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呀。
https://reurl.cc/j8rQ1L
上面這是浙江省博物館藏的元代銅銃附砲耳。
http://tech.sina.com.cn/d/2005-10-20/1303744237.shtml
上面是2005年懷來出土、明中前期的火砲。新聞寫71門,我
查後來的保存報告是寫69門。新聞照片明顯也是帶砲耳的。
另外1978年出土的宜賓大銅砲,形制與之前提到的洪武十年
大鐵砲差不多,一樣還帶兩對共四個砲耳。因為銅砲上沒有銘文
,目前認為是比洪武年間稍晚、明代前期的銅砲。
至於形制與洪武大鐵砲相似、但只帶一對砲耳的常州銅砲,
也不是孤例;Sun Laichen在〈Chinese-style gunpowder weapons
in Southeast Asia〉中就提到過一門越南河內歷史博物館的藏品
,形制與洪武鐵砲接近,但只帶一對砲耳。
(見《New Perspectives on the History and Historiography
of Southeast Asia Continuing explorations》, pp. 84-85)
欸所以說呢這樣看下來明代火砲使用砲耳的情形並不像某先
生所說的存在斷裂的狀態,其實還是可以找到中間例證。也不像
某先生所說他不是圓柱形砲耳所以不算,實際上,元代的實例已
經是圓柱形的了(維基上的側面照片):
https://reurl.cc/0jW4kK
換言之,除了鏽蝕、缺損等可能性之外,也有別的原因影響
這些大型砲(元代的實例尺寸很小)不把砲耳鑄成完整圓柱。當時
的火砲是以泥模鑄成,砲成之後泥模損壞,就不能用了。其次,
這類型大型火砲使用石彈,需要石匠去刻削。也就是說,無論是
火砲本身還是砲彈,工匠抵達戰地之後就地制作會比先作好再運
輸省事很多。這種環境下部分工藝偷工減料可以理解,反正可能
也就只用這回。
至於明中葉以後為何許多火砲實物上沒有砲耳呢?主要原因
是應對北方的游牧騎兵時,較大型的火砲主要用在零距離射擊拒
止敵人上,而較小型的火器則可以依託戰車提供的屏障開銃眼,
所以對支架的需求沒那麼大。舉例來說,16世紀後半歐洲流行的
musket,也是步兵帶了個簡單支架完事,並不需要多複雜的銃架。
即使如此,1450年以後設計的明代戰車中,有不少實例都還
是帶有可任意旋轉的銃架與砲。比如說成化十三年(1477)的「火
雷車」,就是「中立管心木,安置轉軸,上設神砲」(《明實錄》
成化十三年十二月丙申)。
弘治十三年(1500)設計的戰車,則說是「有曰虎尾砲者,置
於車廂角柱之上,四面隨賊所至,移柄而擊之。有曰將軍砲者,
置於車廂之中,候賊眾衝突酌量擊之」(《明實錄》弘治十三年七
月戊辰)。可見設於支架上活轉、隨打零賊的是小銃,大砲則用來
阻擊大波襲來的敵軍。成化十九年(1483)余子俊設計的戰車也是
「砲四箇,車箱內安三箇,虎尾上安一箇」(《余肅敏公奏議》)
,一樣是三門火砲用來拒眾,另外一門零敲碎打。
換言之,明代中葉使用銃架的火砲在文獻(其實明代早期的
《火龍經》中圖片也不少,但因為在明代這本書是抄本,附圖一
般都畫得很潦草,而且《火龍經》傳抄的過程中多加了許多中晚
明以後的內容,定年比較困難,只能照火砲形制來推斷)中並不難
見,不需要等到佛狼機(大約1520年代以後,也有學者認為在1510
年代)出現才來技術轉移。當然這些支架未必都在銃身上鑄砲耳
,畢竟把銃身安在銃床上直接在銃床上開眼插入支架也是可以的
。不過元代出土的實例已經說明,就算要在銃身上加鑄銃耳,也
沒甚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