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續 #1S9qZKBd 《地道建立》(85)
摘自:《地道建立》(2010年講授)
轉自:http://www.lamrimworld.org/
卻佩格西 講授/廖本聖老師 翻譯/釋見諦法師 編輯
在未上地道內容之前,先作一說明,此內容以前可能講過了。
佛的三轉法輪中,第二轉法輪主要是宣說廣中略三部《般若經》。直接開示廣中略三
部《般若經》顯義(空性)就是龍樹菩薩的《六理聚論》,開示廣中略三部《般若經》隱
義(道次第)則是慈氏(彌勒菩薩)著作的《現觀莊嚴論》。[1]
《現觀莊嚴論》總共有八品,現在所談的《地道建立》出自於八品中的第一品(一切
相智品),其中有一偈頌「發心等十法」,此「十法」即一般所說的「十義」,「十義」
中有一義為「資糧正行」,《地道建立》就是來自於「資糧正行」的內容。
慈氏(彌勒菩薩)《現觀莊嚴論》在印度有21家的注釋,其中最有名、寫得最好的是
獅子賢的《明義釋》,所以在解釋《地道建立》的時候,一般就結合慈氏的《現觀莊嚴論
》及獅子賢的《明義釋》來解釋。
解釋《地道建立》非常重要,為什麼呢?因為對佛法做聽聞、思惟、修習,如果目標
是證得阿羅漢、佛果位,就一定要依著地道的建立去行進,才能朝向解脫或佛果,除此路
線再沒有其它朝向解脫及成佛的路。
要解脫、成佛的人就一定要了解地道,如果目標只是放在來世得到人天的增上生(人
天二善趣)就不需要依著地道的建立來修習,因為如果只是為了來世得到人天二善趣,只
要能夠斷除十不善、行十善就可以達到來世得到人天二善趣的目標;若要解脫及成佛,不
依地道而行就沒有其它的路可走。
大乘行者若要依大乘道而行,首先要生起符合定義的菩提心,亦即一位行者能否成為
大乘行者,主要是要看他的心續中有無產生符合定義的菩提心。如果行者心中生起符合定
義的菩提心就是大乘行者,反之,就不能稱為大乘行者。
具定義的菩提心有很多的因,但其中不共因主要是大悲心,當行者有大悲心時,這位
行者就是大乘種姓已經覺醒者,或具有大乘種姓者,但是這樣的行者還不能稱為大乘行者
,他必須在大悲心的基礎上,進一步生起符合定義的菩提心,才能稱為大乘行者。[2]
符合定義的菩提心所指的是什麼呢?為了利他而想要成就正等正覺(一切種智的正等
菩提)。發心也就是為了要利他而求證菩提,目標是這樣。
但是為利他及求正等菩提這二個中,「利他」才是更究竟的目標,成佛(求證菩提)
只是一個手段,成佛只是為了達到利他這個究竟目標的一個方法而已。
菩提心最終的目的是要利他。假設沒有成佛的話,利他的目標就達不到,所以必須要
成佛,成佛最終的目標是為了要利他。
當行者生起菩提心時就進入大乘資糧道下品,如果行者是利根的話,他有可能在生起
菩提心之前(就了解空性);如果是鈍根者,他發起菩提心進入大乘資糧道下品的時候,
還沒有了解空性。總之,在資糧道下品時,依行者根器利鈍的不同,有了解空性及不了解
空性二種情況。
當行者生起菩提心進入大乘資糧道下品後,如果沒有空性慧輔助,要達到成佛的目標
是達不到的,這是因為菩提心沒有能力斷障,要斷障唯有透過空性慧。
當行者從資糧道的下品進入大乘資糧道的中品,不論利根或鈍根都必須要了解空性,
才有辦法進入大乘資糧道的中品。
如果行者進入大乘資糧道的上品,就必須要有緣空性的止(奢摩他),才有辦法進入
大乘資糧道的上品。假設行者要進入大乘加行道,則必須在緣空性的止的基礎上,進一步
生起緣空性的觀(毗婆奢那)。
總之,大乘加行道就是有緣空性的止觀雙運,但是還無法現觀空性,必須到大乘見道
位時,才有辦法現觀空性,一旦有辦法現觀空性,這位大乘行者就被稱為聖者,同時成為
僧寶,他心續中所證得的道諦、滅諦也就被稱為法寶。
大乘見道有非常大的能力,它可以斷障,不僅可以斷障的現前(現行),甚至可以開
始斷除它的種子。
當行者證得大乘見道時,他心續中的智,若依十地來分配完全落在初地中,所以可以
說大乘見道者之智就是初地之智,即它的範疇完全落在初地中。
大乘見道的時間非常的短,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大乘見道要斷的是遍計的障,遍計的障
相對於俱生的障來講,比較容易斷,要花費的時間比較短;反過來講,大乘修道要斷的是
俱生的障,俱生的障難斷,所以整個修道就分成十地。
初地中也有修道,修道另外還包含第二地到第十地,總共十地都有修道,修道要斷的
主要是俱生的障,因為俱生障難斷,所以需要以十地很長的時間來斷除。
行者若要初次生起大乘見道,他必須是欲界的天或是欲界的人,亦即這位行者不會是
上二界(色界或無色界的所依),初證大乘見道的行者一定是欲界所依的人或天。[3]
4.大乘見道的分類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