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我對當前佛教前途的看法

作者: crueltyangel (CA104 (男))   2016-10-01 02:19:18
※ 引述《amidha (東岐明)》之銘言:
: ◎這篇寫得不好,困於哲學觀念,未能清楚說明,在此先行抱歉!
: 以下擇要闡說大乘基於慧境誤解而引起的修行錯見,非盡正確,謹供指教。
: 佛教教團自從首次根本分裂為上座部與大眾部,以後逐漸分化形成部派佛教的種種學說。
: 後來興起大乘思想三系,在此簡要解說三系思想與修行見解的關係,其思想概述可見於
: 《大乘三系的商榷》印順法師
: http://yinshun.org/Enlightenment/1997/1997oct/1999oct4.htm
: 但我在此所談,並非是思想史遷變歷程上的種種名相觀念,而是要談及相關修行見地。
: 大乘法義的觀念發展,是承襲部派佛教的法義爭論而來。
: 而部派佛教的爭議,主要是與概念法與究竟法的性質有關。
: 佛教修行於慧觀境界,可以覺察一切究竟心物現象皆在生滅變化;
: 而日常凡人境界所認為的心靈與事物,其實是究竟生滅現象存在下所認知的概念。
: 譬如你面前看PTT時所以為存在的電腦,在慧觀下其實只是許多生滅色法的因緣聚合;
: 你所以為存在的電腦實體是概念法,而慧觀下顯現的生滅色法是究竟法。
: (以下定義,覺照究竟法是能覺所覺,認知概念法是能知所知。)
: 部派佛教的一切有部將究竟法當成實有,而自我與事物的概念法是虛妄無實。
: 實際上究竟法必然是生滅無常的,究竟法存在但卻是無常無我的。
: 原始佛教解脫證果的三三眛─無常而無相三昧、苦而無願三眛、無我而空三昧,
: 乃是由觀照究竟法的無常、苦、無我,才能真正證解脫果,而非觀見概念法無我就解脫。
: http://agama.buddhason.org/MN/MN109.htm
: http://agama.buddhason.org/AN/AN0582.htm
: 究竟法剎那之觀照: 能覺○─→●所覺
:              覺照
: 所覺剎那生滅,故謂無常;以徹觀所覺生滅而證一切法無相,故謂無相三昧。
: 覺照剎那生滅,無依故謂苦;以徹觀覺照生滅而證一切法苦,無願欲求,故謂無願三昧。
: 能覺剎那生滅,故謂無我;以徹觀能覺生滅而證一切法無我,無我乃空,故謂空三昧。
: 所以原來佛法觀念的究竟法,本來就是無我而空;
: 實際修行解脫證果是要依法空才能真證人空,而非可以證得人空而法不空。
: 若有人空而法不空的修行見地,那只是處在破除概念妄想的凡夫觀慧階段而已。
: 一切有部所謂生滅法實有的觀點,到底是否原來就指究竟法並非空而無我,尚需考證。
: 但大乘龍樹所創中觀之見,乃是以批駁人空法有的立場,而強調人空亦法空。
: 龍樹《中論》及後世編造的《般若經》體系,皆是基於人空法空的立場而論。
: 問題在於中觀所謂的空,實際上到底相應於何種修行見地?
: 原始佛教的上乘觀點是證法空因而可證人空,但龍樹中觀是可證人空而後再證法空。
: 大乘思想因而認為小乘羅漢是只證人空,而大乘修行才證法空。
: 在此誤解觀點下,大乘所謂的小乘羅漢見地,其實只是凡夫觀慧階段而已。
: 龍樹中觀在緣起性空的一切無自性的觀點,根本問題在於其空是對應於什麼修行見地?
: 如果中觀之空是符合原始正法的諸法無我之空,就應該是先證法空才證人空!
