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我對當前佛教前途的看法

作者: amidha (東岐明)   2016-09-20 18:53:18
以下盡力回應解說,個人觀點非必正確,謹供參考指教。
※ 引述《d8888 (Don)》之銘言:
: ※ 引述《amidha (東岐明)》之銘言:
: : 所謂阿賴耶識含藏萬法,並不是一般譬喻認知的像是有個容器可以裝進萬法。
: : 以為像是有個容器可以容攝萬法,這還陷在對於空間概念的迷執。
: : 但阿賴耶識並不在時空之中,而是一切時空由阿賴耶識顯現。
: : 譬如你現在看到你週遭環境的萬事萬物,你週遭環境的萬事萬物就是由你心識對應顯現。
: : 能對應顯現的究竟心識,唯識宗將之稱為「阿賴耶識」。
: 1: 所謂 你的阿賴耶識含藏你的意識,並不是你的意識被空間收納在你的阿賴耶識,
: : 而是你的阿賴耶識 覺知著 你的意識,事實上阿賴耶識與意識的分別是為了分析解說。
: ^^^^^^^^^^^^^^^^^^^^^^^^^^^^
: : 大乘佛學上「能」「所」的關係,並不是只有意識而已。
: ^^^^^^^^^^^^^^^^^^^^^^^^^^^^^^^^^^^^^^^^^^^^^^^^^^
: 末學推測:您這句話意思是說:不是只有意識有能所、阿賴耶識也有能所?
: 大乘入楞伽經
: 「眾生心所起,能取及所取,所見皆無相,愚夫妄分別,『顯示阿賴耶,殊勝之藏識;
: 離於能所取,我說為真如』」
: 經言:阿賴耶識是「離於能所取」
: 大乘密嚴經
: 諸識亦復然,  恒依賴耶轉。
: 賴耶即密嚴,  妙體本清淨,
: 無心亦無覺,  光潔如真金,
: 不可得分別,  性與分別離,
: 體實是圓成,  瑜伽者當見。
: 意識緣於境,  但縛於愚夫,
: 聖見悉清淨,  猶如陽焰等。」
: 經言:阿賴耶識「無心亦無覺」「不可得分別」
: 如經所言,唯識的阿賴耶識「離於能所取」「無心亦無覺」「不可得分別」
: 所謂阿賴耶識也有能所,阿賴耶識「覺知」意識,根據經文並不成立
前已說明,要看你如何定義阿賴耶識,因為編造經典本就會有定義不一的情形。
阿賴耶識的觀念是起源自唯識,而唯識學說據大乘傳說是彌勒菩薩後世所傳,
那怎麼會有佛陀在《密嚴經》講述唯識觀念的事呢?
就好像怎麼會有古希臘哲人亞里斯多德講述物理學在解釋牛頓力學的觀念呢?
就好像怎麼會有古希臘數哲畢達哥拉斯講述數學在解釋牛頓的微積分觀念呢?
阿賴耶識如果要定義為「無心亦無覺」「不可得分別」,那就是大乘所謂「佛性」。
佛性不起用,離於能所;但若起用,還是要依於能所。
當然你可以定義說起用以後的能覺就是不是阿賴耶識本體,所以我前才說阿賴耶識識神。
若照你後面所言阿賴耶識出生七染識,如果沒有能所關係,那就是因緣關係;
而因緣關係是時間相,那樣阿賴耶識不就落在時間相中了?
如果說阿賴耶識與七染識都沒有實際關係牽連,那就只是個可有可無的假名存在!
譬如我們這個版是由許多版友與討論組成,稱為buddha版。
buddha版只是個假藉名稱,並沒有脫離了我們的版友與討論而存在一個buddha版的實體。
如果你要說buddha版就是對應的電腦主機軟硬體運作,那就是有了實際關係牽連。
: : 依大乘了義而言,《六祖壇經》所謂『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 : 這心並沒分是什麼識心!真心是心,妄心也是心,重點是在用心直了!
: : 能了妄心便見真心,不了真心便落妄心!妄心亦是真心所顯,真心亦於妄心所現!
: : 否則;未悟之人但用意識妄心,如何開見真心?已悟之人但用真心,何來意識妄心處世?
: 一切凡夫聖人均有真妄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