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 推背圖諰‧日本誌(18)戰後改造

作者: amidha (東岐明)   2024-12-27 18:50:21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天皇玉音廣播終戰後,有些愛國軍民選擇自殺殉國,大多官民
還是服從天皇詔命投降,然而不少士氣紀律開始崩壞。有些部隊要求立刻解甲返鄉,有些
軍人取走糧食補給回家,有些官員盜賣政府公物從事黑市交易,戰後為求生存,社會秩序
不再嚴整,爾後隨著普遍缺糧饑餓,非法黑市更加猖獗。八月十七日,鈴木內閣達成終戰
投降而總辭;皇族東久邇宮稔彥王於昭和天皇懇求下接任組閣,隨即於記者會發表日本全
國應該徹底反省懺悔,聲稱全體國民總懺悔是重建國家的第一步。日本官方實則於美軍到
達前,各部門積極銷毀相關戰爭責任之文件記錄,避免遭到扣押而追究罪責。東久邇宮為
求民眾支持維護天皇國體,指派石原莞爾出任內閣參議,以其成立數年遍及日本之東亞聯
盟,各地宣傳戰後復興理念。石原將日本戰敗歸咎於國民道德瓦解,號召全國應為戰敗懺
悔而演講宣揚:神讓日本戰敗,俾使全國知所悔改,重振國體信念;軍警官吏壓迫人民,
應對大局負起最重責任;全國應當勵行改革,廢除武裝軍備,撤除特高警監,解除管制言
論與信仰,盡可能向美國學習優秀長處。日本高層終戰後之首要官方目標,即在教諭民眾
支持國體信念,以持續維持其天皇傳統。
  東久邇宮以近衛文麿為副首相,規劃迎接美軍進駐日本。許多前線歸來軍人以自身知
曉日軍國外暴行經驗,謠傳美軍登陸將會恣意凌辱強暴日本婦女,一時社會人心惶惶,近
衛立刻指示準備慰安美軍服務。八月十九日,通令各地在國庫出資下成立康樂協會,勉勵
賣春業者以愛國獻身名義招募年輕婦女服務美軍。東京街頭募集妙齡女郎賣春救國之〈告
新日本女性書〉,宣稱「作為國家戰後處理緊急設施之一端,我們尋求新日本女性的率先
協力,參加慰問進駐軍的偉大事業」。八月二十八日,美軍進駐日本,賣春報國業者於東
京皇居前廣場鄭重舉行就職儀式,高呼天皇萬歲,宣誓「保衛一億日本人血統之純潔以護
持國體」,隨即當天開始服務造訪美軍。慰安服務雖然並未完全消弭美軍強姦暴行,但已
大幅降低預期可能,實際暴行仍有發生。雖然美軍相較日軍或蘇軍之放縱亂紀行徑,已然
是為良善親民,仍有不少惡行發生;諸多美軍在日暴行,由於治外法權及佔領期間禁止報
導美軍犯罪行為,受害者往往求助無門。
  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美軍艦隊與機群雲集東京灣,日本代表團登上美艦密蘇里號,
向美英中蘇法荷加澳紐九國簽署無條件投降,由遠東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代表致詞受降

  於此莊嚴時刻,我們將告別充滿血腥屠殺之舊世界,迎來十分美好的新世界。
  在此新世界,我們將致力於維護人類尊嚴,實現人類追求自由、寬容和正義的
  最美好願望。這是我的真誠希望,實際上也是全人類的希望。
美軍正式佔領日本。九月十一日,麥帥下令先行逮捕三十九名日本政軍高層首腦作為嫌疑
戰犯。東條英機向來眾所周知主戰最力,訓誡日軍寧死不作降俘,美軍拘捕時東條即就開
槍射擊胸口自殺,結果射偏遭到美軍救活,成為日本輿論笑柄,而其全家子女戰時皆未死
傷。後來一名日軍遺孀竟而孤身攔下東條審判座車,怒於車前公開切腹自裁示範東條,以
作悲憤抗議。一九四六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於東京公開審判日本戰犯,石原莞爾自認戰犯