: 《中論》所謂『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 的論證見地,其所謂「空」,是基於諸法緣起,辨證其無自性本體而空。
: 但原始正法之所謂「空」,是基於能覺之因緣生滅,當下體證無我而空。
: 中觀論述可以作為論辯法門,但實際修行的證果見地,是無法以辨證分別而得。
: 後世漢傳大乘天台宗則依據《中論》此句綱要而發展出「一心三觀」的觀修法門理論,
: 『我說即是空』立「空觀」,『亦為是假名』立「假觀」,『亦是中道義』立「中觀」。
: 在修行證見上,空觀證能覺之空,假觀證所覺之假,中觀證究竟覺性離於能所之中。
: 實際修行上,前述上乘之三三昧是解脫法門,而此述空假中之一心三觀是超脫法門。
: 三三昧是證見無常苦無我的觀照,而一心三觀是基於能覺真空而所覺假妄的觀想。
: 三三昧的解脫進路,是因證見生滅無常而體證無我之空。
: 一心三觀的超脫進路,是基於真空能覺不落假妄所覺,終而證知究竟覺性離於能所。
: 中觀相關的大乘空宗《般若經》體系,則是闡述了修行相關所謂「空」的觀念,
: 以下舉例乃依《金剛經》而言:
: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 「相」是指所覺與所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指一切所覺所知皆是虛妄。
: 『若見諸相非相』是指一切所覺所知相關的非所覺所知,就是指究竟能覺;
: 究竟能覺就是覺性,覺性就是佛性,故謂『則見如來』。
: 『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  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 『皆不可取、不可說』是指能覺不可被捉取被指說。
: 『非法、非非法』是指能覺不是某種法相,也不是其他法相,
: 即應於《金剛經》前文所謂『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 『無為法』即是指能覺相關之法。能覺不落所覺之作為,故謂「無為」。
: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指不住所覺所知而生其心。
: 『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是指實相不僅只是所覺所知之相。
: 『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  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
: 『離一切相』是指捨離所覺所知之相,才能證發佛性,故謂『應生無所住心』。
: 『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是指 究竟能覺 沒有 任何所覺所知之法 可得。
: 『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 『所言法相』是指一般所謂法相乃在所覺所知之相,
: 『即非法相』是指法相存在並非只有涉及所覺所知,
: 『是名法相』是指真實法相之整體存在。
: 在大乘修行一心三觀的法門理論上;
: 在此辨證句型,「所言」對應假觀,「即非」對應空觀,「是名」對應中觀;
: 當代台灣圓覺宗也發展其假空中之一心三觀
: http://www.obf.org.tw/new/learn/learn_03_15_1.htm
: 『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
: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 即指不取假妄所覺之有為法,而能覺如如不動;而密宗增譯下偈:
: 『一切無為法,如虛亦如空,如如心不動,萬法在其中。』
: http://book.bfnn.org/books2/1814.htm
: 再依《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解說空義:
: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 以色受想行識五蘊皆是所覺境界,空性即是究竟能覺。能所同在,故謂「不異、即是」。
: 『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 究竟能覺不落所覺境界,是故如如不動。
: 最終大乘中觀空宗,雖說性空唯名;在修行知見上卻立能覺之空性。
: 上乘正法所謂能覺之生滅無我之空,並非存在著不生不滅的能覺空性。
: 而大乘依有不生不滅之能覺空性,後來發展就對應引致出阿賴耶識與真常心體的理論。
: 原來上乘正法的解脫道,是觀生滅法之無常苦無我,而證涅槃,涅槃非我亦非我有。
: 而大乘教法卻以究竟能覺之不生不滅,而證涅槃同於能覺空性,涅槃則有自性真我。
: 中觀論說原謂諸法皆無自性,即是空義;大乘空宗經典卻以能覺空性為本,而顯自性。
: 所以禪宗六祖聽五祖講大乘空宗《金剛經》而言下大悟,才會說出:
: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 的自性涅槃見解!
