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2/5818739
用內戰阻止大爆炸究責?貝魯特大槍戰:黎巴嫩13年來最激巷戰
「在族群壁壘之前,這個國家不需要『真相』!」因2020港口大爆炸、嚴重危機與長達1
世紀教派衝突而陷入絕對崩潰的中東國家——昔日富饒的「中東瑞士」黎巴嫩——14日在
首都貝魯特爆發嚴重的街頭巷戰。以什葉派武裝政黨「真主黨」(Hezbollah)與基督教
民兵「黎巴嫩力量」(Lebanese Forces)帶頭的數百民兵,在貝魯特市區駁火大槍戰。
已知至少6死60傷,無論擊斃人數還是對城市的破壞,都是黎巴嫩近13年來最嚴重的民兵
衝突,並引發各路派系對於昔日15年內戰的憤怒動員與血腥記憶。然而周四的這場街頭戰
鬥,並不真是擦槍走火的偶發意外,而是黎巴嫩政黨派系為了癱瘓2020年8月「貝魯特港
口大爆炸」真相調查,故意謀劃的「威脅狙擊」。
引發中東各國高度緊張的「貝魯特大槍戰」發生在14日下午,事發起因是由黎巴嫩什葉派
的兩大政治巨頭——真主黨與阿邁爾運動——聯手發起的「反對真相調查大遊行」。上千
名被動員的黎巴嫩什葉派示威者,高扛著旗幟標語與麥克風,大舉包圍了位於貝魯特市中
心的貝魯特司法宮大樓,並要求黎巴嫩司法部「開除」為了偵辦2020年8月貝魯特港口大
爆炸而指派的第二位特別檢察官塔雷克.比塔爾(Tarek Bitar)。
然而在司法宮前鬧完事後,真主黨所率領的什葉示威團,卻一路往貝魯特西南方向前進,
這群人就這樣浩浩蕩蕩、手持步槍火箭砲等武裝火力,極為罕見且敏感地踏入了貝魯特的
中城區「禁地」——黎巴嫩馬龍派基督教民兵的大本營,塔尤納區(Tayouneh)。
雖然真主黨的帶隊頭人表示,示威路線只是以交通問題為安排。但在集會遊行之前,塔尤
納一帶的基督教民兵就已經嚴正警告什葉派「不准接近越雷池一步」,以免點燃雙方的新
仇舊恨(後詳)玩火自焚。可真主黨明顯沒有理會對手的警告,街頭巷戰也自此突然爆發
。
根據街區目擊者的說法,反真調示威人龍一踏入塔尤納區,來自四面八方的「不明狙擊手
」,就開始對街上人樓展開「爆頭式狙擊」——從社區裡打到街上的槍彈,每一發都是瞄
準示威者的頭部開火,第一時間就有大量什葉派示威者中彈倒下。
示威者當街中槍之後,本來就伴隨在人群裡的真主黨武裝兵團,也隨即拉著步槍、機關槍
、甚至火箭砲,朝塔尤納區激烈還擊。瞬時之間,這座基督教社區就陷入槍林彈雨,真主
黨部隊就這樣沿街掃射、對著民宅狂轟濫炸,反狙擊行動也隨即成為無的放矢、但不斷有
人中槍倒下的巷戰大亂鬥。
雖然類似的擦槍走火,在黎巴嫩嚴重對立的民兵政治裡頗為常見,但在首都街頭掃射殺害
示威群眾,與沿街RPG狂轟的失控破壞,種種激烈戰況對貝魯特人來說也極為罕見而矛盾
——罕見的是,類似強度的激烈巷戰,已是近13年來最大規模的槍戰破壞;矛盾的是,以
「教派旗幟」在街道社區插旗作戰的狀況,其實是1975~1990年間,造成至少12萬人死亡
「黎巴嫩內戰」過往的血腥常態。
塔尤納區的衝突,很快地就造成6人死亡,數十餘人受傷。但真主黨武裝的街頭反擊,卻
一直沒能找到「敵人部隊」,擔心遭到埋伏圍殲的什葉派槍手,亦不敢冒險深入塔尤納深
處,只能一直用掃射與火箭砲轟炸的方式試圖「火力壓制」。於是雙方就這樣矇著眼纏鬥
,陷入了街頭大亂鬥的無差別駁火。
長年派駐貝魯特的美籍中東記者克里斯陶(William Christou),在槍戰現場目擊表示:
儘管真主黨與基督教民兵的戰鬥激烈,但塔尤納區的街頭氣氛「卻抽離地相當超現實」,
因為當街上真主黨槍手持RPG與AK-47激烈掃射時,幾公尺外的巷口卻都是「圍觀看熱鬧的
各方群眾」,就算有人死亡、有人重傷哀號,卻仍有不少示威者或街坊兩手叉腰,事不關
己地站在旁邊看戲。
「打著打著,街上的槍手們也開始困惑起來,我接近其中一人試著問他到底在朝誰開槍,
但他只對我無奈地聳聳肩,另一人在遠方對我們大喊:『我們在射牆壁而已啦!」
克里斯陶如此紀錄:之後,這些掃射槍手也要求西方記者「幫忙錄影」,記錄下自己用火
箭砲轟破某處民宅外牆的瞬間。但究竟為什麼要炸房子?炸誰的房子?誰說要開火亂搞?
