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不動心之道

作者: YangWenli (半退隱中)   2022-02-20 18:23:34
志壹則動氣,氣壹則動志也。今夫蹶者趨者,是氣也,而反動其
心。(《孟子‧公孫丑上》)
依此良知,忍耐做去。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毀謗,不管人榮辱。
任他功夫有進有退,我只是這致良知的主宰不息,久久自然有得力處
。一切外事,亦自能不動。
人若着實用功,隨人毀謗,隨人欺慢,處處得益,處處是進德之
資。若不用功,只是魔也,終被累倒。(王陽明《傳習錄‧卷下‧黃
修易錄》)
這幾天桃園的天氣狀況相當惡劣,不僅大雨接連不斷下了好幾天
,氣溫還驟降到十度左右。外在環境當然會影響到內在心情,據說在
高緯度國家,因為日照時間較短,所以罹患憂鬱症的人數也比較多。
這令我想起孟子的修養工夫及王陽明對孟子的詮釋。人的心情雖然會
受外在環境或遭遇的影響,但並不是絕對,還是要看內心回應外境的
態度和做法而定。
孟子說:「志壹則動氣,氣壹則動志。」志與氣是相互影響的。
外在的行動或經歷,比如跌倒(蹶)或奔跑(趨),固然會引發強烈
的情緒(氣),擾亂心的平靜(反動其心),這是「氣壹則動志」的
一面。但「志壹」也能「動氣」,心志專一,就能夠使浮躁的情緒穩
定下來,做到「不動心」。動氣不是生氣,是情緒接受心志的引導轉
化。
心志專一指的是什麼呢?就《孟子》原文來說是「集義」,陽明
先生的解釋是「致良知」。義即是良知(是非對錯的判斷都來自良知
),集義(擇善固執,堅持選擇做正確的事)即是致良知。孔子說: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寒冷的天氣更
能展現松柏常年翠綠的節操。良知是需要磨練的,處在惡劣的環境下
,通過各種打擊(非笑、毀謗、榮辱、欺慢)的考驗,良知工夫才有
長進,才能證明工夫是真實的,不是嘴上說說而已。挫折、打擊正是
練功的好時機,如同孟子說的「生於憂患」,陽明說的「處處得益,
處處是進德之資」。
孟子的「志壹」當然是專注在良知、天理上,「依此良知,忍耐
做去」,這需要堅持,需要韌性,忍耐、堅持的力量充足,才能夠「
境隨心轉」,將逆境轉化為成長的、資源憑藉;力量不夠便會「心隨
境轉」,被外境拖累而動心。力量來自於持續修練,〈中庸〉說:「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
柔必強。」我們都是資質駑頓的平凡人,還要加倍用功才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