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一直以來都很愛煮,但前幾年住宿舍、小套房,沒有廚房也不能開伙,
默默變成了外食族,體重也隨著飆升(好啦是藉口)
直到搬到現在的住處,有小廚房,若沒有意外每天至少會開伙一次,
現在固定時間上班則是進入另一個階段,會一次煮好晚餐和隔日午餐便當。
自己煮雖然沒有比較便宜,但是合口味,吃得也安心,也能調配蔬果比例。
除此之外,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是,每天回到家開始煮飯那刻才真的有在生活的感覺。
雖然已經盡量簡化(畢竟懶),一次煮兩餐大約會花上40分鐘到一小時,
如果是燉煮料理可以邊燉邊做別的事情。雖然有點花時間但覺得很值得!
這邊簡單分享一下長久以來自己一人開伙以及新科便當婦(?)的心得,請板友參考指教!
1. 採買習慣:少量、多樣
以前偶爾開伙的時候,最大的困擾就是常常把蔬果放過期,肉類冰成冰磚,
這是個非常不好的習慣,浪費錢也浪費地球資源,於是後來思考了一下要如何改善。
現在養成的習慣是,通常一週大採買一次(週日或週一),週間小採買一到兩次。
大採買在大賣場或傳統市場進行,
買可以放一陣子的蔬果(高麗菜、花椰菜、南瓜、胡蘿蔔、洋蔥等....)
雞蛋、牛奶,以及預計要冷凍或一兩日內要煮的肉類。
小採買在超市進行,買比較不耐放的蔬果(豆芽、葉菜、鮮菇等....)以及肉類。
採買蔬果時我會盡量多樣化、少量購買,
例如這週買了白菜、黃豆芽、鴻禧菇、甜椒、小黃瓜、洋蔥、番茄等,
盡量不要讓自己覺得吃到最後菜色都一樣很膩,多種食材可以排列組合變化更多菜色。
此外我會透過當週特別想吃的菜色做發想採買,用聯想的方式組合出一週的食材跟菜色。
另外,在超市或大賣場買菜的時候通常同一樣會數個裝在塑膠袋裡或盒子裡販售,
一方面量太多,同樣的蔬果吃太多次也會膩,一方面多浪費資源也不環保。
所以建議到傳統市場買菜,可以零買,但就要慎選攤販。
2. 備好半成品隨時有得用
小包肉臊或義大利肉醬冰冷凍、燉好的肉或咖哩多的醬汁分裝好這個不用說,
白飯多煮一點冷凍起來也可以炒飯、煮粥。
我通常也會把切好的雞腿塊汆燙好之後用冷水洗乾淨、沖涼,
配上兩片老薑用保鮮盒或夾鏈袋裝好,想喝雞湯的時候就加水加料入電鍋蒸,
還可以同時煮飯、蒸其他菜。
就不用每次想要三菜一湯的時候都要一直換鍋洗鍋,省很多事。
但要好好控管冰箱這些半成品的量,不然放久了生怪味也是浪費。
3. 多功能的食材多備
我心中多功能的食材首推以下:
a. 高麗菜:可以當涼拌菜或油炸物襯底、可以炒、可以煮湯,還可以醃泡菜。
b. 排骨或帶骨雞腿切塊:可煮湯、可燒煮,咖哩也都可以放。
c. 洋蔥:應該不需多吹捧,反正就是多面嬌娃一顆。
d. 各種鮮菇:菜色裡可以是配角也可以當主角,也可入湯,或者煸炒熟了入沙拉。
e. 娃娃菜:幾乎同上,而且蒸過後放涼淋胡麻醬也好吃。
f. 鹹豬肉:這個比較冷門,但它可以當臘肉用拿來炒菜、爆香,也可以單獨變成一道菜
所以我會切成一餐的用量,在冷凍庫備著,
臨時需要五花肉絲時解凍一下下就能切,切完就丟冷藏變隔天一道菜。
也歡迎板友多補充!
4. 主食多樣化
一開始是因為懶得等飯煮好,就把南瓜玉米蒸了就配著菜吃,
久了覺得這未嘗不是讓營養均衡的好方法。
主食可以挑選飯、麵、Couscous、芋頭、南瓜、玉米或地瓜等等根莖穀物,健康又美味。
而且根莖類都可以入菜色當配角,變化就變得多樣。
午餐可以吃地瓜配蔬菜,晚餐可以吃粉蒸肉。玉米直接當主食,也可以煮排骨湯。
有相當多變化,不會每天都在吃一樣的東西。
只一樣,我認為麵食真的相當不適合帶便當,即便是微波,反覆加熱都容易糊爛,
所以通常麵我會放到晚上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