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實要討論福音書的歷史性問題,還可以思考一個問題就是,
: 為什麼耶穌的原始話語沒有保留下來呢?
多馬福音,科普特語,早期的猶太對稱筆法。
後面的段落有點玄,但它是明顯的語錄體。
: 沒有重視耶穌的話如希伯來聖經那樣,沒有像摩西那樣趕緊用文字記錄下來。
: 這也就證明了耶穌的猶太人門徒沒有將耶穌當成神。
一、耶穌當時並不是像摩西一樣的大眾領袖地位;
二、即使摩西有文字,他也只是被當先知、不是神,如果對多馬福音採早期說,
那麼西元五十年左右,門徒的紀載至少認為耶穌的程度以天使形容都還不夠。
: 更不要說目前的四福音書還有經過後來外邦人基督徒為了各種目的的竄改與添加。
: 這可以參考一本學術界科普讀物。
: 製造耶穌:史上NO.1暢銷書的傳抄、更動與錯用
: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481776?srsltid=AfmBOorCiiLq4ZJ76SsGnQwNP
: 作者本來是福音派基督徒,本來其思想就像板上這些教徒一樣認為福音書的記載都是歷史
: 事實。
: 因為自己實際從事經文考據學的研究後,知道現今的福音書已經過了無數有意無意的竄改
: ,而成了不可知論者。
學術研究都是可以討論的事情,
只是那些東西不能完全取代私密的神秘體驗。
就像你可以拿可蘭經中不合時宜的部分去質疑穆斯林,
但他們一樣會覺得那些伴隨信仰的感應都是非常日常、真實的。
比較偏希臘正教的傳承,對於這類討論的立場會比較帶點神祕主義跟否定神學的色彩,
基督徒的神祕主義可以追溯到沙漠教父時代甚至更早之前,但在台灣有點被汙名化,
配合否定神學來講,就是:
上帝的愛跟能力太過浩瀚,並非有限的文字描述跟宗派所能涵蓋,
神蹟處處俯拾即是,並非只存在特定時代的中東特定區域。
通常這類神學的信仰者會比較專注在【我盡量做到沒錯】,而不是【我對你錯】,
這在學術討論上可能有點鄉愿,
但神學走到稍微精細一點,本來就需要討論文字載體跟感官經驗的有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