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菩薩怕爆

作者: hawls (以和為貴)   2020-09-05 21:24:51
菩薩不怕惡人對自己犯下罪大惡極之事,但卻極為害怕下地獄。
光是想到要進入到小地獄受種種諸苦,便生起強烈之恐怖,黃金色的身體褪色而成真青。
菩薩怕爆,對於做惡事而下地獄怕爆。
[0208a06] 〔菩薩=啞躄之王子〕
序分
[0208a07]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其大出離所作之談話。某日比丘等在法堂共坐
,彼此相談世尊絕佳之大出離。佛來此處問曰:「汝等比丘!汝等相互為何語耶?」「如
是!如是!」佛言:「汝等比丘!我為完成諸波羅蜜,棄王國而敢行出離,決非稀有之事
。何以故?我於智慧未熟之時,已有完成波羅蜜捨王國而去,敢行出離之事。」佛應比丘
等之請,為說過去之事。
主分
[0208a12] 昔日於波羅奈之都,迦尸拉迦(迦尸王)王正當治國。此王有一萬六千之夫人
,但其中無有一人生產王子王女;都中之市民等云:「我等之王無有維護王統之王子。」
此與姑尸王本生譚〔第五三一〕所述相同,一同集合,向王申述,祈禱王子。王向一萬六
千夫人等言說祈得子息,夫人等向月光等作種種祈禱,然王子終不出生。王之第一后妃摩
達王之王女羌達妃乃一貞淑夫人,王向此后妃云祈王子。后妃於滿月之日取布薩行,臥小
寢牀,就自己之戒熟慮,而為誓言:「若予不破戒, [P.2] 依此真實,予生王子。」帝
釋之住居為此有德之熱而熱。帝釋熟慮,知彼女之所業,於是彼思:「羌達后妃祈禱生子
,予不能不與。」對彼女索求適當之王子,帝釋發現菩薩。菩薩在波羅奈二十年間治國之
後而沒,出生於增盛地獄界,在彼處受八萬年之苦,次則再生三十三天,而在有壽之間,
住於彼處;今則由此處沒後,思欲再生於以上之天界。帝釋往彼之處云:「汝若生於人間
之世界,滿波羅蜜行,能為諸人齎造幸福。——迦尸王之羌達第一后妃,今祈願生子,可
生於其胎。」菩薩承諾其請,與五百之神子等一同由諸神世界而沒,自己再生於后妃之胎
,其他神子等則再生於大臣之夫人之胎。
[0209a12] 后妃之胎如金剛石之充滿,彼女知已受胎向王告述。王對胎兒十分注意,而月
滿之時,后妃分娩一有福相之王子;同日大臣等之諸家,亦產生五百人之男子。爾時王為
大臣之羣圍繞,坐於殿上之大廣間中,於是王子出生被通知;王聞此通知,不知如何對兒
童生起可愛之心情,如有割破皮膚,打斷骨髓之思,身內生起愛情,心臟爽快。王問大臣
等:「予今生子,汝等快樂耶?」「大王!何出此言?予等以前未思國之守護者,今得世
嗣之主,予等今能獲得未來之領主矣。」王命大將軍:「為予之子,辦理扈從,汝往調查
大臣之家,今日生子幾人?」彼見有五百人子出生,向王告述。王向五百之子贈送王子所
用之飾物,又送五百人之乳母,而對摩訶薩則供 [P.3] 用完全無過高之缺點,乳房不下
垂,出甘乳六十四人之乳母。——究竟坐於女膝過高飲乳,則兒童之首長,坐於女膝過低
飲乳,則首之骨縮,坐於過瘦者之膝飲乳,則兒童之腿痛,坐於過肥者女膝飲乳,則兒童
之脚躄,又過黑者則身體過冷,過白者則身體過熱,乳房下垂之女,飲乳之子鼻被壓扁平
,或者乳酸,或者乳苦等等之不同——。是故此等之缺點全無,過高等缺點皆為少見,乳
房不下垂擠出甘乳,如此六十四人之乳母付與菩薩表出極為尊敬之一面。羌達后妃亦施與
惠與,后妃亦將感受藏於心中。命名之日,王對長於占相婆羅門施大崇敬,詢問王子有無
凶難之相,彼等見王子之吉相:「大王!王子具有富財福德之相,何止立於一洲之處,而
能統治四大洲之國。凶難之徵,不見少許。」彼等向王申述,王甚滿悅,為王子命名。彼
因王子生誕之日,全迦尸國中降雨,因王子潤生之事,命名為提密耶王子。
[0211a02] 如是諸人經一月之久,美麗裝飾王子,抱行於王前,王對可愛之王子特喜觀望
,擁抱坐於自己膝上以為樂。恰於此時有四人盜賊被拴來,王命一人以有刺之鞭,鞭打千
下,一人用鎖縛之投入獄中,其次一人用槍擊打,最後一人用杙穿刺。摩訶薩聞父王此言
,心滿恐怖,彼自思考:「啊!父為王事,造作墮地獄之重大惡業。」次日諸人以白傘蓋
之美飾,使彼寢臥於其下之美麗牀上,彼暫時入眠之後,開眼眺望 [P.4] 白傘蓋四下觀
看,非常美麗,於是常懷恐怖之彼,更起強烈之恐怖。彼加熟思:「予自己究竟由何處生
來至此王家?」彼依智慧,思起前生,彼知由諸神世界而來,更又知此以前在地獄受苦之
事,更又知思及以前於都中為王之事。「自己只在二十年間治理此國,八萬年間在小地獄
中受苦,而今又生此盜賊之家。——昨日父王帶出四人之盜賊來時,曾說出如彼慘酷必墮
地獄之言辭。自己若治國,必將更在此生於地獄受苦。」彼如此思惟,生起強烈之恐怖,
而彼黃金色之身體,恰如以手揉潰之蓮華之狀,褪色而成真青。「予如何能由此盜賊之家
脫出尚未可知。」彼仍橫臥思考。爾時於傘蓋之中棲一女神——某前生曾為彼之母親——
安慰於彼云:「提密耶汝勿怖。若汝思欲由此脫出,汝非躄而作為躄狀,汝非聾而作為聾
狀,汝非啞而作任何亦不說之啞狀。汝實行此三者,決不表示為賢者之狀。」彼女如是云
唱最初之偈:
[0212a03] 一
       勿現賢者夢     一切為愚者
       一切人蔑汝     斯爾到利益
[0212a05] 彼依此言語得安慰,唱次之偈:
[0212a06] 二
       汝言吾將行     神!實行爾語
       母!吾思利益     神!吾望幸福
[0212a08] 如此,彼實行三事。國王不使王子寂寞,將五百人同日生之子等置於其前。子
等為求乳而泣,然摩訶薩為地獄之恐怖所脅迫,彼思:「於其為王,不如渴死。」故 [P.