: 以上勉強盡力解說大乘中觀空宗修行見地之由解脫法趨向超脫法,疏誤之處,尚請指教!
首先,感謝您的分享,看到你們的討論十分精彩,這是第一次在貴版發言
。依您所述『大乘中觀空宗,雖說性空唯名;在修行知見上卻立能覺之空性。』或許是您誤解大乘,您不能以學術邏輯手段之有為法來分析無為法。大乘言空只是個表述方法,目地是要讓眾生去體會”那個”,所以採取非常多的手段,而般若經典的語言模式為最常見。
依您所述『原來上乘正法的解脫道,是觀生滅法之無常苦無我,而證涅槃,涅槃非我亦非我有。』,請問,是誰在觀生滅法之無常苦無我?能觀者是誰?所觀法為何?這一切是以空引空,若在語言文字上轉,部派佛教依然有立一個能被觀的法,能被證的涅槃。
華嚴經云:『佛子。若有眾生。應以涅槃而得度者。如來則為示現涅槃。而實如來。無生無歿。無有滅度。』
中觀講述諸法皆無自性,徹底為空,換個角度講;無自性、無常、徹底為空,即是一切的根本自性。因其緣生之法,雖復徹底為空,但不礙幻有宛然,是故佛陀以這種空有雙泯,互奪兩亡的語言模式讓眾生去體會”那個”。
起信論云:『是故經說。若有眾生。能觀一切妄念無相。則為證得如來智慧』。您此身是幻,如何在幻中觀妄念無相?若有體會,是知空為大乘的修行起點。因為法只是相,您所謂的無常無我的究境法,絕對無法在這虛妄不實的化城中找到,因您立究境法故。
因此,不論何種派別的經典,都是在引導眾生去體會”那個”而已。
作者: crueltyangel (CA104 (男))   2016-10-01 02:20:00
moptt貼文怪怪的會有重覆,見諒。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6-10-01 20:35:00
樓主的意思是法空與我空不相容的意思嗎?w03196ru;3坦白講龍樹將空搞得這麼形而上,就算搞成一個體系了,內心有產生初禪乃至四禪嗎?有禪定的產生嗎?我不反對大乘的法空,但我不認同用法空去否定我空...若用此身是幻延伸到修習佛經禪修也是幻,則不論南傳北傳皆是幻不應只有觀無常無我是幻
作者: Xras (想不出來)   2016-10-02 07:38:00
怎麼跳tone跳到法我二空不相容?不解…
作者: crueltyangel (CA104 (男))   2016-10-02 09:18:00
空相與空性是不同的,大乘所言的是諸法空相,因為在修行過程中,仍是用其識性將有轉無,而最後仍要破除這個法執,就是所謂的橫出三界。因此此二空並無相容不相容的問題,只是過程。禪修是幻,一切行法都是幻,重點是這是過程,目地是讓你斷煩腦。用現代的語言來講,可以分為佛境界與成佛之道,大乘理論多偏述佛境界,而行法則是成佛之道,當然從果來講,成佛之道只是個過程。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6-10-02 19:17:00
所以任何形式的修為都是一種幻相嗎?我今天將某位大師修為當作是幻而不稱其為大師,大師問我為何將其當作一般凡夫打屁聊天? 因為一切皆是幻,修為也是幻我今天遇到某位法王,只將其當作一般眾生,因為我不執著其修為為實有是故眾生平等無有高下
作者: log56 (君主建山川)   2016-10-02 19:25:00
推體會“那個”,阿彌陀佛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6-10-02 19:29:00
那個....以這樣看來這個[那個],就是一種本來存在的自性嗎?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16-10-02 21:47:00
當你不執著時,本身就是一種執著,何來不執著你的說法就已經破了你自身的立論了一般凡夫打屁聊天=>這就很明顯人我相說法又幻在哪裡,一切皆幻,哪還吃不吃飯,還喝不喝水!如果能證到一切皆幻,那還有凡夫嗎? 這還只是偏空外道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6-10-02 22:30:00
快樂虎您好....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16-10-02 22:30:00
抱歉 我覺得我語氣可能不太好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6-10-02 22:33:00