要求受審,卻遭美方拒絕而只能單獨於巡迴法庭受詢作證,庭上抗辯實乃歐美教導日本學
習帝國主義侵略,譏諷東條而言「我有一點思想,但東條那人根本沒有思想,所以無法對
立」,更又抨擊東條無能;曾言極度厭惡東條戰時壓抑言論而害亡日本,後世應當引茲為
鑑。石原身罹重病於一九四九年離世,生前修正以往最終戰爭論觀點,認為今後應該阻止
美蘇之爭,達成沒有最終戰爭的世界,更主張東亞聯盟之大亞洲主義而強調日中始終必須
努力相互提攜以確立東亞指導原則。
  東京審判結束於一九四八年,共二十八位政軍高層領導以甲級戰犯起訴受審,東條等
七名判處絞刑,年底執行;其餘遭判無期或有期徒刑者,於一九五二年美軍結束佔領日本
後,受日本眾議院決議赦免戰爭受刑者而至一九五六年皆已出獄。二戰盟國東京審判甲級
戰犯,尚在遠東各地審判乙丙級戰犯,共計起訴日本戰犯五千多人,判刑四千多人,處決
九百多人。東條英機身為戰犯囚禁獄中,受到日本佛教淨土真宗影響而悔悟前非,寫記「
我不認為神道是宗教,我現正研讀《淨土三經》與《正信偈》,今日政治家必須讀此,並
以考量作出政治更正」,懺悔說「像我這樣的人是愚蠢又愚蠢、罪人更罪人、糟糕的罪人
,像我這樣是最為極重之惡人」。東條刑前信仰佛教淨土,祈願念佛往生阿彌陀佛淨土,
淚流滿面上絞刑台。一九七八年,靖國神社私自秘密合祭二戰戰犯,諸位甲級戰犯多乃好
戰誤國權臣而非戰場犧牲殉國烈士,以往曾經挾勢天皇又以違逆和平精神,引起昭和天皇
不滿,從此拒再參拜靖國神社。其後至今日本皇室依然拒絕參拜靖國神社,明仁天皇與德
仁天皇皆未參拜靖國神社。對於天皇而言,戰時已遭自認愛國右翼慫恿挾持,戰後又遭右
翼自認愛國擅改靖國神社,唯以拒絕參拜表達反對。二○一八年,當時靖國神社宮司於神
社會議演講批評明仁天皇各地慰靈,卻獨不願參拜靖國神社,乃是存心想要毀掉靖國神社
;此番發言外洩引發輿論批評其不敬皇室,終而致歉辭職。
  關於盟國商議戰後日本天皇國體存廢,早在一九四三年開羅會議,蔣中正即向羅斯福
表達戰爭禍首乃是日本軍閥,國體問題可待戰後日本人自行決定,當時盟國會商最終決議
不干涉日本國體。蘇聯雖未表示意見,但是共黨立場一向主張廢除天皇,日共亦然。英國
則是基於自身即為君主立憲,一直支持日本天皇立憲存續。然而美國軍方與情報單位,多
乃厭惡天皇制度而認其為日本軍國主義根源,不少主張戰後應該徹底廢除天皇,大多數美
國民意亦然希望嚴懲天皇。國府蔣中正基於中日必須友好共榮,力主維護天皇制與維持日
本本土完整不受分割,乃以避免共產勢力赤化東亞。麥帥年輕曾經任職亞洲,派駐東京,
頗為了解日本民情,認為維持天皇有利美國穩定改造日本政局;然而天皇必須成為立憲政
治之虛位元首,不得再享日本最高政軍大權。故而麥帥主導佔領政策,有意洗脫天皇戰爭
責任而維繫天皇虛位尊崇。
  一九四五年九月二十七日,昭和天皇主動前往東京美國大使館會見麥帥,兩人留下歷
史合影後闢室密談,會後麥帥讚揚昭和天皇為高尚紳士,並表明戰爭責任明顯不應由其承
擔。次日,日本政府認為麥帥與天皇並立合影,不敬皇室,有礙觀瞻,下令禁止照片刊出
,遭到盟軍總部抗議。後日,一些報刊登出照片,竟遭政府沒收處分,激怒盟軍當局。最
後盟軍總部命令日本刊行照片,並取消一切新聞出版限制。十月初,麥帥以維護公民自由
為名,下令廢除日本以往箝制自由之法條與機構,並釋放日本政府囚禁政治犯,包括共產
黨。東久邇宮首相無法接受,數日後辭職下台。其間近衛文麿作為東久邇宮內閣副首相,
積極造訪麥帥而探詢其政改意見,主張日本軍部右翼赤化(相關皇道派昭和維新訴求),
有賴天皇封建體制與財閥勢力阻止,廢除皇室與財閥將會造成日本走向共產主義化。麥帥
表示此說有益參考,並稱贊近衛為通曉世局之世界主義者,期勉其敢於帶頭改革。其後近
