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orge (白愁)
2018-03-18 11:57:00要證明就是去找證據咩。:)找相關的人證、物證、理證。像一個大學生做報告找資料那樣問人、查書、查網路、查新聞、查官統計資料、查學術論文。如果你認為某一個說法是群體中的主流思想, 那也就通常表示,可以在群體中, 找到數量夠多, 多到可以成為主流思想的資料量, 來支持或佐證這個說法, 不是嗎?同時, 這也涉及到, 提出說法的人, 對於自己提出的說法, 是要 "認真" 到什麼程度。如果要認真, 那就認真舉出證據。如果不想認真,那也有不認真的回應方式。甚至也可以考慮不回應, 這樣..當然, 要怎回應, 也是要看對方是什麼態度就是了。 :)然後, 提出說法的人, 最好也要想一下, 所提出的說法, 到底牢不牢固, 本身還有沒有缺漏或盲點咩...--其實你講的這種情況, 是一種「被要求使用更為精確的表達方式」的討論情況。遇到這種情況當然一時之間會覺得麻煩。但也不是就此束手無策就是了... :)
一個新的科學理論的建立真的會經過極龜毛的吹毛求疵挑病所以你看任何學術論文下面都會有長長的引用,確保每一句每一個字都正確,像1+1=2真的會需要提出資料來源,你要有實驗證明你提到的概念滿足皮亞諾公設這個很重要,相對論中就會用到三角形內角和不等於180度的概念(非歐幾何)但相對論是非常重要且顛覆的理論,理應受到這樣的質疑你說的 證明的成本相對於原論述顯失均衡 ,代表你大概只是在隨意聊天卻被要求證明你的論述吧?這種時候回他: 喔,確實有可能不對,但錯了也沒差 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