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opiloom (Jonas)》之銘言:
: 我說一下我的淺見,不過不一定對,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你這篇文章的脈絡很有意思
幫你補充一些資料
: 先說結論,佛教的善惡觀本質在於是否能帶來安樂的結果,以及是否是不傷害自己。而善
: 惡觀的目的更類似於一種幫助解脫的工具,某些層面上與世俗道德相關,但卻也不相關,
: 如果過分拘泥善惡卻妨礙解脫,這不是佛教的宗旨。
http://agama.buddhason.org/AN/AN1194.htm
增支部6集63經
中文
比丘們!業應該被體會,業的起源與生起應該被體會,業的差別應該被體會,業的果報應
該被體會,業滅應該被體會,導向業滅道跡應該被體會。
比丘們!當聖弟子這麼了知業,這麼了知業的起源與生起,這麼了知業的差別,這麼了知
業的果報,這麼了知業滅,這麼了知導向業滅道跡,他了知這洞察的梵行為業滅。當像這
樣說:『比丘們!業應該被體會,……(中略)導向業滅道跡應該被體會。』時,緣於此
而說。
根據這篇經文
不管善惡業
其實都是要消滅善惡業的根源
在業滅的八正道過程中,梵行才會升起
: 以上的觀點來自於木村泰賢的《阿毘達磨佛教思想論》、羅卓仁謙《佛法中的善惡觀:以
: 佛法釐清我們對善與惡的誤解》與自我日常所讀的一些綜合感受。
: 【歷史上佛教的背景概說】
: 基本上我們可先大略的將佛教歷史區分為三塊:一、佛陀在世時(原始佛教)、二、佛滅
: 後部派分裂時期、三、北傳佛教。以下將就前二者個時期來淺談佛教的善惡觀。
: 但我在此不談論北傳佛教的大乘觀點,但基本上北傳佛教的大乘觀點對於善惡的看法可說
: 是比小乘更為浪漫且唯心,善惡的標準也更為模糊且值得深論,例子可見「殺一人救五百
: 商人」之例。
: 【逐漸明確且建立系統性的善惡觀】
: 佛教的核心在於追求解脫,因此就算談論善惡觀時,其實本質若脫離了解脫這一概念的核
: 心,其實就跟世間外道沒有太大差異。
: 。原始佛教時佛陀如何談論善惡?
: 在原始佛教中,佛陀本人對於何謂善惡其實並未提出明確原則性的標準,雖有十善惡、自
: 通之法,但在實際層面上就原則性而言,仍有不足處。
: 從當時的故事記載可知,佛陀說法往往是因為他人提問,便給予隨機應巧的回答,類似於
: 孔子對學生說明何謂善惡時,給予不同的說法是一樣的,只是這樣的回答本質上並未有系
: 統性的原則描述,這原因與佛陀本人在修行的理念上是為「實行」居多可能脫不了關係。
: 但無論如何,基本上佛陀給予的建議在於避免一切惡事,行一切善事,這善事只要是不傷
: 害他人、不違法的善事皆應為之,而這當中無論是能致解脫的無漏善(本生傳中的菩薩行
: ),抑或基於世俗道德而立的依於法律、從於國家政治、和於一家之平、善於五倫關係乃
: 至儲蓄(佛陀教導弟子應如何規劃投資)、健康(佛陀教導波斯涅王瘦身)等,這些佛陀
: 都是予以鼓勵的。
雜阿含經788 經
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
阿含經故事選 - 058.眾多邪見的原因
https://agama.buddhason.org/book/as/as058.htm
只要有身見的存在,就有這些種種的邪見,如果沒有身見的存在,就不會有這些邪見了。
可以說一切惡業的根本都在於身見
佛法的道理都很簡單
只是修行起來不知道要多久
可以搭配八風來檢驗自己的身見執著都多深
一、稱:每逢有人「稱讚」我的時候,我會感到開心嗎?
二、譏:每當有人「責備」、「譏笑」、「羞辱」我的時候,我會感到難堪嗎?
三、毀:當有人說我的壞話時,一旦讓我知道了,會令我憤怒嗎?
四、譽:當我得到「功名利祿」或「眾人的喝采與掌聲」時,我會覺得很得意嗎?
五、利:當我事事順利,我心情就會愉悅嗎?
六、衰:當我倒楣或諸事不順時,我會感到頹喪嗎?
七、苦:當我罹患重病、無常打擊、或有心事煩惱時,會認為人間充滿苦難嗎?
八、樂:當我享受五欲,身心適意時,總認為人間充滿歡樂嗎
自己行善的結果 有沒有得到安樂或有沒有傷害自己或自己,都不能太執著
下面還會提到可以在輪迴中得到安樂的善業
: 而這目的本身與解脫有關係,當然也與現世安樂或來生安樂也有關係。這樣的記載可在阿
: 含經中得知佛陀的善惡觀,從規範上可知是「十善惡、自通之法」,從原則上根據不同的
: 目的在於解脫、追求現世安樂或來生安樂,然而這更詳細的標準為何;老實講,佛陀在系
: 統性上並未有明確地解釋,可是或許我們可以理解為:只要是對於自己有益的事、對他人
: 亦有益的事,不違背十善惡、自通之法,甚至更現實的是去思考如何正確規劃自己的人生
: ,這些無論追求解脫或現世、來世安樂都可視為是善惡的標竿。
以上面經文 增支部6集63經 來說
要觀察到業的運作
就可以順利修行八正道
進而解脫
: 。部派時期的善惡觀
: 此時期將善惡觀認為是一種行解脫道之準備,但並不認為是最終價值,雖說如此卻也相當
: 重視「道德」,這樣的徵象可見於此時期種種論書在談論各類題目時,總是將「善」、「
: 惡」與「無記」視為重要的標準。這當然也有可能跟當時部派佛教的視角有別於後來大乘
: 角度是從相當機械化的角度去看待有所不同,例如你可以在當時的論書中看見他們側重在
: 剖析一切事物的態度。
: 總之,《阿毘達磨》在談論善惡時,將其區分為「善(kusala)」、「惡(akusala)」
: 與「無記(abyakata)」此三性質。如前所述,阿含經(尼耶柯)中記載佛陀談論善惡的
: 內容,僅只揭其德目,如十善惡,此是相當一刀兩斷的說法,但原則上究竟為何,這是仍
: 不足的,但在被認為是小乘論書的《成實論》中則提到:
: 「隨以何業,能予他好事,是業善名...令他得樂,是名好為,亦
: 名為善,亦名為福。(卷七三業品第一百)」
能予他人好事是只屬於成熟於欲界的善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