轉變,占了不小的因素。
在兩岸議題中,兩岸媒體關注到的現象是臺灣民意的轉變,兩岸專家看到的是臺灣年輕
人的影響,但,大陸年輕人的轉變顯少被臺灣政治、媒體關注,當“愛本土”“陸客素
質差”等聲音日漸放大甚至占據臺灣社會主流時,大陸年輕人也會開始不再友善對待臺
灣,國臺辦是“跪臺辦”,制裁臺灣甚至武力攻臺的聲音漸大。
這樣的聲音,使大陸在對臺政策上,也會“無法多有彈性”,縱使大陸官方想釋出善意
,也必須照顧一下大陸民意,大陸民眾對民進黨的認知就是“反中”“黑大陸”“搞臺
獨”,“如果不強硬,臺灣只會欺人太甚”這樣的聲音,已經漸漸成主流。
王毅的“憲法說”被視為對臺友好進了一步,但隨后,立刻又退了一大步,大陸民意的
反彈,兩岸的政治學者都不可不重視,正如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朱云漢曾直白地說,臺
灣的民意與大陸的民意都在往“極端”走,臺灣與大陸的高層就算想往“中央”走,也
依舊會被民意拉著窒礙難行。
兩岸自2008年走到今天,雙方人民都覺得自己吃虧──大陸覺得自己“灑錢還被罵”,
臺灣覺得自己被打壓欺負,雙方都覺得委屈,這讓兩岸民眾非常容易因為簡單的挑撥而
趨向極端,因為“你民粹我?我比你更民粹;你要反中?我也反臺”。
這樣的轉變,不利于大陸,更不利于臺灣。
臺灣的新政府即將上任,兩岸關系變化莫測,兩岸年輕一代也漸漸趨向“臺獨”與“武
統”,而臺灣的政治人物、媒體一再強調“大陸要正視臺灣民意”,但臺灣,也該正視
一下大陸在轉變的民意,更該正視一下,大陸年輕一代的心聲。
備注:
天然獨對上天然統 中國大陸對上福爾摩沙 會撞出什麼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