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aselook (幸福要懂得耕耘)
2014-07-18 14:30:34: → caselook:依文解義,三世佛冤.不親近善知識,憑己意解經,自誤誤人. 07/17 16:41
: → feelthat:樓上 您在責備誰自誤誤人呢? 07/17 23:22
: → feelthat:金剛經: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07/17 23:22
: → feelthat:何來三世佛冤????????????????????? 07/17 23:22
: → feelthat:您可以說自宗的好, 也可以平息怒火. 何必責人自誤誤人~ 07/17 23:24
: ※ 編輯: feelthat (218.187.80.199), 07/17/2014 23:25:05
首先,我必須要說明,本人沒有責備的語氣,行文也沒有責備的意圖。
如果您覺得我的表達不禮貌,先在此向大眾頂禮致歉..<(_ _)>
解經講經不是禪宗的鬥機鋒,你要說金剛經的三心不可得之前
就要先問自己,當下是什麼心?
當您覺得我的語意是責備別人時,你已經生起了虛妄的分別心,
修學佛法,並沒有「都對」這種認定,因為佛法是遠離「對錯」
與「是非」的兩難困局,佛法不是零和遊戲,只有煩惱的止息,
才是真正的佛法。如果認為修學佛法是要證得什麼果位,得到
什麼開悟境界,這就是頭上安頭,天下本無事。古人說:「
為學日增,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
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功夫。然而,三藏經典即然筆之於書,
必然有最基本的傳統脈絡可循。同樣的文字,不同的人閱讀,都會
產生不同的領悟與意境。例如前文的「自誤誤人」,我的意思僅止
於「自悟誤人」而已,並沒有任何的影射是非的用意。但是您的解
讀卻是如此的不同,這是因為任何的語言文字,都會因為加人個人
的因素而衍生出不同的自定義。倚天屠龍記中,覺遠大師要圓寂時,
口誦楞伽經時夾雜九陽真經,當時聽到的三個人,各自融合了個人
的所學及悟性,而發展出三套不同的九陽功法。甚至還催生了兩個
大門派。這雖然是小說家言,但揆之於真實世界,司空見慣,不勝
枚舉。「若在紙上尋佛法,筆尖蘸乾洞庭湖」。沒有善知識的口傳
心授,絕對不可能光憑一本武學秘笈,就能習得古傳絕藝。
張無忌自練九陽神功,最多練到第八重,為什麼呢?這是他的夙慧,
也是金庸的隱喻,沒有老師的口傳心授,任你聰明絕頂,也不可能
盡得精髓,十全十美呀。
五祖弘忍袈裟遮光,口傳密付,親為惠能講解金剛經的奧意,六祖
當下豁然,得法眼淨。正是為「親近善男子,聽聞佛法」立下的最
佳典範。如果讀經就能開悟,那為什麼不教惠能識字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