打屁聊天~隨緣自在~基本上以樓主的哲學區塊,就算一切法為空,甚至觀無常無我也是幻。但最後立了一個[那個]。那[那個]就不是幻嗎?如果[那個]不是幻,就不能說一切法空...甚麼東西都空就是有一個東西不空,就是[那個]{那個}不空就落入常見。{那個}若空那也是靠不住的東西而已在大乘經典的源流上,其實有沒有立一個[清淨本性]是隨時代而異的。中觀甚麼都破就是不立這點與根本佛教相似我太無聊了很多東西很好玩就是了...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16-10-02 23:02:00
那個如果是幻就不是那個 那個如果是實也不是那個那個不過是與人類語言上的邏輯正確一切法空,一切法亦不空,都是可能成立之相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10-02 23:26:00
破而不破,不破而破。謂之中。破者,破自心執著。不破者,世法因果不空,起不破義。如飲食,少欲知足,粗茶淡飯,足矣。過量而食,增長執心,以中觀自照,應離飲食愛慾貪執,離之愛染起名為破。又蔬食飯菜,本於世間無過無咎,有滋身之效、長物之功,佛法於世,不壞世法,是知不破。食時,不為愛染,更念恩萬物。是破而不破。常存感恩,漸明悟知足少欲,益增菩提道心。是不破而破。離開生活,沒有這個,也沒有那個,法界不離眾生一念心性古云,如燈起照,還照於燈,自心起覺,還覺自心。南無阿彌陀佛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6-10-02 23:29:00
唉~~要是這樣能成佛也很奇妙了。連初禪到四禪都不一定會有吃兒不吃、不吃而吃、吃吃而不、兒不吃吃我來翻譯一下bon大的發言。[破]就是破執著,[不破]就是因果是真的不是假的吃太飽會增加執著的心用中觀來看的話遠離吃飯情欲貪執就是[破]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16-10-02 23:36:00
禪定成佛? 你會被達摩祖師敲吧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6-10-02 23:37:00
放心,我會敲回去所正謂戒、定、慧三學無定即無慧沒有禪定與有禪定的修為境界是會差很多的\沒有修習禪定,總以為不修禪定而能心有所定會比修習禪定功夫還高...這算對也算錯基本上沒幾個人辦的到...不修禪定就算心有所定那也是一種自以為的定禪定出慧出神通,不修禪定卻以為比修禪定更高定力沒有、智慧沒有、神通沒有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16-10-02 23:48:00
你都沒有 祖師都敢敲了 我還能說甚麼!!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6-10-02 23:49:00
我還滿喜歡看大乘經的我說我有你也不信!!我景仰達摩祖師,但我更景仰真理君子動口不動手,動手的就不是君子了。你不該預設達摩會敲人的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10-02 23:53:00
戒是佛慧,能守是定。定是佛戒,能修是慧。慧是佛定,能明是戒。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6-10-02 23:53:00
可以說白話文嗎?我翻譯一下。戒律是佛的智慧,能夠遵守就是禪定禪定是佛的戒律,能夠修禪定就是智慧智慧是佛的禪定,能夠明白就是戒律基本邏輯上.....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10-02 23:56:00
共勉之。阿彌陀佛。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6-10-02 23:57:00
遵守戒律跟初禪二禪的升起應該不算直接關係禪定跟戒律是兩回事,所以沒有禪定是佛的戒律這回事智慧與佛的禪定明白以後不見得就可以戒掉女色與喝酒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16-10-03 00:00:00
佛性跟禪定是兩碼事,禪定可成佛,那磨瓦就可成鏡了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6-10-03 00:01:00
禪定是成佛必經之路九次第定...初禪、二禪...到滅盡定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16-10-03 00:03:00