5] 彼不哭泣。乳母等將此緣由向羌達后妃申述,后妃將此向王申述。王呼占相婆羅門等
問故,彼等答云:「大王!請於過時間後向王子授乳,如是為之,王子將用力捉住乳房,
自己吸飲。」爾後,則由常例時間過後授乳,而有時過一刻之時間與乳,有時一日之中而
不與乳。然彼為地獄恐怖之威脅,雖然喉嚨乾渴欲乳,亦不哭泣。彼雖不哭泣,但母之后
妃云:「予之王子腹空肌餓。」母之后妃使之飲乳,又乳母等亦復如是。其他子等不得乳
時,必定哭泣,而彼不泣亦不眠,手足反曲亦不聞聲。
[0213a02] 於是乳母等思考:「究意如云為躄之手足,並非如此;為啞者之顎端亦非如是
;謂之聾耳,亦非如此者。此必有理由,應加以一查觀看。」「以乳試之觀看。」一日之
中不與彼以乳,彼雖喉嚨乾渴,但不云欲求乳而泣聲。於是母后云:「予之王子腹空飢餓
,請與以乳。」使彼飲乳。如是時時與乳,一年之間加以試驗,亦不能看出空隙破綻。
[0213a07] 於是云:「幼兒喜好點心糕餅及軟食之物,可與一試觀看。」使五百子等坐於
王子之前,而持來種種食物,置於不遠之處云:「此食物請取喜好者。」而乳母自己等隱
起。其他諸子等喧嘩互毆,取而食之,然而摩訶薩自己所思如是:「提密耶!汝欲墮地獄
,可欲想此等點心糕餅之物。」彼恐怖墮入地獄,對食物不往觀看。如此以點心糕餅及軟
食之物於一年間試驗,亦未能看出間隙破綻。
[0213a12] [P.6] 更又云:「幼兒喜好種種果物。」於是持來各種果物加以試驗,其他諸
子爭相食取,而彼則不往一顧。如此依種種果物試驗,繼續一年之間。
[0213a14] 於是此次云:「幼兒喜好玩具。」於是以黃金等製造之象人形等物放置於不遠
之處。其他子等完全以掠奪之狀捉取,但摩訶薩則不往一顧。如是依玩具試行一年之間。
[0214a03] 其次又云:「四歲之兒童喜食堅固之食物,以彼作試驗一觀。」準備種種食物
,其他子等切此等食物為小塊而食,然而摩訶菩薩則向自己云:「提密耶!汝若不取,則
汝將無數度之再生。」彼恐怖地獄,而不往一顧。而由心中即不願行之乳母等,不由自己
使彼食物,母后不堪忍受,而與以食物。
[0214a07] 於是又云:「五歲之子恐火,以此試驗一觀。」於是造一入口眾多之大家,以
多羅樹之葉覆蓋,使王子坐於當中,周圍以其他子等圍繞,然後點火使燃。其他子等大聲
呼叫而逃走,摩訶薩自思:「此與地獄之苦相比較,此猶為勝。」彼有如入滅盡定之人,
身不稍動。於是火熾燃前來,人們抱彼而外出。
[0214a11] 於是又云:「六歲之兒童,恐懼醉象。」將善馴之象更善加馴練,使菩薩坐於
御苑之中,由其他諸子等圍繞,然後將象解放。象大聲揚叫,用其鼻擊打地面以恐怖之勢
而來。其他諸子等,如受死之恐怖之擊打,向四面八方而逃,然摩訶薩如受地獄恐怖之威
脅,仍坐於其處。象原為善馴之物,以鼻捲彼揚起,向各處揮迴後,毫不疲勞置彼於地上
而去。
[0215a02] 七歲之時,於王子坐處,由諸子等圍繞,放出幾條拔牙縛頭之蛇。其他諸子等
大聲喊叫而逃走,但摩訶薩思考地獄之恐怖:「為可怖之毒蛇所咬,尚來到死之時期。」
彼少許亦不動身。於是蛇等卷繞彼之身體,於彼頭上作一龍蓋而坐,但彼身 [P.7] 形不
動。如是時時試驗觀察,未能見出彼之間隙破綻。
[0215a06] 於是此次又云:「兒童喜好觀世間物。」使王子與五百人之子等一同坐於王苑
之中,以觀舞踊。其他諸子等皆云絕妙而大聲歡笑,然而摩訶薩思地獄之恐怖:「地獄再
生之時,汝等已無此喜笑之瞬間。」彼不動身,亦不欲觀賞。如是時時加以試驗,亦不能
見出彼之間隙破綻。
[0215a10] 其次:「以劍為試驗以觀。」使王子與諸子等坐於王苑之中。諸子等各處遊玩
之時,有一男子揮舞水晶狀之劍,忽叫忽跳,突進前來:「迦尸王之不吉王子在何處?予
將輕取其頭。」其他諸子等見此,驚怖大聲揚聲而逃走,然而菩薩思地獄之恐怖,如不知
狀而坐。於是彼男將劍觸於王子之頭上:「予斬汝之頭去。」彼雖出言恐嚇,但結果無效
而去。如此時時試驗以觀,但並未能窺見彼之間隙與破綻。
[0216a01] 十歲之時為試驗是否為聾,將寢牀用麻布包卷,其四面開孔,使王子不得見狀
,於寢牀之下,使吹法螺貝殼幾人圍坐,而一次吹奏法螺貝殼——舉揚一大音響。大臣等
立於四方之側,由麻布之孔窺見觀察,一日之中所見,亦未能見出摩訶薩困苦之狀,手足
動搖,微小顫動亦未見出現。如此經過一年,更於次年同樣以大鼓之音相試亦未見有間隙
與破綻。
[0216a06] 更又云:「以燈火試驗一觀。」於夜間完全黑暗之中,為觀其手足動作與否,
於幾個壺中置有燈燭,其他之燈燭,全部消滅,於暫時之間,置王子坐於完全黑暗之中,
然後將壺燈持來,使之明亮,觀察其舉動。如此一年間試驗觀察,亦不能見其聊有舉動。
[0216a10] [P.8] 其次:「將彼以糖蜜試驗。」於身體中塗以糖蜜,使其寢臥於蠅虫多居
之處,搔撥蠅虫。蠅等圍繞王子身體中,如針突刺之狀吮食糖蜜,然彼如入滅盡定之狀,
身體不稍動作。如此一年間試驗,不能見出彼之間隙破綻。
[0216a13] 當彼成為十四歲之時,據云:「彼已長大,將喜潔淨而嫌污穢,以不潔之事試
驗以觀。」其後持此說者,既不為彼洗浴,亦不使之漱口,彼大便小便垂下,落於寢牀,
而仍橫臥。惡臭噴噴,恰如由內所藏之物排出時之狀,於是蠅虫集聚而食。諸人圍繞於四
周:「提密耶!汝已長大,誰能任何時見視汝之污穢累贅耶?汝不可恥耶?為何仍坐於其
處,汝應起立整齊身體。」人們雖對之罵詈讒謗,但彼依然落入於糞尿塊中,如在糞尿地
獄之劇烈惡臭,立於其中一百由旬者,心臟破裂——彼思其惡臭,完全成為無關心之狀。
如是一年間雖時時試驗,亦不能窺見出其間隙與破綻。
[0217a06] 於是此次於寢牀下置一火壺:「用幾何之熱度,使彼不堪受苦痛而表現身悶之
狀。」如是思惟。彼身體出現水腫之狀,雖然如此,摩訶薩自思:「阿鼻地獄之火,彌漫
一百由旬,由其苦與此苦相較,實為百倍千倍之樂。」於是耐此而身不動。如是兩親實為
胸中割裂狀之思,命令諸人折返,將王子由火中移出,而云:「提密耶!予等知汝不躄,
如是之人之足、口、耳,並非如彼之狀。汝為吾等祈願之王子,因祈願之故,勿使我等毀
滅。於閻浮提中之王者,勿使我等為愚癡之狀。」彼等如是乞願,然彼對兩親如是之請願
,充耳不聞,亦不動身。於是兩親淚眼濛然而退去。某 [P.9] 時只有父王一人近來祈願
,某時只有母后前來祈願,如此一年之間,時時試驗,但亦不能見彼之間隙與破綻。
[0218a01] 彼達十六歲之時,諸人思考:「彼既非為躄,亦非聾啞,依年齡而論,見樂事
而不喜,對惡事而不以為惡,絕不得有。時來則花開,乃自然之法則,且使彼觀看戲劇以
試。」於是呼喚集合最美之姿,恰如天女之狀而富魅惑之女等:「誰能使王子笑者或能使
起煩惱之心者,即可成為第一后妃。」如是云之使聞;而將王子洗以香水,美飾如神子之
狀,設於適合於神之宮殿寢室之中,載於極為美麗之牀上,以香紐、花鬘、芬芳之物、香
料、酒精等於房間之中,具有上好香味,人人出入其中。於是彼女等圍繞王子,歌踊喃喃
辭語,以種種方法努力使之喜悅。然彼以最高智慧眺望彼女等:「此等諸女不可觸及自己
之身體。」彼抑制呼吸,使彼之身體僵直。女等不能觸及彼之身體:「此人身直僵硬,此
非人間,乃為夜叉。」彼等向兩親申述。如此時時試驗,兩親亦不能看出彼之間隙與破綻

[0218a11] 如此十六年之間,十六之大試驗及多數之小試驗,依此試驗終不能捕捉彼之本
心。王深悔,呼喚集合占相之賢者等云:「汝等於王子誕生之際,曾告予彼有富財福德之
相,無凶難之徵,然此子生來為躄、啞、聾者。何以與汝等言辭,不相一致耶?」 [P.10
] 「大王!依阿闍梨無不能見者。然大王一家所祈願而得王子,如申告為不吉者,則知一
同之悲嘆,因此忌憚申告。」「然則將如何處理為宜耶?」「大王!此王子住於宮中,有
三凶難——於大王之御命、傘蓋〔王位〕、或第一之后妃有難。因有此凶難,應用不吉之
馬車,繫不吉之馬,使王子寢於其中,由西門運出,於葬屍骸之處,與以埋葬為宜。」
[0219a05] 王聞凶難吃驚,承諾建言。羌達后妃聞此緣由,來至王處:「大王!請授予惠
與,予於心中領受,今請授予。」「予願授與之,后妃!」「請授國與王子。」「否!此
不能為,后妃!王子乃不吉之物。」「然則,大王!王子生活之時間中,不說此。請只授
與七年間之國。」「不成,后妃!」「如是則只授與六年、五年、四、三、二、一年,七
個月、六、五、四、三、二、一、半個月。」「不成,后妃!」「若然請只授與七日。」
「甚善!只授與七日。」
[0219a11] 后妃美麗裝飾王子,以大鼓巡迴宣布令王子統治之緣由,而裝飾街市,載王子
