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
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
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
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苟為後
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梁惠王上》)
明天是四大公投「核四、藻礁、萊豬、公投綁大選」的投票日,
儒家如何看待現代公民社會當中這類型的議題呢?如果回歸到孟子的
「義利之辨」,就利的層次來說,無論同意或不同意,總有可以斟酌
、討論的空間。現實沒有十全十美的,何況是大型的公共政策,牽涉
的面向極為廣泛複雜,堅持某項價值,難免要犧牲、妥協其他價值,
比如主張保護藻礁,維護的是生態環境,犧牲的可能是能源供應或碳
排放。這些問題不是非黑即白的,需要在不同的價值之間做取捨、平
衡,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做出的判斷也會不一樣,但不能說哪一種選
擇代表絕對真理,只能說是相對有效的做法罷了,是一種「相對價值
」。
「義」並不是相對價值,孟子主張「仁義內在」,義不義出於良
知的感受,良知是人人相同的,是絕對普遍的,並不像現實上的政策
,有可左可右的調整空間,而是凡違反良知就是錯,是一種「絕對價
值」,沒什麼可討論的,能討論的只有「良知落實實踐的方式」而已。
孟子為什麼認為政治應該以「義」而非「利」為出發點?原因如
上所述,利其實是很不穩定的,不僅因為人類的知識有限,從不同的
觀點、生活經驗出發,對於哪一種做法有利,都會有不同的判斷;且
外在環境也是瞬息萬變,眼前有利的選擇,往後未必都有利。以「利
」為核心,即使後果不像孟子說的那麼嚴重,至少也會阻礙人與人之
間的合作,導致爭吵不休,難以得出答案。以「義」為出發點不見得
就能夠合作,因為人們還是可能對「實踐的方式」有不同看法,但至
少有一個最基本、普遍的共識,做為溝通、對話的基礎,即使有爭論
也不會過分激烈,流於惡鬥。這是孟子思想對於現代公民社會可能有
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