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其實中世紀歐洲的野戰砲兵效果不怎樣也不算太
稀罕的知識,這篇也就聊聊。先來看看歐洲人自己的評價
。1494年一位傭兵隊長Trivulzio就評價說火砲在戰場上根
本沒用。馬基維利則在1513年和1521年寫在他的著作中,
說火砲主要是靠他的噪音來製造恐懼。到了1580年,法國
的蒙田還是和馬基維利一樣觀點,而且他更進一步希望這
些「廢物」(useless things)儘早丟棄。這其實都16世紀
了。
(參見Hans Delbruck, translated by Walter J. Renfroe,
Jr. , History of the Art of War IV - the Dawn of Modern
Warfare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1985],
p. 36.)
火砲在野戰中用處不大,主要的問題有二,一是就算
砲本身很輕便,但還得要火藥砲彈也跟著移動火砲才有用
,這也意謂著一旦開打,就算到了16世紀火砲多半只能待
在原地才有適當彈藥補給,實際上還是動不了。第二,就
算某位先生主張火砲可以調射角啊砲架精緻之類,實際上
火砲準頭很差,馬基維利就嘲笑說就算瞄準的是一整營
(battalion)數百名移動中的一坨步兵,打還是打不著。除
了瞄準具的問題之外,另一個打不著的原因在於精準裝藥
的困難;1999年英國的實驗中復原了馬利羅斯(Mary Rose)
號上打撈出來的一門鍛鐵砲,證明只要火藥量差了8.5%,
砲口初速就可能差到50%。這就意謂著每次發砲的射程與
準頭其實有很大差異。直到16世紀初,即便面對不動的對
手,火砲也很難持續殺傷水平面高度有落差的敵人。
(參見Frederick Lewis Taylor, The art of war in
Italy, 1494-1529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21], pp. 86-87; Jonathan Davies, The Medieval
Cannon 1326-1494 [Oxford, Osprey, 2019], p.28.)
所以難怪說即便到了15世紀後半,歐洲火砲在野戰
中的實際戰績還是很糟。即便是熱心推動火砲的發明使
用、據說擁有歐洲最大火砲儲備的、勃艮地的大膽查理
,在勃艮地戰爭中也是各種被打敗。1476年他在Grandson
戰敗,原因之一是火砲不好調整方向、支援不上衝在前
的騎兵,在進行複雜的後退調整的同時自己人反而以為
打輸了,反而陣崩,被瑞士人撿了空,乘機擊敗查理。
Grandson之役查理幾乎弄丟了所有火砲,所幸他還
有大量庫存補充。但在接下來的Morat戰役,他的火砲還
是沒擺對方向,或者說沒來得及調整位置;瑞士人一發
現沒砲路瞄準的空隙就衝入了勃艮地大營,再次擊敗大
膽查理。到了Nancy戰役,勃艮地的火砲也沒起多大作用
,還是被瑞士人擊敗,大膽查理殞命。
(參見:https://cimonnomis.blogspot.com/2019/05/blog-post_27.html )
從15世紀開始歐洲能大規模的裝備火器,主要並不是
因為有過劃時代的技術改良,而是因為火藥的原料開始有
系統性地取得,價格下降超過三分之二,使得裝備火器的
費用便宜不少。火砲在戰場上出現的機會也增加了,但其
實用處還是不大--英王亨利五世同樣也非常喜歡火砲,
有不少收藏,但在阿金庫爾戰役(1415)中他一門砲也沒佈
署。即便在15世紀最後25年輕型火砲已十分普遍,彈藥依
然跟不上火砲行動,在戰場上開幕時打個幾發、然後看著
眼前敵我步騎廝殺,差不多就是火砲的全部作用了。
(Jonathan Davies, The Medieval Cannon 1326-1494
, p.46.)
那麼,即便在歐洲效果也十分有限、可說未曾帶來甚
麼大捷過的野戰砲,面對遊牧民族如蒙古人又能發揮出什
麼戰果呢?想來蒙古騎兵尋找戰機、發揮主動的能力應該
不至於輸給步行的瑞士人,火砲大概怎麼也擺不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