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 玅境長老|八識規矩頌(五)

作者: honyan (honyan)   2021-06-15 20:25:21
《八識規矩頌》 (五)
玅境長老 開示
1992年於台北萬里靈泉寺
遍行別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貪瞋癡
這底下又說到五個識,他活動的時候,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這五個識在活動
的時候,並不只是識自已活動,他還有其他的心所法和他在一起合作,一同的活動的,所
以又有所謂心所法。
這個心所法,心所這個字怎麼講法呢?玄奘大師的翻譯是翻譯為心所,古代的翻譯是翻譯
心數,或者翻譯作心法。心數這個數有個思惟分別的意思。心所這一句話,這個所怎麼意
思呢?就是他是心所有的,如果不是心,他就沒有這件事。比如這個貪瞋癡慢,高慢心、
疑惑心這些,或者定、或者慧、智慧,或者是信心,這些心所法,他唯獨心才有這些事情
。你要是那個地水火風它這物資,他沒有這種作用的。所以唯是屬於心,他是要依止於心
才能生起。生起了,而又與心在一起合作,他是繫屬於心的,他不能離開心。就像說是這
個產業是我所有,它是繫屬於我的;這個心所法它是繫屬於心,為心所有的,所以稱之心
所法。或者簡要的說,就是我們這個心發出來的不同的作用,就叫作心所法。
這個心所有很多種類、很多類的。現在遍行,這是一類;別境又是一類;善又是一類;底
下「中二大八貪瞋癡」他又是一類。有很多種類。
遍行:
先說這第一類叫作「遍行」,就是這一類的心所法,它是很普遍的。這個「行」就是旅行
、遊旅,它能夠普遍的遊旅,一切處它都去,所有的心它都有。你眼識、耳識、鼻識、舌
識、身識、意識、未那識、是阿賴耶識,他都有這種心所法。你是欲界五趣雜居地也好,
乃至到非想非非想地也好,也都有。一切心、一切地;乃至善心、惡心、無記心,也都有
;一切時也都有,你過去的心、現在的心、未來的心都有,普遍到一切處、一切時、一切
性、一切心,都有這樣的心所法,所以叫作「遍行」。這個遍行心所在《成唯識論》上說
是有五個。五個遍行心所,第一個就是作意。
作意這句說怎麼講呢?這個作或者當個動作講,能動你的心,有這個意思。或者換一個字
樣來說,就是警覺的意思。現在有了境界了、有了事情了,事情出現了的時候,我們內心
和這個境界還沒接觸的時候,先發出來一個警覺性的作用、心理作用。這個警覺性,就是
它警覺自己的內心,發出來這個識,警覺這個識,叫它去和那個境界接觸,叫作引心趣境
。外面有了境界了,作意這個心所,就是它引內的心的識,到境界那裡去,去看一看,這
個作用叫作作意。當然我們自己來反省自己的心理活動,可能會發現,但是這個是非常微
細的。比如說是我們聽人說,什麼菜做的好,非常的好吃,我們心裡面自己感覺到沒有什
麼特別,但是就就流口水了,這表示什麼呢?就是心裡面有了貪心了,這個食欲來了。這
個其實就是作意的心所已經過去了。作意、觸,這個觸的心所都已經起來了,而且受、想
、思都已經過去了,來了貪心了,所以這個作意心所的微細,我們自己都不是太能明了。
我們在唯識上說,世間上一切的有為法,當然以心為主。心和一切法,它都是有種子的,
這個種子是對現行說的,現行就是表現出來行動了,種子就是沒有現出來行動,就是它潛
藏在那裡,潛藏在那裡,我們換一句話說,就是功能的意思。功能它潛藏在那裡他沒有動
。要是拿人來說作譬喻吧,我們在房間裡面睡覺,睡覺外面有什麼我們不知道。等我們睡
醒了,我們出來,這時候別人才看見。用這個情形來譬喻功能和現行的不同,種子的功能
,那個時候、那個狀態,就好像是睡眠的意思;它發生作用了,有了現行了,就好像人睡
覺醒了,出來工作了,有這樣的意思,可以這樣譬喻。
現在這個作意心所,就是表示識在沒有和外面境界接觸的時候,這個識在那裡睡眠了,有
境界出現的時候,這個作意心所去警覺它:你起來、你不要睡眠了,你去接觸外面的境界
。警覺應起的識和一切的心所法,去和外面的境界接觸,這個警覺的作用,就叫作作意,