於象背,頭上覆以白傘蓋,右繞市中巡迴而行;歸來使臥於美觀之牀上,后妃徹夜懇願:
「汝提密耶!予為汝十六年間予不眠而歎泣,使眼泣腫,為心悲痛,而胸腔張裂。予知汝
非躄、非聾、非啞,願汝勿使予陷於絕望。」如此云狀,次日復次日,五日間繼續懇願。
[0220a02] 第六日王命蘇南達馭者:「明日晨朝於不吉之馬車繫不吉之馬,使王子寢於其
中,由西門運出,往葬屍骸之處,掘四角之穴,將王子投入其中,用鋤背裂其頭至 [P.11
] 死。於其上覆以塵土與地面平均,善洗自己之身體歸來。」
[0220a05] 第六日之夜,后妃尚向王子懇願:「吾子!迦尸王於葬屍骸之場所,命令明日
埋汝。明日必死,王子!」摩訶薩聞此自思:「提密耶!十六年之努力,遂至終結。」彼
心湧起歡喜。與彼相反母后之胸,今將張裂,雖然如此,但彼自己希望之目的,不能不至
終結,對其母后之言不予聽從。
[0220a09] 其夜至明,晨朝馭者蘇南達繫馬車置於入口之處,而來入寢室,彼云:「后妃
殿下!汝勿憤吾,此乃大王之命令。」彼抱起王子,以手掌攘退后妃,宛如持花束之狀,
持起王子退出宮殿而去。羌達后妃擊打胸膛,大聲哭泣,殘留於殿上大廣間中。摩訶薩臨
去之時,眺望后妃:「自己無語,將使彼心臟張裂。」思欲向其說話,然思及:「若自己
說話,則十六年間自己之努力,將歸為水泡。予雖不講話,自己自身與兩親亦能成為救助
之緣。」彼思而堪忍。馭者載彼於車上,本思向西門奔馳,但卻向東門馭出,車輪衝撞門
之下端。摩訶薩聞其音:「自己所望之目的,遂至終結。」於是心更安適。車由街市馳出
,依神力行至三由旬處,彼處有甚深森林,馭者思為葬屍骸之處,彼思:「此一場所恰好
。」彼將馬車由道路乘離置於道路之橫處。彼由車降下,將摩訶薩之裝身具完全取去,將
其束置。然後取鋤,於其近處掘穴。
[0221a05] 時菩薩自思:「此為自己努力終結之時。自己十六年間手足雖然不動,果然手
足有效或無效?」於是開始立起。於是用左手撫摸右手,又用右手撫摸左手,又用兩方 [
P.12] 之手撫迴兩足,有欲由車降下之意。彼以足踏著之場所,恰好如同滿風所孕育風箱
之軟革狀,彼觸及到大地所持載上來車之後端,〔車為軟革所裝飾〕,彼由車上降下暫立
之間,此處彼處前行退返,彼判別:「如此情況,有一日行百由旬之力。」彼思:「若馭
者對自己有阻礙之事,自己果有抗彼之力,尚不可知。」彼捉住車之後端,恰如兒童等持
玩具車之舉起,於是判定:「予有抗彼之力。」彼心中生起欲裝飾身體之欲望。爾時帝釋
之住居出現熱之徵候,帝釋知彼事情言:「提密耶王子所望之目的,遂告終了,今彼生起
欲著飾身體之心。但如何能使著人間之裝飾?」彼取神之裝身品物,向毘首羯摩命令:「
汝往莊嚴迦尸王子。」彼出發前往,以一萬之布纏縛王子,以神之莊嚴與人之莊嚴著飾為
帝釋之狀。
[0222a02] 王子以諸神王之優雅姿態,來至馭者掘穴之處,站立於穴之邊緣唱第三之偈:
[0222a03] 三
       調馭者!爾欲何為     心急心急爾掘穴
       御身請語答吾問     汝掘其穴何所為
[0222a05] 馭者聞此,依然掘穴,未向上見,唱第四之偈:
[0222a06] 四
       王有御子啞且躄     此位生來心不慌
       王命使吾掘此穴     林中將埋此王子
[0222a08] 於是摩訶薩云:
[0222a09] 五
       不聾不啞吾不躄     行路不蹇亦不癱
       若汝將吾埋林中     調馭者!將犯非法
[0222a11] [P.13] 六
       汝可見吾腿與腕     耳且傾聽吾言語
       若汝將吾埋林中     調馭者!將犯非法
[0222a13] 馭者自思:「彼由來時只說明自己之事,究竟此為誰耶?」彼停止掘穴,向上
觀察,見出一非常美姿之人:「彼為人歟?抑為神歟?」彼為誰耶不能判定,唱次之偈:
[0223a01] 七
       爾為神耶乾闥婆     富蘭陀羅帝釋爾
       爾為何者誰人子     吾等應知爾為誰
[0223a03] 於是摩訶薩向彼說明自己之事,說法示彼:
[0223a04] 八
       吾非神與乾闥婆     吾非帝釋富蘭陀
       吾為迦尸王之子     為爾掘穴將埋者
[0223a06] 九
       爾所奉事生澀王     吾為彼王之王子
       若汝將吾埋林中     調馭者!將犯非法
[0223a08] 一〇
       樹下有蔭或可坐     亦或可臥為寢處
       其上之枝不可毀     破壞友情實可惡
[0223a10] 一一
       恰如彼樹為王者     吾將比為樹之枝
       爾如往赴樹蔭人     調馭者!爾可坐臥
       若汝將吾埋林中     調馭者!將犯非法
[0223a13] [P.14] 菩薩雖言此語,而彼不能信任。於是摩訶薩欲使彼相信,而依諸神之
喝采及自己之聲音,鳴響於甚深森林,彼為崇敬友人,開始唱十偈:
[0224a01] 一二
       食數多食者     吾不居於家
       數多人養彼     切勿背友人
[0224a03] 一三
       何處彷人世     諸市王城行
       何處彼受崇     切勿背友人
[0224a05] 一四
       賊不用暴力     王亦無輕行
       彼勝一切仇     切勿背友人
[0224a07] 一五
       無瞋吾歸家     公會為歡迎
       親族中最上     切勿背友人
[0224a09] 一六
       敬人身被敬     尊人身被尊
       讚嘆獲榮譽     切勿背友人
[0224a11] 一七
       崇者獲人崇     禮者得人禮
       名聲得榮譽     切勿背友人
[0224a13] 一八
       恰如焰之燃     恰如神之輝
       彼由光不棄     切勿背友人
[0225a01] 一九
       彼之諸牛殖     彼之舘蒔伸
       彼將食種實     切勿背友人
[0225a03] 二〇
       人落洞窟中     由樹由山墜
       彼沒可得救     切勿背友人
[0225a05] 二一
       尼拘律樹根     恰如對風延
       敵人不能勝     切勿背友人
[0225a07] [P.15] 蘇南達對此多偈之說法不顧,彼尚未留意:「此究為誰?」彼言說而
步行近至車傍。彼處車與裝身具之束物,兩方均已不見,再返來向彼眺望,馭者始知彼即
王子,於是向其足前投身合掌,唱次之偈:
[0225a10] 二二
       原來爾為吾王子     予將導爾往家行
       爾有幸福統治國     汝在森林將何為
[0225a12] 摩訶薩答曰:
[0225a13] 二三
       彼之王國吾無用     血族富財亦皆然
       彼等對吾行非法     他人取國任取焉
[0226a01] 馭者云:
[0226a02] 二四
       王子!由此處行     盛滿之鉢使給得
       王子!歸汝父母     吾將獲賜得褒賞
[0226a04] 二五
       或為宮女公子等     或為吠舍婆羅門
       王子!汝歸彼等喜     彼將對吾施褒賞
[0226a06] 二六
       騎象之兵騎馬兵     或為車兵徒步兵
       王子!汝歸彼等悅     彼將對吾施褒賞
[0226a08] 二七
       其他數多國人等     更有諸多市民集
       王子!汝若歸國去     數多對吾將授施
[0226a10] [P.16] 摩訶薩云:
[0226a11] 二八
       父母與車乘     街市吾能棄
       棄一切子等     吾住吾無家
[0226a13] 二九
       由母許吾去     由父能棄吾
       一人林出家     諸愛吾不望
[0227a01] 如此摩訶薩想起自己之諸德,心悅湧然而踴躍,於是由喜悅之衝動如意,歌唱
愉悅之歌:
[0227a03] 三〇
       不急席位之人者     實現所望之果報
       梵行吾已熟成就     馭者!應如是知
[0227a05] 三一
       不急席位之人者     一切正事已成熟
       梵行吾已熟成就     出離何處將有怖
[0227a07] 馭者云:
[0227a08] 三二
       斯為爾美語     爾語無障礙
       如何父母前     彼時爾不語
