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的火力瓶頸
關於孫承宗的車營和前鋒後勁編制,可參考(註:車營那篇沒寫佛朗機256門):
http://cimon.pixnet.net/blog/post/4816238
http://cimon.pixnet.net/blog/post/4957958
盧象昇的步火營編制,參考文章: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415016519.A.AA3.html
https://tieba.baidu.com/p/3486377692?red_tag=3085652031
崇禎年間,關外明軍維持三個車營的編制,惟長山之戰和松錦之戰都以慘敗告終,戰車損
失慘重。長山之戰時,明軍兩支使用戰車的部隊雖然連發銃炮,卻仍被後金透過衝鋒肉搏
和施放銃箭分別擊敗。[1]
後金在長山之戰擄獲的火器中,包含七門大將軍炮、四門發熕和三門紅夷炮,大將軍炮和
發熕可視為西歐的團部炮,重炮合計為14門。1630年代瑞典的編裝,四萬兵馬或有逾120
門火炮,其中約三分之二是團部炮;不那麼重視輕炮數量的奧、法,四萬主力兵馬也應有
約40到60門火炮;蘇格蘭在1650年的野戰軍雖被視為能適應崎嶇地形的輕裝部隊,萬餘人
也有九門大炮,近四倍即有三十餘門(蘇格蘭軍另有不少小炮)。[2]
換言之,明軍野戰部隊裝備的五百斤以上大炮,比例遠小於歐洲。雖然炮火無法保證勝利
,但是基於明軍對火力的仰賴,重炮的不足確實是顯著的缺陷。松錦之戰的時候,清軍俘
獲的大將軍炮、發熕與紅夷炮合計近兩百門,不過那是松山、錦州、杏山、塔山四座重鎮
和十萬主力部隊(包含各地援軍)的總和,是役皇太極的紅夷炮已達參戰明軍的兩倍以上且
得以集中運用,明軍呈現火力劣勢。[2][3]
在單兵火器的部分,關內外明軍仍以三眼銃為主,在長山之戰後半與後金互發銃箭竟敗北
,恐怕就是因為此等短管火銃無法和強勁的滿州弓矢抗衡,炮火也無優勢。
除了火力總量的不足,明軍在長山之戰是「馬步合營,四面布列大小槍砲」,明軍騎兵並
未有效發揮機動力或衝擊力,並且火力部署頗顯分散。崇禎十三年九月、十四年四月的交
戰中,明軍能更善用騎兵,方能幾度與清兵互有勝負。[4]
明軍的傳統火器以三眼銃、滅虜炮等為主,然而建州女真善用戰車、鐵甲掩護衝殺,更逐
漸習得火器技術,使明軍逐漸陷入困境。要如徐光啟、孫元化等人的意見,追求透過西化
以增強軍隊實力,則有必要裝備更多能擊毀戰車、鐵甲的重炮和長管火銃。
騎兵營制與步隊銃炮手
明軍騎兵居於劣勢,機動性與戰力都成問題,因此對陣時可能會需要在騎兵營制內插入銃
炮手提供支援。孫承宗的騎兵營制內即有大小滅虜炮的炮手,在各營中約佔10%。相較而
言,同時期的歐洲戰陣,側翼騎兵第一梯次各隊之間插入的銃炮手,比例有時可高達陣線
上兵力的三分之一,騎兵較弱且不追求攻勢的明軍或可用此等標準。第二、三梯次的騎兵
因為列於後側,就不會安排步行銃手在內,較似盧象昇的騎兵營是純騎兵。[2]
考慮到明軍一營往往在一千到三千人之間,可推得兩種營制:
一,由兩千名騎兵和一千名步兵銃炮手組成的營。
二,約一千五百人的純騎兵營。崇禎十年關外各營人數即各千餘。[1]
騎兵營內的步兵銃炮手需如何部署和裝備?在羅克魯瓦和馬斯頓荒野等戰役中,英、法部
隊安插於騎兵之間的步兵全為銃手;瑞典陸軍在側翼騎兵之間部署的銃手則往往又裝備團
部炮,盡顯炮門數量充裕,此外其銃手部署也較集中,與英法戰陣有別。這些步兵支隊全
員使用火器,在臨敵時施放銃炮來削弱敵軍騎兵的來勢,以利己方騎兵反衝鋒。[2]
盧象昇的步火營制中每隊五十人,恰與馬斯頓荒野戰役中兩方安插在騎兵隊之間的步兵排
人數相仿,若將持長短槍、悶棍者都改銃手,且單兵火銃統一用鳥銃,則各步隊分別有40
挺鳥銃,再加上原有的四門小炮,火力已是頗為充足。倘若師法瑞典,則可將數隊集中部
署,並使部分炮手改操作大將軍炮或發熕。
[1] 《明代戰車研究》
[2] 《紅夷大砲與皇太極創立的八旗漢軍》
Dunbar 1650 (Osprey), Lutzen 1632 (Osprey), The Later Thirty Years War,
Pike and Shot Tactics 1590–1660 (Osprey),
Scots Armies of the English Civl Wars (Osprey)
現存的蘇格蘭皮革炮最多有十二道箍,而現存的明末大將軍炮最多有九道箍;蘇格蘭
1644年出動兩萬餘人南下時,據稱裝備88門此等「輕」炮與77門較重者。
[3] 相較而言,英國保王派在英格蘭西南方潰敗時,圓顱黨總共繳獲大炮逾九百門
詳見'The Furie of the Ordnance': Artillery in the English Civil Wars
[4] 《論洪承疇軍事作戰的理論與實際─以松錦之役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