這是第一個心所。
第二個就是觸。這個識被作意心所警覺了,那是很快的,它就是識依止這個根和外面的境
界接觸了,就是根、境、識,這三個,這三個一和合,這時候就叫作觸。接觸了、接觸的
時候,這個根、境、識一接觸的時候,就有一種引發種種的心所的功能,各式各樣心理活
動的能力,就在根、境、識和合的時候,有生起種種分別的能力,這時候就叫作觸。
觸就受,這個觸一出現以後,它就能夠為受、想、思作依止處,就會出來一個受、也會出
來想、也會出來思的。這時候,這個受是什麼呢?就是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現成的
話,順樂受觸,就是觸的境界,這個根、境、識,這個根和識,和順於樂受的境界接觸了
,當然這時候就生出來樂受,就是身心都感覺到安適,快樂。順苦受的觸,當然就身心感
覺到逼迫,苦惱。還有其他的境界就是不苦不樂受的觸。在我們平常人的想法,當然我們
歡喜順樂受觸,有了樂受,我們歡喜這個樂受,我們就會生出來貪心、生出來貪愛心,種
種的虛妄分別心。生出來苦惱的感覺、苦受,就是苦惱的感覺的時候,我們不歡喜,我們
希望這個苦受同我們遠離。
要是不是這兩樣,就是不苦不樂受,這個不苦不樂受的境界,我們似乎是也不歡迎它、可
也不拒絕,對它好像無所謂的樣子。但是在佛法裡邊,這個不苦不樂受反倒是,也是一個
很危險的地方,很危險的境界。比如說是我們講這個三界九地,這個欲界是五趣雜居地,
如果內心敏感一點,會感覺到欲界是苦,很多事情都不理想。四禪天,初禪、二禪、三禪
都是有喜樂的,是令人羨慕,令人歡喜的地方。到了第四禪、捨念清淨地方以上都是捨受
的境界,就是不苦不樂的境界。這都是苦、樂、憂、喜、捨,一共是五種受,這五種受。
我們剛才說這是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加上一個憂、喜。這個憂、喜是第六意
識來說的,按第六意識來說;苦受、樂受,約前五識來說的。前五識你接觸到苦惱的境界
,接觸到如意的境界,就有苦受、樂受;第六意識接觸這二種境界的時候,不如意的事情
就是憂,如意的事情就是喜,憂喜,加起來就是五受。到第四禪以上,色界、無色界天的
四空定,這五個地方都是捨受,都是不苦不樂受。
外道,就是其他的宗教,修這個禪定,假設成就了這樣的境界的時候,就誤會是涅槃的境
界了。若按佛法來說他,就是捨受的境界。
這個捨受,佛法怎麼樣看他呢?對他怎麼看法呢?《俱舍論》上有一個偈頌:『如以一睫
毛,置掌人不覺,若置眼睛上,為損及不安。愚夫如手掌,不覺行苦睫,智者如眼睛,緣
極生厭怖。』這個頌是說不苦不樂受是很苦惱的事情。第一句:『如以一睫毛』,這比如
拿這個睫毛,就是這個眼皮的裡面的毛。『置掌人不覺』,若放在人的手掌上,我們都不
感覺到有東西在那裡。『若置眼睛上,為損及不安』,若是把那個睫毛放到眼睛裡頭,那
麼它就會損害這個眼球,我們心裡面就感覺到不安了,『為損及不安』。『愚夫如手掌,
不覺行苦睫』,這個愚夫就是我們愚癡的凡夫,不感覺到這個不苦不樂受就叫作行苦,不
感覺到這個不苦不樂受有什麼不好,不感覺到苦惱。『智者如眼睛,緣極生厭怖』,這個
有智慧的人是什麼呢?就是聖人。聖人就像人的眼睛似的,眼睛裡面放了睫毛,他感覺到
行苦,感覺這個不苦不樂受是『緣極生厭怖』。他觀察這個行苦是極生厭、極生怖,會生
出來極大的厭離心,極大的恐怖心的。
究竟是怎麼回事情呢?這個行苦從表面上看這個行苦,就是不苦不樂的感覺它不會一直的
停留在那裡,它在時間上看,一秒鐘一秒鐘的向前走,走、走,總會遇見了或者是這個苦
受,或者是樂受,那麼就是苦受是苦,樂受也是苦,這是表面上解釋這個行苦是這樣意思
。實際上裡面的事情,就是我們無始劫來,很多的業障,很多的煩惱的種子,很多的罪業
,都在你那行苦裡面,那一念心裡面潛藏在那裡,它隨時會爆發出來,就不得了。這個業
障,這個罪業隨時爆發出來就苦了。所以那個不苦不樂,表面上是個虛假的境界。
這個外道,他得到了色界四禪,或者無色界天的四空定,就認為是涅槃了。但是在佛法來
看,那是一個危險的地方,他的壽命到了,他的色界四禪也好,無色界四空定也好,就破