[0227a10] 於是摩訶薩云:
[0227a11] 三三
       吾非關節躄     亦非耳之聾
       非因無舌啞     聾啞吾不思
[0227a13] 三四
       曾憶吾前生     彼處統王國
       因統王國故     墮入大地獄
[0228a01] 三五
       實僅二十年     吾統此王國
       八萬之年月     地獄吾受苦
[0228a03] [P.17] 三六
       為王吾恐怖     灌頂吾不為
       彼時父母前     無言吾不語
[0228a05] 三七
       使吾坐膝上     父為命令事
       一斬一人縛     拷問具亂罪
       更一人剌杙     此為吾父命
[0228a08] 三八
       聞彼之酷言     數多言辭出
       不啞為啞狀     非躄示為躄
       自出之糞尿     吾浸坐其中
[0228a11] 三九
       更此慘易過     苦惱結此生
       誰來生此生     聊將得罪犯
[0228a13] 四〇
       且不獲智慧     且不見正法
       誰來生此生     聊將得罪犯
[0229a01] 四一
       不急席位之人者     實現所望之果報
       梵行吾已熟成就     馭者!應如是知
[0229a03] 四二
       不急席位之人者     一切正事已成就
       梵行吾已熟成就     出離何處將有怖
[0229a05] [P.18] 蘇南達聞此:「此王子將如斯之王位,如棄屍骸之狀棄捨,不破自己
出家之決心而入森林。對予自己而言,如此痛苦之生活將有何意義,自己亦與王子一同出
家。」彼如此思惟而唱偈:
[0229a08] 四三
       王子!吾亦願出家     於爾之前將出家
       爾有幸福可呼吾     出家之事吾喜悅
[0229a10] 對彼如此之願,摩訶薩思惟:「若自己使此男出家,為彼之兩親損失,又馬與
馬車、裝飾之束物均將無有,而其兩親對自己將起非難云:『彼乃夜叉,馭者為彼所食。
』」彼自己為免除非難並考慮兩親之財物,將馬與馬車及裝飾之束物交付馭者,更示以此
事而唱偈:
[0229a14] 四四
       將此馬車汝返還     馭者汝為無債者
       無債之者將出家     彼為仙者等之說
[0230a02] 馭者聞此思惟:「若予自己往市中之時,彼往其他之場所,而彼父王聞彼之事
情,欲來見王子,而彼不得見——王必處罰於予。因此予將說明自己之立場,與彼約束,
彼不往其他之處。」於是彼唱二偈:
[0230a05] 四五
       吾可果汝言     願爾有幸福
       吾有請求言     汝亦應為果
[0230a07] 四六
       爾今停此處     至吾伴王來
       願爾見汝父     相與為悅樂
[0230a09] [P.19] 於是摩訶薩云:
[0230a10] 四七
       汝言語吾者     馭者!吾果汝之言
       吾父來此處     吾希相見事
[0230a12] 四八
       吾友無恙返     可向親族語
       吾語之言辭     將傳吾父母
[0230a14] 馭者得此教示——
[0231a01] 四九
       彼握兩足禮     右繞為三匝
       馭者打車乘     指返宮門行
[0231a03] 爾時羌達后妃開窗,向馭者歸來之道路方向眺望:「就予之王子之命令行事,
彼已如何?」彼見只有馭者一人歸來,后妃哭泣崩潰。
[0231a05] 佛為說明此事而言曰:
[0231a06] 五〇
       母后見空車     馭者一人歸
       彼女眼淚溢     感漢注視彼
[0231a08] 五一
       殺吾之愛子     馭者今返來
       實以土殺之     吾子將增土
[0231a10] 五二
       今彼仇將悅     今敵將娛樂
       殺吾愛子者     眺彼馭者歸
[0231a12] 五三
       母見空車來     馭者一人歸
       后妃眼淚溢     悲嘆詢問彼
[0231a14] 五四
       彼啞又躄耶     又嘆彼之時
       以土將為殺     馭者!語吾!
[0232a02] 五五
       如何啞與躄     彼以手足避
       以土將為殺     問爾語彼事
[0232a04] [P.20] 馭者云:
[0232a05] 五六
       吾語爾后妃!     無畏吾將與
       吾見王子前     吾聞一切語
[0232a07] 於是羌達后妃向彼云:
[0232a08] 五七
       將與吾無畏     勿怖汝語吾
       汝見王子前     汝聞一切語
[0232a10] 於是馭者語云:
[0232a11] 五八
       彼不啞不躄     彼語無障礙
       彼只怖父王     數多為不娛
[0232a13] 五九
       彼憶彼前生     彼處統王國
       統御王國故     隨入大地獄
[0233a01] 六〇
       實僅二十年     彼統此王國
       八萬之年月     地獄彼受苦
[0233a03] 六一
       彼怖為王事     勿使彼灌頂
       如此彼之時     父母前不語
[0233a05] 六二
       現彼大小諸肢具     長度周圍皆善程
       言無障礙智慧具     善趣之道今已立
[0233a07] 六三
       若汝愛護彼王子     爾將欲為得見彼
       而況提密耶所在     吾將伴汝到彼處
[0233a09] [P.21] 王子遣送馭者後,心起願為出家者。帝釋知此之心,向毘首羯摩命令
:「提蜜耶王子思欲出家,汝往為彼作葉之庵及出家人必要之物。」彼承諾此事,至急前
來製作。於三由旬甚深森林之中,建立仙處,夜之居處、晝之居處、池水井,使具果樹,
乃至出家之人一切必要之物裝作之後,向自己之住居歸來。摩訶薩見此,知為帝釋所贈之
物,於是進入葉庵,脫去衣物,上下皆著赤樹皮之衣,一方之肩上著羚羊之皮,結螺髻,
肩擔持棒取杖,而由仙處出來。彼運作出家者之光輝,各處經行:「啊!愉快,愉快!」
彼云敘其喜樂。然後再入葉庵之中,坐於以小枝所作之蓆上,修得五種神通。夕方黃昏之
時,彼由家中出來,取彼處所生之迦羅樹葉,於入帝釋贈物之容器中,浸入無鹽氣、酪氣
之無臭水中,彼如甘露之狀,食後修四梵住,於彼處整頓住居。一方迦尸王聞蘇南達之言
,喚來大將軍準備出發云:
[0234a05] 六四
       馬繫於馬車     為象善著飾
       擊鼓鳴螺貝     或打片小鼓
[0234a07] 六五
       懸打鳴大鼓     擊鼓發好音
       市民隨吾來     語子吾將行
[0234a09] 六六
       宮女公子等     吠舍婆羅門
       可急繫車乘     語子吾將行
[0234a11] 六七
       象兵騎馬兵     車兵徒步兵
       可急繫車乘     語子吾將行
[0234a13] 六八
       國人亦共集     市人亦共集
       可急繫車乘     語子吾將行
[0235a01] [P.22] 如是受王命之馭者等繫馬於車,置於王宮之門,向王告述。
[0235a02] 佛為說明此事而言曰:
[0235a03] 六九
       信度最疾馬     馭者等繫車
       來到王宮門     大王!車馬繫
[0235a05] 於是王云:
[0235a06] 七〇
       速故棄暴戾     有力棄瘦瘠
       對一般馭者     云勿取此馬
       暴戾瘦瘠棄     須繫馴良馬
[0235a09] 當王往王子之前行時,集合四種之階級、十八之組合,又一切之軍隊。軍隊全
部集合須要三日,第四日王持適當出發之日,彼持此日前往仙處。彼受王子之歡迎,自己
也顯示歡待之意。
[0235a12] 佛為說明此事而言曰:
[0235a13] 七一
       於是彼王急     整備諸車乘
       其後云後宮     一切隨吾後
[0236a01] 七二
       拂子與頭巾     寶劍真白傘
       彼乘裝飾車     彼王飾黃金