成佛根本沒有路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6-10-03 00:03:00
不然維摩詰經幹嘛談滅盡定沒有路那學佛幹嗎?禪定才會產生心境上的實質變化...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16-10-03 00:06:00
佛法是無為法,你可說禪定是助緣,但你說禪定一定成佛我只能跟你說那是兩碼事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6-10-03 00:06:00
成佛是一段很久的過程先不要講成佛,至少成羅漢成菩薩,連禪定都昇不起那怎麼稱作羅漢與菩薩那對羅漢與菩薩應該是小兒科本人曾花費很久的時間修習禪定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16-10-03 00:10:00
我再跟你說 達摩祖師真的敲過空智大師的頭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6-10-03 00:11:00
也遇過幾位自稱打坐二十年的社會人士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16-10-03 00:12:00
我再跟你說,法藏法師說過 法藏法師說過 說過一件事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6-10-03 00:12:00
我覺得那種實際功夫很重要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6-10-03 00:14:00
我因為修習禪定獲得生活上大幅的改善這我好像還沒育過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16-10-03 00:15:00
而他確實禪定功夫很深沒錯,但還是沒用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6-10-03 00:15:00
喔,好像有喔~而且是出家人....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16-10-03 00:16:00
你確定只有出家人?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6-10-03 00:16:00
不過很少啦....在家人其實也有...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16-10-03 00:17:00
你說定生慧? 慧在哪? 生了嗎?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6-10-03 00:18:00
有些修行人不知不覺還是會散發出某種[你應該尊敬我]的那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16-10-03 00:18:00
有定一定生慧,未必吧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16-10-03 00:23:00
當然不是每個人,但你認為有禪一定有慧 這是錯誤的縱然修到非非想之天禪定,依舊可以起大我慢之心y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6-10-03 00:24:00
應該也是啦~但是禪定有分種類,依照去除貪嗔癡的方式而有的禪定就不會有慢心不過也可能有還沒查覺自己的慢心的狀況受人尊從的、睡高廣豪華大床的、受人矚目的,不論在家出家那種慢心的滋養是會有的
作者: crueltyangel (CA104 (男))   2016-10-03 09:31:00
禪定與其它任何法門一樣,都知是手段與過程,若與你相契,你可較易去體會“那個”,在幻化中時間僅是幻象,禪定的過程若只是一直無限深入,無有是處。還有一點,千萬別用現代語言邏輯去理解佛經,你會碰的一鼻子灰,佛法放到一千萬年後都是一樣的,只是表達方式不同。原始大乘與部派慣用的手法是破,破到最後無有破處能破者是誰?參透這點就能體會大乘空觀。如是觀者。厭於色。厭受.想.行.識。厭故不樂。不樂故得解脫。解脫者真實智生。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不受後有。---阿含經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10-03 11:32:00