衛更受昭和天皇任命為內大臣,負責協調盟總改憲工作。近衛自認受囑麥帥而參與改憲之
政治地位,不會遭到盟總起訴戰犯,然而國內外輿論紛紛質疑其於日中戰爭、日德義三國
軸心同盟、太平洋戰爭之角色責任。近衛本人則於十一月遭到盟總傳喚審訊;十二月於即
將以戰犯逮捕前,不願蒙受屈辱,服毒自殺身亡。
  東久邇宮辭職倒閣,戰前溫和派幣原喜重郎受麥帥支持而接任首相,開始進行麥帥要
求之民主化政治改革。當時麥帥基於和平佔領重建日本,防止革命與共產主義,展開戰責
調查,採取積極行動防止天皇遭以戰犯起訴定罪。十月底,皇室資產公布,儼然是為日本
首富,引發民間議論紛紛,左派鼓吹廢除天皇,輿論亦有昭和天皇應為戰爭責任遜位之說
,皇室內部更有敦促昭和天皇退位負責之議。十二月,盟軍總部頒令取消明治維新以來祭
政一體之政教合一傳統,禁止神道介入政治與教育;頒佈《農地改革法》開始進行土地改
革,依法徵購豪闊地主土地轉售佃農及農民,並改革地租。盟總指示幣原內閣恢復社會正
常活動,一九四五年終,社會娛樂已然重興,陽曆除夕夜舉辦首回紅白歌合戰,開啟此後
過年紅白歌戰傳統。灣生(台灣生返日)並木路子演唱「蘋果之歌」爆紅日本,成為戰後
日本首部暢銷流行歌曲。
  一九四六年元旦,昭和天皇於麥帥授意下,首次頒佈由盟軍總部起草而經日本政府翻
譯潤飾之新年文告〈關於新日本建設之詔書〉,史稱「人間宣言」,內容期勉日本國民公
議國事而廣納世界知識,並否認現今天皇作為現世人間之神而言:
  朕與爾等國民之間的紐帶,始終由互相之信賴和敬愛所結成,而非單依神話和傳
  說而生;也不是基於「認為天皇是現世神,同時日本國民比其他民族更加優越,
  從而應當享有控制世界的命運」這種虛幻的概念。
幣原首相隨即附和強調明治維新即欲建立議會政治之民主發展,雖然過程受到反動力量掣
肘,如今重新開始而「應該徹底建設民主、理性、和平之新國家,以慰天皇之心」;然而
不少左派對於天皇制度視作封建謊言,仍然大加口誅筆伐嘲諷。麥帥致電華府,強調以戰
犯起訴天皇勢必引發日本民間極大動盪,而摧毀天皇必將導致日本分崩離析,徒勞美國更
增駐軍困難。麥帥盟總繼而建議鼓勵昭和天皇巡幸各地,走入民間鼓舞人心,爾後天皇行
幸大受民眾歡迎。二月於盟軍總部施壓制定民主憲法下,日本政府擬就憲法草案,並未更
動天皇傳統主持政軍地位。麥帥乃即決定由盟軍總部為日本起草民主新憲,親自指示加入
三點草案─保留天皇為對日本全民負責之象徵元首、廢除日本一切貴族而唯留直系皇族、
廢止日本國家之戰爭主權。此後憲改削弱天皇地位至於唯具象徵之虛位元首,廢除貴族,
保障民權平等,增強國會與司法體系,將政權交付國會與內閣,廢棄戰爭而非軍事化。三
月,麥帥親信私下密會米內光政,告知有些盟國(尤其蘇聯)想要起訴天皇作為戰犯,希
望日方能夠配合麥帥立場以證明天皇無罪,特別是東條英機應該要在大審時承擔一切責任
。爾後日方人物盡皆配合麥帥意旨袒護昭和天皇,昭和天皇亦然配合麥帥理念改造日本。
麥帥主導之修訂新憲,經由昭和天皇同意與日本國會討論議決通過,於一九四七年五月生
效施行,廢除貴族,傳統皇室財產歸屬國家,皇室成為日本國家象徵而無實權,新憲首條
即言天皇為:
  國家以及民族團結之象徵,其地位來自最高主權所寄托之全民意志。
  昭和天皇於其時代涉入連年戰事,於右翼軍國主義風潮下,亦步亦趨領導日本走向戰
爭之途,參與同意主要政軍決策,往往陷於時勢變局而隨波逐流,自身亦有戰爭責任,卻
非狂妄好戰之君,亦非慎謀能斷之主,徒然成為時代浪潮激迫之迷惘歷史人物。昭和天皇
自始無意發動戰事,然隨滿洲事變認可軍部暴走,為求國勢不衰而逐步陷入戰局,更而統
率策劃戰爭方案以求維持日本霸權,最終又為維護國體而堅持作戰,直至無奈認輸投降。
一九三一年允許擴大滿洲事變,一九四○年贊同締結日德義三國軸心同盟,一九四一年批