壞了,又跑到人間來,也可能到地獄去、到餓鬼道、到畜生道去受苦去,是一個無常的、
靠不住的地方。所以這個不苦不樂受,也不是好地方,所以『緣極生厭怖』。但是這件事
,這地方這頌上說『智者如眼睛』,就是要有智慧的人,就是聖人才能這樣觀察。所以聖
人,初果須陀洹、二果、二果、四果阿羅漢,他觀察色受想行識這個身體,是個毒器,是
個有毒的一個器,是個苦惱的地方,如病、如癱、如瘡、如刺。這個身體,我們有病了,
只是在一個地方生瘡了,但是阿羅漢看這個身體,全部都是個瘡,是個苦惱的地方。
所以苦受是苦,樂也是苦,不苦不樂受也是苦,也是苦惱的境界。不過這個樂受是苦,我
們可能還不是太承認。樂受是苦的原因,就是這個樂受在我們這個世界上,這個樂受不容
易得到,你想要求得這個樂不容易,你要費很大的辛苦可能會求到,這個就是個苦;得到
了樂受,你還得要保護它,保護也不容易;它終究有一天要失掉,失掉了就是苦了。所以
這個樂受,雖然也是有多少樂,但是它附帶來很多的苦惱,所以樂受也是苦。不苦不樂受
也是苦。所以佛法法裡面講苦集滅道四諦、這個苦諦,就是怎麼都是苦,要生厭離心。
這是說這個受。作意、觸、受,就是根、境、識,六根、六識,六識一和合有了觸,就會
有受,有了感覺,就會有這麼多的苦出現了。
這個想怎麼解釋呢?受、想、思,這個想。這個想,就是觸了以後,根、境、識和合接觸
了以後,心裡面會去要取得外面的所緣境的相貌,要取得它的相貌,它裡面有是怎麼一個
情況,要認識一下。認識它種種的差別相了以後,它就會安立出來種種的名字,說出來種
種的語言,表達出來它的所緣境的相貌,這就是想的意思。想這個心所,就是我們能夠說
話的這個地方,就是想心所的作用。這個受,人與人是不一樣,有的人,我們的識和外面
的境界接觸的時候,他注意這個受的地方,其實都會有受、有想,但是有偏重於受,在受
這個地方多用心機;但是有的人偏重於想,去仔細的、去微細的,去觀察、觀察,觀察它
是怎麼回事情。
我說一個小小的故事,我們讀《古文觀止》上面有這個,藺相如完壁歸趙論,有這篇文。
這個故事倒不是完壁歸趙,不是說這個事情,是藺相如的事情。藺相如,他最初到了趙國
去,他是在一個宦者,這個人的名字叫作妙賢,在他家裡面住,和他是朋友似的。妙賢這
個人,他是個宦者。宦者看這個字,就是在皇宮裡面做事的人,他犯了什麼法,他有罪。
有罪了,他就害怕這王治他的罪,他想跑,想要到燕國去,他就向藺相如討主意。就向他
研究,我想到燕國去,可不可以?藺相如就是說:你得罪王了,你有罪了,你要到燕國去
,你為什要到燕國去?你以為燕國王是靠得住的嗎?妙賢這個人就說出來來他的理由。他
說在多少年前的時候,趙王和燕王在邊界有個會談,當時趙王帶我去了,帶我去的時候,
這燕王握住我的手就說:我願意和你作個朋友。跟我說過這麼一句話。所以我今天想要跑
,我想這燕國王可能會接待我吧。這藺相如說是不見得,說是燕王為什麼要同你握握手,
願意同你作朋友?理由何在呢?是因為趙國強,趙國是力量強大。燕國軟弱,他怕趙國,
所以他邀你、同你作朋友,希望假藉你同趙王有個聯繫,若有什麼問題,可以從這裡去希
望能解決的,有這種可能,是這麼回事。你今天若是得罪了趙王,你到燕國去,燕國他不
敢留你,因為他怕趙國。他一定不但是不留你,他把你綁起來,送給趙王,他一定是這樣
子辦法的。說:不如你今天你不要跑,你自己脫光了衣服,拿一個藤條,向趙王謝罪,你
這樣可能會得到他寬大的處理。他就接受了藺相如的辦法,果然是趙王對他寬大處理了。
我們現在講這個想心所,就是要取得境界的相貌,取得境界的相貌,其實就是在思想。思
想,我們的所緣境是怎麼回事、怎麼回事?這裡面我在思稚,這還是一個智慧的問題,你
把所緣境你能觀察的很正確,很微細,這也叫作想。如果我們粗心大意的,怎麼、怎麼的
,就是這樣子,那麼也叫作想,但是那不一定是正確的,所以一定是要有一個叫作現量、
比量,還有一個非量,是離不開這些事情的了。所以有智慧的人,他就不同一點。這是想
心所是這樣意思。
受、想、思。這個思心所,這個思也是思想、思惟。但是我們古代的高僧,我們就說是玄
奘三藏,他翻譯經的時候,他就用這個字,用思這個字表達一種意思,表達什麼意思呢?