[0236a03] 七三
       於是王出發     調馭者在前
       實則更疾速     接近王子處
[0236a05] [P.23] 七四
       恰如焰之燃     眺望彼王來
       圍繞多侍者     王子見此云
[0236a07] 七五
       如何王身宜     父王!無恙耶
       如何宮女等     吾母無患耶
[0236a09] 七六
       吾子!吾身宜     王子!吾無恙
       宮內諸女等     母等皆無患
[0236a11] 七七
       父王!飲強酒     不飲弱酒耶
       真理法布施     王心快樂耶
[0236a13] 七八
       吾子!吾強酒     弱酒吾不飲
       真理法布施     五心甚快樂
[0237a01] 七九
       乘車無損傷     騎獸善運耶
       如何王無病     身體無患耶
[0237a03] 八〇
       乘車吾無傷     騎獸善運用
       或者吾無病     吾身更無患
[0237a05] 八一
       國境人富耶     國中人密耶
       倉廩與藏庫     防衛堅固耶
[0237a07] 八二
       大王!實善來     吾父善哉來
       王坐於吾處     諸人置椅子
[0237a09] [P.24] 然王為敬摩訶薩不坐椅子。於是摩訶薩云:「若不坐椅子,請敷葉蓆
。」敷彼而唱偈:
[0237a11] 八三
       然為御身坐     敬展樹葉蓆
       彼處取水來     人人浴身足
[0237a13] 然王為尊敬不坐葉蓆,坐於地面之上。摩訶薩入於庵中,取迦羅樹葉招待於王
而唱偈:
[0238a01] 八四
       吾之菜飯無鹽味     吾王!此為樹之葉
       大王!屈尊請品嗜     吾來客人皆食此
[0238a03] 於是王向彼云:
[0238a04] 八五
       吾不食樹葉     此非吾之食
       吾食米之飯     肉隱清淨醬
[0238a06] 此時羌達后妃受宮女等圍繞而來,而把握愛子之足為禮,眼中滿湛淚水坐於一
傍。王向后妃云:「后妃!請觀王子之食物。」以少許置后妃手上,對其他婦人等亦與少
許。彼女等云:「如此之食物貴君食之耶?」「貴君實為不易為之事。」取此而坐。王曰
:「對自己而言,此實未曾有之事。」而唱偈云:
[0238a10] 八六
       誠吾稀有事     離住爾一人
       爾今食如此     如何爾光輝
[0238a12] [P.25] 於是彼向王說云:
[0238a13] 八七
       吾王!吾一人     展臥樹葉蓆
       一人臥牀上     大王!吾美輝
[0239a01] 八八
       吾腰中帶劍     不立守護者
       安然臥牀上     大王!吾美輝
[0239a03] 八九
       過去吾不悲     未來吾不冀
       只吾現在行     如是吾美輝
[0239a05] 九〇
       冀見未來事     是故歎過去
       癡者慮干乾     如切綠之蘆
[0239a07] 王自思惟:「使彼灌頂即位伴歸。」以王位勸彼云:
[0239a08] 九一
       象庫騎馬兵     步兵甲冑固
       諸美之住居     吾子!吾授汝
[0239a10] 九二
       一切飾莊嚴     可授彼後宮
       彼女等引誘     爾為吾等王
[0239a12] 九三
       歌舞音曲秀     巧女有四人
       諸愛爾娛樂     爾有森何益
[0239a14] 九四
       為爾由敵王     吾領美處女
       彼等生王子     然後爾出家
[0240a02] 九五
       年青又年少     年齡爾尚弱
       即位爾幸福     爾於林何益
[0240a04] 由此以下為菩薩之法語:
[0240a05] 九六
       年幼應可行梵行     為梵行者有年幼
       幼者實際有出家     此為諸仙之所讚
[0240a07] [P.26] 九七
       年幼應可行梵行     為梵行者有年幼
       吾行梵行應可行     如王位者無意義
[0240a09] 九八
       實吾得見幼年子     彼之父母善能語
       如同老死不來迫     僅愛其子常廝守
[0240a11] 九九
       實吾得見年少女     眉目生來甚美麗
       如同蘆竹嫩芽摧     終究不免命壽壞
[0240a13] 一〇〇
       雖云年幼人亦死     不論男人或女人
       有誰描繪吾年幼     將可置信常生存
[0241a01] 一〇一
       彼之命壽夜明果     或更成為命短者
       命如喘息少水魚     對彼年幼將何為
[0241a03] 一〇二
       如何世界常受襲     每每世界被包圍
       勿將此生空逝過     為吾灌頂將何為
[0241a05] 一〇三
       如何世界常受襲     如何世界被包圍
       勿空逝過為何物     王今問我吾為說
[0241a07] 一〇四
       世界常為死所襲     世界為老所包圍
       勿空逝過諸長夜     剎帝利!能知如是
[0241a09] 一〇五
       人生恰似如展絲     神在機織復機織
       餘處僅如絲少許     人之命壽如斯然
[0241a11] 一〇六
       恰似滿流之河水     如彼逝去不再返
       如斯人人之命壽     逝去即不再歸來
[0241a13] 一〇七
       恰如滿流之河水     如運岸邊之生樹
       如斯為老亦為死     此生皆如水運樹
[0242a01] [P.27] 王聞摩訶薩法語,嫌厭住家,欲願出家:「自己已不再歸返都城,在
此處將欲出家。若吾王子為歸都之狀,予將與彼白之傘蓋。」彼試圖以王位勸彼:
[0242a03] 一〇八
       象車騎馬     兵步兵甲冑固
       諸美之住居     吾子!吾授爾
[0242a05] 一〇九
       一切飾莊嚴     可授彼後宮
       彼女等引誘     爾為吾等王
[0242a07] 一一〇
       歌舞音曲秀     巧女有四人
       諸愛爾娛樂     爾森林何益
[0242a09] 一一一
       為爾由敵王     吾領美處女
       彼等生王子     然後爾出家
[0242a11] 一一二
       倉廩或藏庫     或又強騎獸
       諸美之住居     吾子!吾授汝
[0242a13] 一一三
       宮女環包圍     受敬僕婢羣
       即位爾幸福     爾於林何為
[0243a01] 於是摩訶薩說示王位之無意義:
[0243a02] 一一四
       行為有損財何為     死之將至妻何用
       人生為老所征服     回味幼年將何為
[0243a04] 一一五
       如斯有者求歡樂     愉悅貪財將何用
       子女於吾將何為     吾由繫縛成解脫
[0243a06] 一一六
       如斯此吾吾自知     死之於吾勿疏忽
       死之手中被捕捉     愉悅貪財成何用
[0243a08] [P.28] 一一七
       恰如諸樹成熟實     如斯常常畏怖落
       人皆如是為生活     如斯常常畏怖死
[0243a10] 一一八
       夕有幾人許不見     次朝又復見數多
       朝有幾人許不見     夕時又復見數多
[0243a12] 一一九
       今日應為須努力     明日誰死將不知
       彼之死魔大將軍     勿與結約是為智
[0243a14] 一二〇
       賊人希冀獲財寶     大王!吾脫此繫縛
       吾王應須速折返     實無意義如王位
[0244a02] 摩訶薩之結論教示宣告終了,王聞此與羌達后妃開始一萬六千宮女均願出家。
王於市中以大鼓巡迴宣告:「凡於我王子之前,願欲希望出家者,均可出家。」於是 [P.