若離開現代語言邏輯,佛法就無法弘傳了。
作者: crueltyangel (CA104 (男))   2016-10-03 14:38:00
我的意思是:用古代的語言模式去體會那個時代所要表答的;用現代語言邏輯在現代表答佛法。而非用現代的語言邏輯去分析古代的表示方法。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10-03 21:25:00
戒定慧三字就像文章的大意,而定就生慧當然不是這麼籠統的幾個字。如果你們有吃過抗組織胺的話,感冒時或鼻炎膠囊有這成分,會令人無力想睡,較活潑或容易焦慮的人,吃了之後也會覺得比較平靜,如果非要形容定的覺受,就像吃了這種藥,但是沒有無力想睡的感覺,是種平靜,那種平靜是,即便你好幾個小時沒任何事做,也不會覺得無聊,坐著不動也不會感覺煩躁,這種感覺如若持續,在沒有期待的情況下,偶爾會突然有樂受,硬要說那種覺受的話,只能說,看什麼都順眼,心情很好,很正向,但是是沒有發生什麼好事的前提下,如若沒錯,這是腦部的某種分泌,而這種覺受或是到幾禪天這些會容易使人黏著,執著這些覺受將不會有成就,只能單純的觀照,就是單純的知道,然後放下,冷靜的回到當下,那麼之後貪瞋癡等才會慢慢的淡化,隨著愚痴的淡化,相對的智慧會慢慢升起,沒什麼特別的覺受,看事情會變得比較客觀,一些東西也會突然就懂了,漸進的,不是一下子就到頂,戒律是自然而然不會犯,之所以戒律與苦因滅苦理論會在前頭,因為愚痴者眾,利根者可先著手實修,先後順序的不同而已,有些東西的獲得是只用功而不期待,有期待的通常得不到。
作者: nashboy (臭臭)   2016-10-03 21:59:00
謝謝兔子大德的一席話,若有所感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10-03 23:35:00
靜坐禪修,安納班納念,念佛,動中禪,每個人適合的不一樣,若選擇與自己的相性不合的方式,很難有成就,即使與自己相應,方法的理解錯誤,也會進展得很慢,這也是為什麼有些禪修得有人指導的意思,網路上資料雖多,但未必能有正確解讀,其實如果對定有一定的理解,生活中分分秒秒也可以實修的。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6-10-04 21:30:00
好阿~禪修的過程並不是無限的深入喔~~~是一種掃除心理塵垢的方式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10-04 23:05:00
u大,在下說的那些覺受,你有經歷過嗎?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6-10-04 23:43:00
兔大說的是禪悅的部分,從初禪開始自然就會有喜樂的升起有些從來沒禪修的人只是依照指示靜下來禪坐不一會兒就會感覺有一種平和昇起。有些人是這樣我是有經歷過的有些人就不依定這麼敏銳了應該說我每次打坐都可以有這樣的感覺心中的平和導致某種喜樂的升起這其實不算太難...靈學版有人去參加十日內觀禪修營,感覺比出國還帶來更大喜樂。只要用對方式任何人都可以體驗禪定...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10-05 00:27:00
樂受是馬上要放下的覺受,這個禪修只要暫時先來到,即使是工作中也能持續保持內心平和,再來就可以開始來到本番了,正式開始四念處,它的困難度很高尤其是對習氣重的人,過程中可能會生病,每個人狀況不同,且黑暗面會不斷升起,就不像樂受那麼容易放下,所以雜務多的人不好修,不過,光是在生活中能時時保持平和的狀態是一個門檻,可以跑去排一個長隊伍試試,排隊期間什麼都不要做,靜靜內觀覺受,看嗔心不耐起了幾次,有禪修功夫的人,對粗淺的覺受應該不難發現。對於禪定兩字,其實定這個字已經是一個程度的東西了,它是指六根與六塵的接觸當下,不起覺受,但這太苛,輕微無明恐怕是有,禪的平和心境也不難,但是要到無雜念還有段距離,禪定一樣是漸進式的。忘了說,內心平和不代表三毒習氣沒有了,定力是幫助止觀,看定力深淺,一般沒修行的人,比如走在路上被撞,從心念到意念到識(意根),轉為行動是瞬間毫秒,一般人就是直接順著走,如果你在行動前能發覺到識,已經算有點成績了,不過這還是很粗淺的念頭。要來到這一步,不只是善根福德,還要有眾多因緣,所以阿含的理論很重要且要有正確理解,關於你們說的我慢結縛,這是要來到很後面的細微心念了,不過它會因個人的善根植入的多寡而決定難不難解開。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6-10-05 21:35:00
