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gsx56840: 法國在戰間期制定的很多策略後來被美國借鑿,成效不錯, 10/21 02:03
: → gsx56840: 可見策略本身沒有問題,只是法國沒有能力執行 10/21 02:03
: → gsx56840: 站在英美的角度來看,法國在凡爾賽會議裡的態度令他們極 10/21 02:12
: → gsx56840: 為不滿,一次大戰其核心終究是法俄同盟與德國的戰爭,英 10/21 02:12
: → gsx56840: 美僅是為了維持歐陸均勢才投入戰爭,從戰爭的總體走向來 10/21 02:12
: → gsx56840: 看,在沒有英美的參與的情況下,德國擊潰法俄同盟的可能 10/21 02:12
: → gsx56840: 性很高。 10/21 02:12
: → gsx56840: 英美可以為了自己的利益協助法國,當然也可以為了利益將 10/21 02:16
: → gsx56840: 其拋棄,法國本就不應該將政策建築在不穩固的基楚上 10/21 02:16
: → gsx56840: 法國的一連串失敗,究其原因就是他不願承認自己已經失去 10/21 02:18
: → gsx56840: 歐陸第一大國的地位,而且也沒有能力將其奪回 10/21 02:18
我只能說,如果你看過這本書的內容,可能得修正一些想法。
以後見之明來說,法國的觀點才是正確的一方,因為德國人民並不真正承認戰敗,
英國和美國所謂的懷柔註定要失敗,傳統說德國因為法國的壓迫才心生不滿是錯的。
此外,法國即使把軍備砍到剩骨頭,英國和美國依然持續認定法國在增強軍備,
他們對法國的評斷都是非常不客觀的,這導致嚴重的誤算。
法國從頭到尾都沒想要稱霸,他們要的只是確保德國無法威脅自己,
因此法國雖然試圖重整歐陸版圖,但未必都與自身相關,
比如說法國就支持剛復國的波蘭奪取更多原本屬於德國的領土,
或者選擇性的支持比利時奪取德國邊境的爭議領土,但不樂見荷比盧之間的爭端。
問題在於英國和美國都沒打算幫忙還扯後腿。
: 推 PAULDAVID: 但死敵德國就住在隔壁,一戰造就全國性精神創傷;令德法 10/21 10:07
: → PAULDAVID: 關係只能為敵而不能和解,除了重返強權恐怕沒其他路可走 10/21 10:08
: 推 yoyodio: 拿皇沒有復生,沒救 10/21 10:50
: 推 tony3366211: 經濟大衰退,導致法國政局極不穩定,才讓法國自亂而 10/21 10:56
: → tony3366211: 亡於德國之手,所以法國最佳解法是自己也變法西斯政 10/21 10:56
: → tony3366211: 體嗎? 10/21 10:56
法國不太可能有法西斯(太分裂),但是需要強而有力的領導者,
像是法國之虎克列蒙梭那樣的人物,或者至少要普因加萊的水準。
法國在戰間期推動的煤鋼共同體(也就是二戰後建立歐盟的起點)如果可以成功,
那麼法國根本就能迴避經濟大恐慌,問題在於法國的資本家不想放棄關稅壁壘......
二戰前夕法國出現頻繁的罷工,左右派互相鬥爭,都在於缺乏有名望的強人來協調。
大部分學者都認為法國第三共和的政治體制太過脆弱和不穩定,
導致政府高層就算有遠見也很難實行(政府更迭太快)。
: 推 goodgodgd: 推,英美不挺法,德國真的可以單幹全歐 10/21 11:44
: 推 chuckni: 實際上一戰德國也幾乎要單幹了,沒英國法國自己拖不住 10/21 11:48
: 推 peterlee97: 我查了一下 有個疑問 我理解法國因為戰場在他家而經 10/21 22:00
: → peterlee97: 濟建設崩潰 但 人口? 用維基的資料 法國損失還略少德 10/21 22:00
: → peterlee97: 國約5萬 為何會造成人口上的差距? 也同樣問俄國二戰 10/21 22:00
: → peterlee97: 他損失應該跟德國一樣噁 為何俄國有男女比失衡狀況 10/21 22:00
: → peterlee97: 德國沒有呢? 10/21 22:00
1. 要看比例啊先生......法國和德國的人口又不一樣,法國人口的損失比例比較高
2. 我還沒仔細研究過原因,但是法國在兩次大戰前都有人口成長趨緩的狀況,
這導致德國如果被放任不管,人口會輾壓法國
法國在巴黎和會上試圖把德國切出好幾塊,就是想要壓制德國的人口優勢,
可惜法國為了保持和英國、美國的同盟而妥協,然後英國和美國後來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