就是有目的的一種意志行為,這怎麼解釋法呢?就是經過了受、想。比如說受,這是個樂
受,我要取得它,這個苦受,我要拒絕。或者是經過想心所的思惟、觀察,或者是主動的
、或者是被動的,有什麼計劃,那麼現在要執行這件事,這就是思心所了,就是要執行這
件事。
執行這件事,在《成唯識論》裡面,他分成三個階段。三個階段,第一個是審慮思。這個
審慮思,就是很深刻的去考慮這件事,我應該怎麼樣行動。第二個決定思,經過審慮以後
,就是決定了,我要這樣做。再進一步,就是動發思,就是動身發語,就開始行動了。在
執行這件事、在做這件事的時候,或者是作善、或者是作惡。做的時候,實在就是內心的
活動,內心在想,這個時候這樣做、那樣做,那就叫作動發思。這個動發思,就是身業和
語業;這個審慮思和決定思就是意業。身業、語業、意業,這是三業。
現在說這個受想思,這個思,就是包括了這三業,審慮思、決定思、動發思。他有了目的
,而後採取了行動,這都叫作思。
作意、觸、受、想、思,這五個,叫作遍行心所。遍行心所剛才說過是遍一切的識,前五
識、第六識、第七識、乃至是第八識,都有這種作用。都有這種作用,但是我們在思惟這
件事,這個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這五識,這樣情形?這個作意、觸、受、想
、思,這個作意、觸、受按我們這麼想,應可能是有;想和思他有嗎?昨天我們已經說過
,就是前五識他不會單獨行動的,他若有所作,他一定要有第六意識,同第六意識合作,
這樣子,他受到第六意識的影響,他就有微細的受想思,這樣解釋也可以過得去,可以這
麼解釋。也有主張是沒有的,前五識是沒有這個想、思這種事情。不過《成唯識論》護法
菩薩他是這麼主張。這是遍行五心所。
其次就是別境。別境也是五個心所。別境這句話怎麼講呢?就是他不是普遍的,就是特別
的情況,才有這樣的心所,不是特別的、是沒有的,就是這樣的意思。這別境也是有五個
心所。
別境的心所,第一個是欲。欲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希望的意思,就是對於可意的事情、如
意的境界、我歡喜的事情,我對於這件事有希望,我希望能成就,就是這樣的意思,希望
心。若是我不歡喜的境界,那就不希望了,就沒有這種欲心所的活動了。如果是思想特別
的人,這件事是可意的事情,但是是他也不欲、我也不希望,那還是不會生起欲的心所的
。所以所緣的境,有可意的;有不可意的;也有非可意、非不可意的事情。人的思想不同
,他願意可意的事情,他也願意不可意的事情,種種的情形不一樣。只是他要生起了希望
心,這就叫作欲。這希望心一生起來,就會有行動。因為想要成就這件事,可果你沒有行
動,那就等於沒有希望了,白希望。當然也有的人,只是有希望,但是沒有行動;有的人
有希望,他就會有行動,不會有行動而沒有希望心的,這是欲這個心所是這樣。
勝解怎麼講呢?這個勝,就是有力量的意思,有強大的力量,叫作勝。解就是理解。對於
一種事情、或者是一種理論,他有深刻的,有強大力量的認識,認識的非常深刻。怎麼知
道呢?就是不可引轉,就是他這樣的看法,他非常的肯定,你不能夠轉變他,你不可以轉
變他的,那麼就叫作勝解。這樣的情形,若按佛法來講,或者是你相信佛、或者是你相信
無著菩薩、相信龍樹菩薩、你對於佛法的學習,經過長時期的思惟、修行,你得到了這樣
的認識了,那麼就是達到了一個不可引轉的境界,不可以轉變。如果是沒有經過學習,只
是一般的情形,生起了這樣的理解,那就不叫勝解的,那就不是,沒有那麼大的力量,這
叫作勝解。
這個念,是明記不忘的意思。我曾經經驗過這件事,曾經學習過這件事,它又能在你心裡
面出現,明明了了的,那就叫作念。但是你若忘記了,雖然我學過,但是忘記了,忘記了