29] 將黃金寶藏一切之扉開放後:「於如斯如斯之場所,於如斯如斯之場所,有大伏藏之
壺,可與取出。」彼將所云之事,刻於黃金板上,結附於殿上大廣間之柱上。市中諸人亦
恰如公開市場之狀,各自開放自己之家扉,棄家來至王處。王與此眾多人等一同在摩訶薩
之前出家,帝釋贈物之仙處,綿經三由旬。摩訶薩善調諸多之葉庵,正中之葉庵,交與諸
婦人等,因彼女等怖畏之故,而與男人等以外側之葉庵。於布薩日彼等在毗首羯磨作出之
果樹之下,立於地上取樹實而食,行沙門法。其中有觀愛慾觀、瞋恚觀、害惡觀者,摩訶
薩知彼等之心中,坐於空中為之說法,彼等聞此速得神通與等至。
[0244a12] 鄰國之某王聞迦尸王出家,欲取波羅奈之國,入來市中。然彼見街市完全裝飾
之原狀,眺望宮殿之上有七種優良之財寶,彼思:「此財寶之周圍,必有某種之危險。」
彼呼出泥醉漢問王由何門出行,答由東門,彼由其門出沿河岸而行。摩訶薩知彼前來,往
其處坐於空中說法,彼與附隨而來者等一同至摩訶薩之前出家。如此一人之王出家,捨棄
三之王國。象成野生之象,馬成野生之馬,馬車於森林中腐朽原狀,寶藏之貨幣,撒布為
仙處之砂。此諸人等皆獲得八等至,死後被約束生於梵天界中。諸獸類——象與馬——亦
對仙人之羣保持清淨之心,再生於六欲天中。
結分
[0245a05] 佛說此法語後言:「汝等比丘!不只今生,我前生亦有棄國出離之事。」而為
本生今昔之結語:「彼時棲於傘蓋之女神是優鉢羅色(蓮華色),馭者是舍利弗, [P.30
] 父母是今大王之一家,從者是佛之弟子等,而啞躄之賢者,實即是我也。」
[0245a08] 錫哈拉島而來,住於曼伽那之庫茲達迦提薩長老,大般薩迦長老,住於伽塔堪
達迦拉之普薩德拔長老,住於鳥帕利曼達伽瑪拉之大拉氣陀長老,住巴伽利之大提薩長老
,住拔瑪他帕帕拉之大錫拔長老,住伽拉衛啦之大瑪利亞德拔長老——此等長老為鋤賢人
本生譚〔第七〇〕啞躄王子本生譚〔第五三八〕鐵屋本生譚〔第五一〇〕護象本生譚〔第
五〇九〕之各會眾。又住於瑪茲達之大那伽長老與瑪利亞大德拔長老於涅槃日時云:「吾
友!啞躄王子本生譚之隨從者已於今日命盡。何以故?因自己彼時為泥醉漢,與自己飲酒
之其他人等已均不在,而自己乃最後出離出家之故。」
五三九 摩訶伽那迦本生譚
[0250a09] 〔菩薩=王〕
序分
[0250a10] 此本生譚是佛在祇園精舍時,對大出離事所作之談話。某日,比丘等於法堂讚
嘆如來之大出離事而坐。佛於彼處現身問曰:「汝等比丘!汝等一同坐言何語耶?」「如
是如是!」「汝等比丘!此非自今始,曾於昔日,如來敢行大出離。」佛為說過去之事。
主分
[0250a14] 昔日於毘提訶國彌絺羅市有摩訶伽那迦王治國,彼有阿利陀伽那迦與波羅伽那
迦之二王子。王於彼等之中,以兄為副王之位,弟與將軍之地位。其後摩訶伽那迦王死去
,阿利陀伽那迦為王,另一人則與副王之位。一人之從者於王前進出告曰:「大王!副王
對王持有敵意。」王因聞其反復申告,遂生疑心,將波羅伽那迦鎖縛,使住於距王宮不遠
之某家,附以看守之人。王子誓言:「自己若對兄如有敵意,則自己之鎖不解,扉亦不開
,若非如是,則鎖解扉開。」如是誓言,忽然鎖解扉開, [P.31] 彼即外出至邊境之村住
居,邊境住人等知彼之事與以服侍,使王不能捕捉。
[0251a07] 王子漸次使邊境之國國入手,隨從者日益增多。以前彼對兄無敵意,然今則懷
有敵意矣。彼有多人圍繞,到達彌絺羅,於城外宿營。市人聞波羅伽那迦到來,持象及其
他騎獸來至彼前,其他各市之人亦前來歸附。彼送通牒與兄云:「以前自己對貴君無有敵
意,然今已有敵意,將傘蓋與我,否則戰爭。」王應對戰爭,當出發時告第一后妃云:「
后妃!戰爭之勝敗不可知,自己若有事,汝須注重胎兒。」如此言畢出發而去。而於戰爭
中,波羅伽那迦之軍隊,使王至死。
[0251a13] 王被殺後,市內大起動搖。后妃知王之死,急將黃金及其他重要之物,藏入籠
中,上面擴入襤褸之布,上撒穀皮,自己著襤褸之穢衣,改變姿態,將籠載於頭上天明出
行,任誰一人,無有知彼女者。彼女由此門出,但無所行之處,不明道路,不能固定方位
,只聽聞有伽拉瞻波市:「有無往伽拉瞻波市之人耶?」彼女詢問而坐。
[0252a04] 然彼女之胎並非普通之人,實為成滿波羅蜜摩訶薩再生而來,依彼之威力使帝
釋之住居動搖,帝釋熟惟,知彼之所業。「彼女之胎再生之人,具大福德,自己必須前往
。」於是化作馬車其中敷設寢牀,彼為老人之姿,馭馬車而來,立於彼女所坐房舍之入口

[0252a08] [P.32] 帝釋詢問:「有無往伽拉瞻波市之人?」「老爺爺!予往。」「如是
,貴婦人請乘車。」「老爺爺!予將臨月,不能乘車,予隨後行,然予之籠,請借一車位
乘籠而行。」「貴婦人是何言哉!予馭車巧妙,無有能與予相較者,勿怖請乘。」彼於彼
女乘時,依自己之威力,車離地面,僅後端觸地。彼女乘車,橫臥於牀上,知此人必是神
仙。彼女橫臥神之寢牀,立即入眠,如是帝釋來至三十由旬之處,到達某一河邊,呼彼女
醒來:「貴婦人!請由車降下,在河中沐浴。寢牀之頭處有衣著之物,請即著用。車中有
果子點心,請即食用。」彼女如所云而為,然後再事橫臥。日暮黃昏到達瞻波。彼女見城
門、望樓及城壁:「老爺爺!此為何市?」「貴婦人!此即瞻波之市。」「老爺爺!汝言
云何?予等由彌絺羅市至瞻波市距離為六十由旬。」「雖然如此,貴婦人!然予知直接之
道路。」如此使彼女於南門之近處卸下。「貴婦人!予等之村,更在對方,貴女可自入市
較佳。」語畢向對方而去。於是帝釋之姿消失,歸回自己之住居。
[0253a05] 后妃坐於某公堂之處,彼時住於瞻波有一唱誦聖典之婆羅門,由五百之弟子圍
繞,前來沐浴。彼由遠方觀望,發現彼女——實為美貌無雙美麗大方,坐於彼處。彼女依
胎兒之威力,使彼見彼女而發生兄妹之愛情。彼留置弟子,一人入於公堂之中前往詢問:
「妹!現住於何處之村?」「予乃彌絺羅阿利陀伽那迦王之第一后妃。」「為何前來此處
?」「王為其弟波羅伽那迦所殺,予畏怖危險,為護胎兒前來此地。」「然於此市有誰為
貴女之親戚?」「不也,予無親戚,敬告貴君!」「如此,請勿憂心,予為北方之婆羅門
,多有財寶,四方聞名之阿闍梨。予願以貴女為妹,與以照顧。」 [P.33] 「如為吾兄,
請摑捉予足而泣。」彼女於是大聲張揚,於彼婆羅門足前投身,於是二人互相哭泣悲痛。
弟子等疾馳前來詢問:「先生因何哭泣?」「此為予妹,乃予不在之時,彼時所生。」「
先生已與妹相逢,可勿心憂。」彼持來有覆棚之馬車,使彼女坐於其中。彼向馭者云:「
向予家內說明予妹之事,給與一切必要之物。」彼遣馭者送彼女至其家。於是婆羅門之妻
以熱水使之沐浴後,敷牀而臥。婆羅門沐浴後歸來,食事之時,呼其妹與彼女一同進食,
而於家中善加看顧彼女。彼女不久產子,彼取其祖父之名,命名為摩訶迦那迦王子。
[0254a05] 彼漸長大與兒童等遊玩,兒童等任何人皆云自己等為純粹剎帝利所生,怒欺於
彼。然彼有大力,不負嫌厭,強打彼等,彼等大聲哭泣叫喚,人問:「為誰所打?」皆云
無父之子。王子自思:「奴等云自己之事為無父之子,一是向母詢問。」某日問曰:「母
親!吾父為誰?」「汝父為婆羅門!」彼女詐言。
[0254a09] 彼翌日打架,被云無父之子時,返謂:「予之父親確為婆羅門。」「汝為婆羅
門,為何事者?」彼自思:「奴等問予婆羅門為何事者,母親未告自己其理由,母親掩飾
未對予言,予今必得問明。」彼於吸乳之時,嚙母之乳房曰:「請對予言明吾父之事,母
如不言,予將咬斷乳房。」彼女不能詐言:「汝乃彌絺羅之阿利陀伽那迦王之王子,汝父
為其弟波羅伽那迦所殺,予為護汝,始來此市。此婆羅門以予為妹,與以看顧。」
[0254a14] 自此以來彼被云為無父之子亦不發怒,而彼於十六歲前之間,獲得三吠陀及一
[P.34] 切之學問,十六歲時彼為姿最優美之少年。彼自思惟:「予將取返父王之王國。
」彼問母曰:「母親!汝手中尚有幾何?若無,則予經商製作財產,取返吾父之王國。」
「子!予非空手而來,真珠、摩尼珠、金剛石等貴重物品,各各皆有,取國之資足額。可
持往取返己國,不可經商。」「母親!請與我財寶,然予只索半分,向蘇般納普密(金地
國)出發,持甚多之財寶來,以取返王國。」彼如是云,只得半分,買入商品,而與往蘇
般納普密幾位商人,一同將商品堆積船中後,往其母之處行告別之禮:「母親!予往蘇般
