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NKN (99%是眼鏡與吐槽)》之銘言:
: 冷兵器時代,農具容易代用武器,雖有些武器如十字弓、高級刀劍的製造比較費工,
: ,需要好的工匠,但離現代「軍火商」的印象還差很遠。
: 但很快地,非洲跟亞洲的工匠們,發現要量產輕型火器並沒有那麼困難。
: 在日本,這段火銃從進口到國產歷史被稱為鐵砲傳來,擁有頗詳細的歷史紀錄,
: 還包含一段一位日本當地工匠因不了解火銃的部分精密構造如何製造,
: 於是只好出嫁女兒給歐洲商人,換取商業機密的逸話。
:
: 另一方面,重型火砲的鑄造需要較高難度的工業技術,最初往往是利用鑄鐘工匠的技術,
: 用青銅鑄砲,後來才慢慢開發使用鐵來製造火砲的技術。
: 由於火砲的製造難度較高,量產與販賣火砲的廠商就比較好賺了。但由於火砲較為笨重,
: 也就不如輕型火銃那麼使用廣泛。
:
: 總體來說,在黑火藥槍砲的時代,培育在地軍火商的難度較低,軍火商有其影響力,
: 但沒有那麼驚人。
基於閱讀David Parrott的The Business of War的心得,我對N大這段描述頗有意見。在
三十年戰爭前期呼風喚雨的華倫斯坦,雖然通常以傭兵而非軍火商的身分為人所知,他的
重要幕僚Hans de Witte在全歐洲組織的商業網路,正是華倫斯坦能夠於短期內大幅擴軍
的基礎,若無de Witte建立的金融周轉和軍火流通管道,華倫斯坦的崛起只是泡影,而皇
室建軍自強的企圖也因此仰賴軍火商方能實現。
作為天主教陣營的對立面,荷蘭的商人在新教陣營也組織出強大的軍火商貿。上述該書中
曾提及,英國的軍火商在三十年戰爭爆發後,每年出口兩、三百門火炮到荷蘭,但是比較
起來,瑞典最大牌的軍火商僅在1630年即出口千門以上的火炮,更為令人驚駭。
(給個對比:鄂圖曼在17世紀的年產量最多也就是一千多門)
Parrott所撰寫的該書,詳細描繪了16、17世紀間,西歐各國在軍事領域的商貿現象,前
段提及的瑞典在其軍事擴張的全盛年代,國內火炮生產呈現高度的民營情況,僅於1650年
代曾短暫嘗試推動國營(徹底失敗);至於船艦的領域,西班牙、威尼斯、荷蘭、英國,這
些海上強權也全都向民營靠攏,無法長期由國營船廠壟斷軍事艦艇市場。在鎧甲和槍枝等
單兵裝備上,當時的歐洲同樣有繁榮的產業支持,我在其他的書籍中也有看到部分學者曾
引用諸多數據支持此一論調(i.e.Jozsef Kelenik, Alan Williams, etc)。
NKN大認為黑火藥年代的軍工業「沒有那麼驚人」,這在國際局勢上頗為正確,但是單單
觀察西歐或地中海區域的話,則可能有待商榷,畢竟當時的民營軍火產業絕對不是萌芽中
的新興存在,重炮的生產、銷售與影響力(或是更昂貴的軍艦)也並不會比槍枝來的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