禪定是一門個人修個人得的功夫,依照經典可以獲得身心輕安自在的利益我自己實作的結果也是如此。至於慢心的部分,其實只要是凡夫都有可能不知不覺去累積慢心的滋養重點在於有沒有時時刻刻去檢視自己而已尤其現今功利主義的社會,車子大小品牌就可以決定很多人自心的滿足感有時候小朋友打電動打贏了也是會因為莫名的成就感多少有慢心的累積這都是佛弟子應當時常去省察的事情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10-06 01:42:00
我懂,人的嘴巴肚子,感官,意識全都需要食用色聲香味觸法,現代人需求更多,內心更空洞,負面能量更巨大。禪定這東西當然每個人都有所成,記得你比我早接觸佛教很久,四念處方面你有在進行嗎?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6-10-06 19:52:00
四念處是很重要的東西,基本上修的主要概念就是四念住其實四念處是甚麼網路查一查就有差別只是在個人有沒有真的去照做而已同樣的方法,每個人做起來一定會有程度上深淺的差異這方面就是修行在個人的事情了....我本身對於四念處基本只要有禪修就等於在行四念處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10-06 23:13:00
嗯。。。。了解
作者: pizzafan (七情三想)   2016-10-06 23:21:00
我曾經的心得記錄是:「有各種想法~即是笨、即是痴當中」曾經累到寧願什麼都不想去想~所以~以修行「無想」為第一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6-10-06 23:28:00
無想只是去硬壓,不一定會帶來身心安樂的效果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10-07 00:02:00
關鍵不在有想無想,而在於如何薰習培養正見之想。如受持三皈五戒十善,於生活中以此戒法為依歸,讓心中的想法念頭,有能夠離雜染想而入清淨正見想的標準。《大智度論》云 :「持戒之人其心不悔。心不悔故得喜樂。得喜樂故得一心。得一心故得實智,得實智故得厭心,得厭心故得離欲。得離欲故得解脫,得解脫故得涅槃。」所以入門下手處,還得先從根本戒法如理如法的修學受持。阿彌陀佛
作者: yogi (Yogi)   2016-10-07 01:19:00
不要覺得四念處是網路查一查就有就有辦法修的方法。實修起來沒有有經驗的師父帶領,真的很容易自己亂修一通。以前讀到四念處的經典 論著時覺得四念處的操作算是很容易上手的,等到實際開始學的時候,才發現這是多麼容易不小心就走歪的道路,特別是在初入門階段,排除五蓋與辨別名色法這個關卡算是最難的,這個關卡克服了才叫做真的知道怎麼修。四念處真的沒那麼容易啊。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10-07 10:21:00
容易得焦慮,如果方法錯誤,那yogi兄可以分享一下你的過程嗎?
作者: pizzafan (七情三想)   2016-10-07 10:45:00
google:羅睺羅問 云何知云何見~令我我所我慢使繫著不生?
作者: yogi (Yogi)   2016-10-07 11:24:00
錯誤的道路就不需要分享了吧XD 至於正確的道路的話我也只能說,四念處要跟隨有經驗的師父學習,這些資訊板上查一下都有一般的說法是 雖然有初階觀智就算是知道怎麼修,但是要教導別人的話至少要到生滅觀智以上才比較不會出錯 所以關於四念處千萬不要覺得這是讀一下文章或者板上問一下板友就能知道怎麼修的...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10-07 12:40:00
哈哈哈哈,我了解我了解。
作者: pizzafan (七情三想)   2016-10-07 13:30:00