納普密(金地國)。」「子!海者成功少而危險多,不可往行。為取回王國,予有充分之
財寶。」然彼云出發,不聽母言,向母作禮出行,乘入船中。恰於其日波羅伽那迦王之身
體患病,臥於寢牀不能起立。
[0255a10] 船中乘坐七百餘人,七日之間,船行七百由旬。船行過度,不能前進,船板破
壞,處處上水,於大海之中,船正開始沈沒,諸人泣喚,向種種之神祈願,但摩訶薩並不
泣喚,亦不向諸神祈禱。彼知船沈之事,彼以酥與砂糖混合,食飽滿腹,將兩件著物塗油
,緊著於身上,彼近船檣而立,船雖沈而檣直立。諸人成為魚龜之餌食,水面成血染之彩
。摩訶薩在船檣頂上:「此方向可達彌絺羅。」彼固定方向後,由檣上跳起,越過魚龜之
上,以其大力落於隔一烏薩巴之處落下——其日正為波羅伽那迦之死期——由彼處摩訶薩
於摩尼珠色之波浪間前進,恰似黃金之塊狀,在 [P.35] 海中漂流而行。彼如一日間之狀
漂流達七日之久,然彼知其日為布薩日,彼用鹽水洗面而行布薩。
[0256a05] 爾時四天王使瑪尼昧伽拉神之女立於海中守護:「凡具有尊敬母等之德,陷入
大海而不適合之諸人,注意此等之人。」彼女七日間未曾見海,——彼為陶醉於神之幸福
,彼女之心可謂為朦朧之狀,又亦可謂諸神施行集會——。彼女思欲巡迴眺望:「今日已
第七日,予未曾見海,究竟誰將落海不知。」彼著眼見摩訶薩,彼女自思:「若摩訶伽那
迦王子亡於海中,予將不入諸神集合之中。」由摩訶薩不遠之空中,彼女立莊嚴之身體,
而語摩訶薩唱最初之偈:
[0256a11] 一
       大海之中有誰人     如此努力不見岸
       如何力救知汝耶     如此劇烈汝勉勵
[0256a13] 摩訶薩云:「今日漂海已第七日,其他生者皆不見,究竟誰在說話?」彼向上
望見空中,發現彼女,於是唱第二之偈:
[0257a01] 二
       人應為者已當盡     女神!汝觀有此事
       然我在此大海中     吾雖努力不見岸
[0257a03] 女神聞彼法語更唱一偈:
[0257a04] 三
       更深不可測     何方不見岸
       徒將盡人力     不到汝死果
[0257a06] 於是摩訶薩云:「汝何以所云如是?予努力雖死,自己須免於非難。」唱次之
偈:
[0257a07] [P.36] 四
       我向親族之諸人     向諸神父無債務
       人應為者我將為     至後永久無後悔
[0257a09] 如是女神唱次之偈:
[0257a10] 五
       汝業所為不得遂     無有酬勞只有疲
       然汝努力將何益     死之魔神即將至
[0257a12] 摩訶薩據其如是所云,知與彼女不容易抗論,於是唱次之偈:
[0257a13] 六
       絕望之為遂不得     斷念已終己生命
       若予之力不得護     將失命時知其果
[0258a01] 七
       或有諸人望其果     可望業企於此世
       所望成果有收者     亦有所望無收獲
[0258a03] 八
       現前即為此業果     他人沉果爾不見
       然吾渡過此沉果     吾目四周得見汝
[0258a05] 九
       力之限內將盡力     吾將努力不吝惜
       海之彼方指岸行     力之限內吾將盡
[0258a07] [P.37] 女神聞彼之以強言,讚嘆而唱偈:
[0258a08] 一〇
       爾今如斯流瀛海     大洋之事難測知
       爾盡正當之努力     其業之故爾不沉
       爾今可如心之欲     我今助爾到彼處
[0258a11] 如斯所云女神問曰:「為大努力之賢者!予伴貴君往何處耶?」「彌絺羅之市
爾聞之耶?」彼女將摩訶薩如持花鬘之束提起,把握兩腕,橫於胸部,完全如持愛子之行
,飛上空中。摩訶薩七日間為鹽水焦泡身體,為接觸於神,陷入睡夢。女神送彼至彌絺羅
,放置菩薩右脇橫臥於菴婆園之吉祥平石台上,向園林諸神取得守護之承諾後,返回自己
之住居。
[0259a02] 波羅伽那迦無有王子,然有一女名尸婆羅姬,非常賢慧。王臨死臥於牀時,諸
人問曰:「大王!貴君神去之時,我等交付王國於誰人?」「可授與能為吾女尸婆羅姬所
喜之事者,知四角寢牀之頭者,引掣千人力之弓者,可取出十六大伏藏者。」「大王!請
教授我等彼等之伏藏之頌文。」
[0259a06] 王云:
[0259a07] 一一
       陽昇之時之伏藏     日落之時之伏藏
       內伏藏與外伏藏     無內無外之伏藏
[0259a09] [P.38] 一二
       於乘車時大伏藏     降落車時之伏藏
       四大娑羅樹之周     其周一由旬伏藏
[0259a11] 一三
       牙齒之端大伏藏     尾端泉中之伏藏
       於樹之端大伏藏     此等十六大伏藏
       千人力與寢台頭     尸婆羅喜之事者
[0259a14] 彼與伏藏一同有關其他者之頌文亦與說出。
[0260a01] 王死之後,大臣等為彼完成死者之葬儀,而於第七日一同集議:「王云向使自
己之女喜者授國,誰能為使彼歡喜之事者耶?」於是諸人云:「將軍可以中意。」向彼遣
送使書,彼云甚善,可得王位,來至宮門,彼示知王女自己之存在。王女知彼前來之理由
而自思:「彼果有光榮維持傘蓋之力耶?」彼女為試驗於彼云:「可來此處。」彼聞命令
,為使彼女歡喜由階段之入口連續跳躍而上,行至彼女之前而立。於是彼女試驗於彼:「
請以急速度行走殿上之大廣間。」彼思為使王女歡喜,急速跳躍而行,如是彼女云:「降
下前來!」彼又再速歸來。王女知彼無有能力,而云:「請揉予之足。」彼為使彼女歡喜
,坐而揉其兩足,彼女以足蹴彼之胸,使彼仰向仆倒。王女指示侍女云:「彼之眼不能見
,無何能力之凡庸,撲打而摑其首與以放出。」侍女等依言而作。——「將軍如何?」有
人問彼,「不可說!彼女非人間之女。」回答而去。其次司寶藏者往試,同樣為彼女所恥
。如此之狀,有豪商持傘之男,持大力者,彼女皆使抱恥而去。
[0260a13] 於是諸人又復相商:「此無彼女所喜之人,現以能掣千人力之弓者授與。」然
無任何人能掣引其弓。「其次向能知四角之寢床者授與。」但亦無誰能知者。更云:「向
[P.39] 能取出十六大伏藏者授與。」然無人能以取出。於是諸人相商:「今王不在,不
能護國,究應如何為宜?」時司祭官向彼等云:「汝等勿須憂心,作華車能行之狀,而發
現華車而出者,即是國王,彼能治全閻浮提中之國。」諸人齊云善哉贊同,裝飾市內,於
吉祥車上繫四匹白蓮華色之馬,使被上等之被,載五種王之標幟,以四軍之兵圍繞。因若
主車之諸種樂器在車前演奏,非主車在車後演奏——,因此司祭官命令樂器在車後奏樂,
然後用黃金之水甕向車之革紐及突棒灌水後向車祝告:「若誰有治國福德之人在,則往其
人之處行。」
[0261a08] 車由右繞王宮觸及大鼓之道進行,由將軍開始諸人自思:「華車必定來至自己
之處。」但車通過一切之家,右繞市中後,由東門出向王苑之方向進行,諸人見車之速度
行去過速云:「將車拉回。」司祭妨止而云:「不可拉回,依其所欲之處,雖百由旬亦須
任其行進。」
[0261a12] 車入王苑右繞吉祥平石之台,如乘車預備來此之狀而停止。司祭官見摩訶薩橫
臥之狀向大臣等云:「注意!平石台上一人橫臥!然此人適不適於具有就白傘蓋(王位)
之力,於自己不知。若為具福德之人,則不作目不轉瞬迴顧之狀,若為不吉之徒,則喫驚
坐起,抖顫注視。——汝等全部急鳴樂器!」諸人立即數百之樂器一時齊鳴,完全如海嘯
之狀。摩訶薩聞其聲而醒,拂去頭上覆物眺望,見有諸多之人,明了:「此為授白傘蓋而
來。」彼再矇裹頭部,翻身用左脇而橫臥。司祭官取下懸被彼足之覆物,眺望其吉祥之相
,彼知:「此人能為治理一洲乃至四洲諸國之君。」更使 [P.40] 諸人鳴奏樂器。摩訶薩
取除顏面之覆物,變更方向,右脇而橫臥,巡迴眺望諸多之人人,司祭官鎮靜諸人之後,
合掌低曲腰而云:「請起,大王!王國乃為貴君之物。」〔菩薩問:〕「貴君之王往何處
去?」「已崩故矣!」「彼王無王子與弟耶?」「無王子與弟,大王!」「甚善!予當治