准對美開戰,一九四六年同意麥帥盟總制訂新憲改造日本,昭和天皇皆於關鍵時刻表示無
奈嘆謂「事到如今,無計可施」而黯然接受局勢變化。昭和天皇於一九四六年開始巡幸日
本各地視察重建,深受民眾歡迎,對於戰後局勢私下曾言「戰敗反而對國家有利,勝過因
為戰勝成為極端軍國主義」,又言「此非日本首次戰敗,很久以前我們發兵朝鮮,卻敗於
白村江之戰,被迫撤軍。此後我們厲行改革,使其成為日本文化發展之轉捩點。」(此謂
七世紀倭邦敗於唐朝後開展大化改新而改名日本)。昭和天皇病逝於一九八九年,在位共
計六十二年,乃是日本信史以來在位最久之天皇。
  麥帥作為盟總統帥君臨東瀛,自一九四五年八月底飛抵日本,統率美軍寬待日本官民
,乃使日本社會自覺戰後美軍佔領之和平自由氛圍,優於戰時皇軍嚴苛統治。麥帥盟總參
考日本戰前改革思潮,順應日本社會原有自由民主訴求,下令推動五大改革─解放婦女、
保障勞工團結權、教育民主化、法治民主化、經濟民主化─因此間接促進婦女參政、工會
結社、土地改革,進而解散財閥,廢除貴族,徹底打造日本成為國民政治地位平等之自由
民主國家。同時麥帥面對戰後日本糧荒危機,更是積極敦促美國運送糧食緩解民間饑餓危
機。對於麥帥改造日本,大多數日本人對之感恩戴德,佔領期間日本民眾大量信件寄予麥
帥向其示好感謝。麥帥不顧美國政府反對,合法化日本共產黨,允其參選從政,大得左派
人士贊賞;而大量佃農經由土改得以賤購原有地主土地更是歡欣鼓舞,甚有流言「早知戰
敗如此幸好,當初趕快投降不就得了」。麥帥以盟總統帥地位,實質大權獨攬統治日本至
一九四八年;其後美國國務院開始介入干涉,甚至取消一些麥帥改革措施。麥帥自許應當
統領日本至於完成簽訂和約,然後光榮退役,結束軍旅生涯;然於爾後韓戰陷入與美國高
層之政軍意見糾紛,竟於一九五一年四月突遭杜魯門總統粗暴解職而匆匆卸任返回美國。
麥帥返美當天,乘車前往機場路途,數十萬日本民眾夾道歡送;回美受邀國會發表演講,
飽受喝彩鼓掌,言及「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而宣告再見結束軍人生涯。原本日本官
方準備以「偉父」名義將麥帥視為終身榮譽國民而為其建造紀念館,卻因次月麥帥出席美
國國會委員會發言,提及「日本人的現代文明基準就像是十二歲少年」,激怒日本官民,
竟而原本一切準備崇揚麥帥施設皆被取消;然而麥帥此說相關源自一九四六年昭和天皇會
晤談話,其間昭和天皇向麥帥闡說日本人像孩子般不夠鎮定而又盲從,一向只會模仿外國
榜樣,其後近臣亦然多次聽聞昭和天皇發言此說。麥帥病逝於一九六四年,生前遺囑拒葬
於美國阿靈頓國家公墓,聲稱此間環繞著他的敵人,要求歸葬母親故鄉維吉尼亞州諾福克
,逝後終而得以葬於諾福克由美國民間募款籌辦之麥帥紀念館。麥帥作為盟總辦公位於東
京皇居對面之日比谷第一生命館,現今六樓舊址仍然保留麥帥當年辦公室原貌以茲懷念。
  一九五一年於美國主導下,日本與大多數二戰同盟國簽訂《舊金山和約》正式締和,
美日兩國並且簽訂《美日安保條約》以使非戰日本可於結束佔領後續得美軍保護。次年四
月和約生效,盟總正式結束對日軍事佔領,日本至此恢復原有國家權力及主權獨立地位;
同時中國由國共內戰退守台灣之國府,於蔣中正主持下於台北與日本簽訂《中日和約》。
日蘇之間則因北方四島及其餘問題,直至一九五六年方於莫斯科簽署《日蘇共同宣言》,
正式結束兩國戰爭狀態。一九六○年,日本再與美國新簽《美日安保條約》,鞏固兩國緊
密聯合國防互助。二戰後日本於美國保護扶持及自身努力下經濟騰飛,二十世紀後葉重新
崛起成為世界強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