其實ㄛ對我來說 不達到無想? 就好像早晚都要吃眾生肉1樣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_2tv_o47fU就像「觸生受 觸生想 觸生思 觸生愛」.....一樣凡有所觸 則遍一切罪業都能後續生凡有所想 也是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10-07 13:51:00
觸到注音文了。
作者: yogi (Yogi)   2016-10-07 13:58:00
根據佛典有一種人意識到想蘊的過患,因此修無想定,會轉生到無想有情天,但是這仍然不是究竟,也不是諸佛阿羅漢證解脫的方法,因為佛陀說,煩惱的根源不是五蘊,是貪愛與無明污染的五取蘊。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6-10-07 18:39:00
確實光靠網路整理的教義不一定能有效引導修行但四念處真的不像般若經那樣艱澀難懂就是
作者: yogi (Yogi)   2016-10-07 20:08:00
知易行難。甚至很多操作方法的細節都還有隨著禪師教學個案的累積在做微調的..所以認真的說,想學四念處還是去找個有豐富教學經驗的道場親近老師學習吧。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6-10-08 13:47:00
坦白說我住的地方並沒有傳授南傳教法的道場自己上網看各個法師的教導,再自己看阿含經原文,我自己是如此獲益匪淺。即使如此我也知道在戒行捨離上絕對無法與比丘相提並論我認為只要教義存在,還是不能抹煞自己領悟的可能性的但是有戒行實修俱足的比丘教導會是最保險的在家人也能互相分享修行心得與教義討論,這中間一定還是會有所收穫的。只是能夠實際放下世間牽掛欲望的比丘才是佛法教導的主幹。我本身既涉略阿含思想,又對大乘經典有所欣賞,我只能算是獨立的自修者。這也是身為在家人的自由。在禪修過程中我獲得了輕安,也產生感受陰鬼的能力我認為我的修行是有成果的。像我姪女小時後半夜哭鬧,我就感受到他背後有小鬼在控制他處理掉過後十分鐘就不哭了我自修自得,不會自以為可以取代戒行俱足的比丘的時下很多在家人自創宗派的類佛團體,我也是不認同的雖然我沒有出家人教導修行,但經過自己禪修以後,反而增加我對出家人的敬重
作者: yogi (Yogi)   2016-10-08 15:43:00
四念處修行的進展不是用輕安或看到鬼(?)來判斷的。自己修而修得成的我也只聽過孫倫禪師一個例子而已。修行有太大多自己容易誤判的微細經驗,那不是說你讀經就有辦法釐清的,也不是說上來問一下板友或沒有教學經驗的師兄就能幫上忙的。如果真的居住的地方沒有能學習的道場,比較保險的方法是抽出個10天20天參加密集禪修,務求能完成心清淨與見清淨,那樣以後自己修就比較不容易出大差錯。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6-10-08 23:06:00
其實你說的也對,要禪修找正統的比丘教導最安全雖然我聲稱自己有所得,但是若有人問我一些修行上的問題我也會推薦我遇過OK的比丘道場
作者: pizzafan (七情三想)   2016-10-10 09:02:00
作者: yogi (Yogi)   2016-10-10 20:15:00
轉貼盜版連結
作者: pizzafan (七情三想)   2016-10-10 20:45:00
嗯 該桶就桶吧 反正認識我d都知道 我常常兩三個禮拜才來
作者: yogi (Yogi)   2016-10-11 12:44:00
無慚與無愧心所的展現...
作者: pizzafan (七情三想)   2016-10-11 12:50:00
這串不是我的 我又沒辦法自D不過我很想知道大師兄yogi的戒行到什麼程度?http://tripitaka.cbeta.org/T12n0375_011從: 常受一食,不曾再食 ~到~ 是名菩薩摩訶薩息世譏嫌戒請大師兄yogi一讀您的第一噓 我已同意 並表示可接受版上判決 (該桶就桶)至於第2件 是您所說之「無慚無愧」 因已屬於問我私德故我便合理也反問您戒行 (前後二事不同 請分清楚)
作者: yogi (Yogi)   2016-10-11 18:44:00
無慚無愧是通一切不善心所,只有阿羅漢能根除。其他的人只不過強弱程度不同罷了。這與戒律是兩碼子事。你要繼續拗就隨你吧。我只想說這不只是板規問題,是有刑責的。
作者: pizzafan (七情三想)   2016-10-12 06:45:00
若如你所言"只有阿羅漢能根除"=>那便是只有羅漢有資格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