就是沒有念了。這個念,也表示一種數數的憶念,使令它在內心裡面,很明白的出現,而
不間斷地、明明白白的出現,那叫作念。這樣的念有什麼好處呢?就是能得定,能令你得
到襌定。我們不管是在家佛教徒或者出家人,你若想要靜坐,得襌定,就是要加強這個念
。也有人問過我,我歡喜靜坐,但是就是有雜念、妄想,怎麼沒有辦法去掉,心不能夠不
亂,怎麼辦法呢?其實就是經論上說得很明白,就是念。你加強了這個念,這妄想就沒有
了,這叫作數數憶念。於所緣境數數憶念,就沒有妄想了,它這妄想就不來了;如果你不
數數的憶念,它這妄想就來了。因為我們從無始劫來就是妄想,成為習慣了,你忽然間叫
他不妄想,那是很難的。那怎麼樣辦法能夠不妄想呢?就是數數憶念。
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上,那個「奢摩他」的那一段文裡面就提到,你靜坐下
來的時候,你心裡面能安住在所緣境上,一開始的時候,當然可能最少能有幾秒鐘,心裡
面沒有亂,但是你過了幾秒鐘就有可能會亂,但是你不要等他亂的時候,你心裡面就自己
問自己,我現在是安住所緣嗎?我安住在所緣境上了嗎?我沒有妄想嗎?自己問一問自己
,這個妄想它就不來,你的這個正念的力量就能相續下去。相續下去,你過一會兒你再這
樣反問自己,它就能繼續的相續下去,所以叫數數憶念。數數憶念,這樣子當然是能得定
。所以這個念,它有什麼好處呢?能使令你得定,當然還會有其他的好處,不止於此。
這個「定」字,就是你用這個念的方法去修習這個定,修成功了,心裡面明靜不動、安住
所緣境明靜不動,那麼就是得定了。當然這裡面我說過,從欲界定到未到地定、到色界定
,到色界定是最好,欲界定還不是太好。安住在所緣境上,也不昏沈、也不散亂,心裡面
又明了而又寂靜、寂靜而又明了,相續不斷的安住不動,就是定了。這個定,是你要這樣
修,你才能有定,你不修就是沒有定,所以這個定也不是普遍的。 而得到定以後,不要
說我們是凡夫,阿羅漢得到定,他若不常常入定,定都會失掉的。阿羅漢的定,就是說阿
羅漢還會退,就是他的定會失掉;他那個無漏的、清淨的、無我無我所的智慧是不會失掉
的。聖人的智慧是不失掉的。只是這個定,他若不常入定,這個定就會失掉。在《涅槃經
》上說,如果得重病,他這個身體有問題了,不能常入定,定就會退;走遠路也可能會退
;讀經讀得太多,也可能會失掉了定;還有人與人有糾紛,你去調解去,你也會失掉了定
,有種種的一些事情,可見這個定這個事情也不是那麼容易。
從這個定的退上看,就看出來目犍連尊者是了不起、不得了。目犍連尊者臨終的時候,他
這個身體被木杖外道打扁了,頭、身體完全打扁了,就是完全打碎了。當時他是不動了,
在《一切有部律》上看,是舍利弗尊者把他抱回到廟上去的。但是後來這件事傳到阿闍世
王去,阿闍世王就下令這個醫生要把他的病治好,要把目犍連尊者這個身體,要把他恢復
過來,如果你不能恢復過來,就殺死你。這個醫生就對目犍連尊者說,說是今天你的身體
傷害到這個程度,我們是不可能再給你治療的。我們若是治不好你的病,王就要殺我們。
說是你老人家要保護我們,要想辦法保護我們。說是可以,不要緊。目犍連尊者立刻用神
通把這個身體就像沒有受害一樣,完全可以正常的一樣,托缽去乞食的。就是到了阿闍世
王那裡去了,阿闍世王一看,哎呀!你老人家好了,他心裡很歡喜。從這一件事、由這個
定退,來看目犍連尊者這件事,目犍連尊者是不得了,這身體壞到這樣程度,他能入定現
神通,不得了。這是說到這個定。
這個慧,在《成唯識論》上看,是抉擇的意思。這個擇,就是簡擇、就是觀察的意思。觀
察這件事是有功德嗎?是有過失呢?如果是有功德,我就這樣學習修行;如果有過失,就
應該把它去掉、把它消滅、息滅了,這樣子簡擇。這個抉,是決斷,決斷就是沒有疑惑了