國。」言畢起立,彼於平石台上結跏趺坐。如是諸人於其場為彼灌頂,稱為摩訶伽那迦王

[0262a10] 王更乘優美莊嚴華麗可觀之車,以示豪華繁榮,入市而行,而登往王宮。彼思
而又思:「將軍等眾,仍置於原位。」於是登往殿上之大廣間。
[0262a12] 王女仍以最初時之狀試王,命令一男子:「汝往王處行近申告,尸婆羅姬呼喚
貴君,請立即前往。」賢明之王為完全不入耳之狀而云:「實為絺麗!」說贊美宮殿之話
。彼男因王不能入耳之事,空自回返申告王女:「姬君!予雖向大王申告貴女之言,彼則
只說稱贊宮殿之事,貴女之言只為如此而不受取。」王女自思:「此乃持大思考之人。」
於是二次三次遣人。王亦如自己所欲之狀,以普通之步法然具獅子之狀進登宮殿而行。當
彼接近來時,王女為彼之威光不能止於其席,自動前來貸腕與彼。王則靠近彼女之?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0-09-05 22:03:00
人間壽命太短,造重業受的果報卻太長,當然會怕有瀕死經驗的人看見自己死後的業報就怕到改過自新佛陀常常說一些在地獄又可怕又長久的情況但是大部分人看了也沒感覺吧地獄界跟鬼界是不同的,一般民間信仰只看得見鬼界民間信仰對地獄的描述不多在鬼界至少還能享用人家的供品拿完供品或紙錢還能在鬼界享一些好處在鬼界修強一點還能去附人間磁場有缺陷的人地獄就....很壓抑難過吧地獄應該比鬼界高壓很多就是了圓覺經的內容好像的確怪怪的
作者: peekeer (小風)   2020-09-06 08:08:00
你如果覺得心經內容怪怪的,你就會覺得圓覺經內容怪怪的。但只能說那是菩薩的境界,凡人還差很遠。
作者: hawls (以和為貴)   2020-09-06 18:38:00
大乘信徒peekeer信仰著大乘佛教但卻又避答大乘法脈傳承者殺害無辜生命及性侵害女信徒是否有符合《圓覺經》。這和某些外道和邪教有相符合。
作者: tmac012004 (寂滅寂滅就好)   2020-09-06 19:24:00
sadhu
作者: poohkoala ( \^0^/)   2020-09-06 20:12:00
顆顆..管好你自己吧~你不是聲聞種性嘛,何必管菩薩種性別人怎樣~
作者: hawls (以和為貴)   2020-09-06 21:17:00
大乘信徒poohkoala的宗教祖師是殺害無辜生命的兇手、轉世者是性侵害無辜女信徒的性侵犯,不知大乘信徒poohkoala又是什麼種性呢?
作者: soulism (soulism)   2020-09-07 09:39:00
H大您知道,在印度佛教沒有大乘僧團嗎,所以大乘經是由聲聞僧團所集結的經典,而集結是僧團的對理解佛法的共同見解.從大乘再到密乘,佛教是被時代推著,一直在演變,為適應要活下去,所以就像首次集結的阿含經一樣,只是部分的人集結,並沒有廣納,所有人的意見.因此才會出現更多次的集結,出現更多的經典.佛教若只有阿含經,沒有大乘經,那麼就缺少了成佛的經典,佛佛教就不應該稱為佛教了,應該叫阿羅漢教,因為成不了佛.
作者: hawls (以和為貴)   2020-09-07 11:23:00
大乘信徒soulism不知道在<般涅槃大經>裡,佛陀已有明講了,自己在教導時未有所保留。再者,大乘信徒大概也不知道,縱然是佛陀時代,也非是每一位比丘都是如法而行,如果集結是由這些有瑕疵的比丘來做甚是混入參與,當然不是最上選。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軌跡)   2020-09-08 00:28:00
大乘信徒hawls能否解釋一下 如果佛陀的教導沒有保留那阿姜曼見到入滅的阿羅漢 還不只一個 是出自佛陀的那一個教導? 如果有這種教導 就表示大乘的正統性 如果沒有這種教導 那就表示佛陀的教導有更深的沒講出來或者阿姜曼入魔了 但阿姜曼又是南傳公認的阿羅漢 那就表示整個南傳最高證果者入魔了 整個南傳都是魔子魔孫恭請大乘信徒hawls為我們開示一下,南傳到底出了啥事
作者: ntuooo (cwcho)   2020-09-10 12:27:00
願功德迴向一切眾生,願令一切眾生福慧圓滿。
作者: honyan (honyan)   2020-09-10 20:31:00
南傳佛法也有菩薩道,手邊剛好一本書。書名:南傳菩薩道(The Great Chronicle of Buddhas);作者:The Ven. Mingun Sayadaw。您確定標題要這樣下,經文要這樣節錄與解釋嗎?宜三思啊……
作者: hawls (以和為貴)   2020-09-10 20:43:00
https://i.imgur.com/8IaS91V.jpg「彼如此思惟,生起強烈之恐怖,而彼黃金色之身體,恰如以手揉潰之蓮華之狀,褪色而成真青。」
作者: honyan (honyan)   2020-09-10 21:57:00
您不相信有菩薩道是嗎?或是單純要討論菩薩為何有這樣的反應呢?
作者: hawls (以和為貴)   2020-09-10 22:20:00
基於對佛教相當程度的信心,我認為有菩薩道。
作者: honyan (honyan)   2020-09-10 23:58:00
如您所言,菩薩道是有的,我也贊同您。如阿羅漢一般,菩薩亦是佛陀的聖弟子。同時菩薩道是成就佛道的因,修習殊勝的六波羅蜜,經歷長遠的修行,從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而能成為三界的導師。我試圖指出為何應當尊敬菩薩,如同我們尊敬阿羅漢以及辟支佛一般。這麼說,不知您可否認同?
作者: hawls (以和為貴)   2020-09-11 00:11:00
同意,不過有話不妨直說。對了,有一個地方不太對,嚴格來說,菩薩並不是聖弟子。真正的聖弟子是指四雙八輩。另外,如果從佈施對象而能獲得的善而言,佈施給尚是凡夫的菩薩並不比佈施給四雙八輩要來得高。
作者: honyan (honyan)   2020-09-11 01:11:00
感謝您節錄的這兩段本生故事,看了有一些想法。不過我很愚痴,姑且藉著平常聽善知識所教導的,而妄言幾句。若以《俱舍論》:「如以一睫毛,置掌人不覺。若置眼睛上,為損及不安。愚夫如手掌,不覺行苦睫。智者如眼睛,緣極生厭怖。」這段偈來解釋,或許還通得過去。為何菩薩畏懼地獄的苦到這麼極致呢?此處我認為是以地獄來隱喻六道輪迴之苦,首先菩薩是王子的身份,可以榮華富貴,表示過去至少是修習了人天的世間善法。但是王子從父親的身上看到,人天善法還是有隱憂,會墮到地獄去受苦,這個美好的境界是無常的,終究要失掉的,即是輪迴生死的境界,很可恐怖。所以這邊菩薩真正恐懼為何?是厭離世間有漏的境界,所以菩薩以超越常人的忍苦定力(忍波羅蜜、禪波羅蜜),以取涅槃捨生死(般若波羅蜜),最後離開王位做了什麼呢?如果只單純害怕地獄,應該從事其他生業也可以,但菩薩選擇出家,那麼可見菩薩的深意,是好樂出世間的無漏境界。一如釋迦牟尼佛四出城門,見生老病死苦,而出家修道。前面引《俱舍論》,可知智者是極厭離苦的,我這樣凡夫感受不太到的行苦,對於聖者來說,卻時刻能感受,像眼睛進睫毛那樣忍不得一刻。以這個角度來說,菩薩確實怕爆了(居然又兜在一起~),厭怖生死、無常,便以波羅蜜妙藥對治。這樣累劫修行,最後成就佛道,使我們都得到佛法的利益。您看這樣解釋還算合理嗎?===分隔線===是的,有六波羅蜜,也有十波羅蜜的說法,或許是略說、廣說的不同。不過有一事不明白,向您請教,云何菩薩不是聖弟子?若初證無生法忍的菩薩,即初極喜地(初歡喜地),是聖人了,只可稱其為聖人,而非聖弟子是嗎?
作者: hawls (以和為貴)   2020-09-11 01:55:00
1、如果按照經文來看,地獄並不是隱喻。2、如果按照經文來看,菩薩就是害怕造惡業下地獄。見你想了不少,應該是沒有完整看過《南傳菩薩道》和《本生經》吧,甚至是前面開頭的部分也沒看過。3、佛陀的聖弟子是指四雙八輩之士,他們才是真正證道的人。菩薩未證道,所以是凡夫,也還會有投生到惡趣的可能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