無論是槍手還是群眾都一問三不知。
由於街頭戰鬥的火力十分激烈,儘管官方掌握的死傷人數一直鎖定在「6死」,但對於城
鎮住宅的無差別破壞,卻也震撼了貝魯特全城。因此黎巴嫩的陸軍官兵也隨即奉命出動,
試圖在其他基督教民兵武裝增援之前,「柔性勸離」在人家家裡狂轟濫炸的真主黨部隊。
雖然黎巴嫩陸軍的出現,基本上完全無法鎮壓街頭,也無法有效說服混戰中的各路民兵棄
械停手。但相關行動卻也給了真主黨部隊台階下,什葉派的槍手兵團也因此慢慢撤退,並
讓紅十字會與民間消防義勇軍有機會挺進塔尤納區,緊急撤離那些在交戰火網下負傷、家
園被掃射砲擊的無辜市民。
像是《華盛頓郵報》駐貝魯特的中東特派局長史萊(Liz Sly),他在貝魯特的租屋公寓
就被亂砲火弄爛。所幸事發當時沒有人在屋內,因此除了內部嚴重損壞之外,並沒有記者
團隊因此傷亡。
撤退之後,真主黨與阿邁爾運動也聯合發出聲明,指控14日的槍戰事件主謀,就是黎巴嫩
基督教馬龍教派的鷹派政黨「黎巴嫩力量」的濫殺陰謀,並要求黎巴嫩政壇與三軍逮捕黎
巴嫩力量的「襲擊主謀」,以還死傷的什葉派示威者一個公道。
事實上,與真主黨一樣擁兵自重的黎巴嫩力量,就是昔日黎巴嫩內戰中,惡名昭彰的「長
槍黨」,在內戰結束後的武裝繼承者之一。在當前的黎巴嫩派系政治裡,真主黨雖然也與
其他基督教政黨共組聯合政府,但與作為反對派鷹派的黎巴嫩力量卻一直處在激烈陰謀的
對立關係。
這種以宗教教系為界限的分裂政治體系,雖然是黎巴嫩之所以從「中東小瑞士」、「中東
小巴黎」,墮落成「中東火藥庫」的遠因;但在1014貝魯特大槍戰與引發爭議的「貝魯特
港口大爆炸真調案」裡,卻也是極為關鍵的衝突動機。
為什麼真主黨要突然上街,動員包圍貝魯特司法宮,要求政府開除備受市民與遺族信賴的
菁英檢察官比塔爾?示威結束後,真主黨又為什麼會明知故犯地,故意走入敏感的塔尤納
區「主動挨打」呢?這些答案,也都與黎巴嫩錯綜複雜的教派政治與結構性貪腐有關。
======
原文後面是政治議題就不貼了,詳情可以看網址內原文。
除了黎巴嫩之外,還有哪裡存在(過)這種民兵之間的巷戰嗎?顏色革命後的北非中東?
塔利班崛起之前的阿富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