。比如說觀察這個色受想行識,是苦、空、無常、無我的,這就是抉擇、觀察。觀察苦、
空、無常、無我得入道聖以後,就決定沒有疑惑。一切法是因緣所生,是苦、空、無常、
無我的,沒有疑問。有魔王來到人間現了佛的身相,現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用佛的身
相來同你講,說我以前講過五蘊是苦、空、無常、無我,不對,講錯了;是常樂我淨的,
身體是可愛的。那麼這個初果聖人、二果、三果、四果心裡面不動,就是因為決斷、有智
慧了,所以無疑。
我剛才說這個作意、觸、受、想、思,這個想,這個想心所,好像也有智慧的意思,但是
那個想的內容,似乎指一般的事情。指一般的事情,這個人有聰明的、有不聰明的,這個
想心所也不一樣。現在別境心所裡邊這個慧,是指佛法的智慧。這是善、這是惡;這是有
漏、這是無漏;這是凡夫、這是聖人;你得到無我的智慧了;你發無上菩提心得一切種智
了,這是屬於三乘聖道的智慧。我倒沒有看見有人這麼解釋,但是我想這個想心所和這個
慧,如果分別它的不同,或者可以這樣解釋吧,這是慧。
定和慧這二個心所,修行人於所觀察的境界,一心不亂那叫作定;於所觀察的境界,能知
道它是功德、這是過失,能這樣觀察,能斷一切疑問,那叫作慧。如果我們不這樣觀察的
人,那麼就沒有定,也沒有慧了。所以這個定、慧它是別境,它不是普遍的。這個遍行、
別境是心所法,其中的意思也很多的,我就是簡單的說這麼多。
文章來源(附音頻):
https://fayun.org/public/index.html#!/fy/player/dharma/bashiguijusong/110/audio/0
==============================================================================
《八識規矩頌》
   
唐三藏法師玄奘造
   
前五識頌 
性境現量通三性, 眼耳身三二地居, 
徧行別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貪嗔癡。
五識同依淨色根, 九緣七八好相鄰, 
合三離二觀塵世, 愚者難分識與根。 
變相觀空唯後得, 果中猶自不詮真, 
圓明初發成無漏, 三類分身息苦輪。 
第六識頌
三性三量通三境, 三界輪時易可知, 
相應心所五十一, 善惡臨時別配之。 
性界受三恒轉易, 根隨信等總相連, 
動身發語獨為最, 引滿能招業力牽。 
發起初心歡喜地, 俱生猶自現纏眠, 
遠行地後純無漏, 觀察圓明照大千。 
第七識頌
帶質有覆通情本, 隨緣執我量為非, 
八大徧行別境慧, 貪癡我見慢相隨。 
恒審思量我相隨, 有情日夜鎮昏迷, 
四惑八大相應起, 六轉呼為染淨依。 
極喜初心平等性, 無功用行我恒摧, 
如來現起他受用, 十地菩薩所被機。 
第八識頌
性唯無覆五徧行, 界地隨他業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執, 由此能興論主爭。 
浩浩三藏不可窮, 淵深七浪境為風, 
受薰持種根身器, 去後來先作主公。 
不動地前才舍藏, 金剛道後異熟空, 
大圓無垢同時發, 普照十方塵剎中。
.......................................
名為先故想,想為先故說。有時候一些名相的辨別,比較能觀察到心裏面細微的作用。平
常的話,可能也知道貪嗔癡,不過要去對治,方法就要慢慢試。玅境長老這邊說的微細,
去抓就稍微好抓一點。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