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yudaka (〥 會須一飲三百杯)
2013-07-07 18:13:00818 million = 8.18 億歐元 = 316.3 億台幣 << 1382 台幣從哪裡算出來可以打爆台電的預算阿 @@此外單就技術來論,美國的 WIPP 算是已經運轉很久的高放處置場,裡面放的是核武級高放廢棄物,沒聽說有什麼洩漏事故最終處置也未必非要在台灣本土,境外處置並非完全不可能對岸的核廢料最終處置,推展的比台灣快很多,或許有一天會是台灣核廢料的可能去處(也許還能閃過國際公約的管制)日本和法國的最終處置是燃料再處理,等同於減容,這也是一條路,對岸現在有兩個低放最終處置場運轉中,高放處置場則是規劃中,理論上會比台灣先完成另外補充一點,1300 多億的高放處置運算只到核三,核四功率較大,如果上線運轉,高放這塊的預算應該會接近 2000 億我認為高放最終處置的問題不會無限期拖下去,美國亞卡山案終止之後,核管會有很大的壓力要趕快找到其他場址,電力公司會針對預先付給政府的經費提出訴訟 .. 福島後有不少國家進行減核,這些國家、如德國、也都有高放最終處置的壓力他們的壓力比台灣大很多,所以台灣目前應該要先看別人怎麼做,除了深地層處置外還有沒有其他方案,可不可能委外處置路有很多條,現在就覺得都是死路有點太早核一二四 BWR 可用 MOX 燃料,不可能改是哪裡的資訊呢?MOX 的問題並不在於技術,而是美國害怕增加持有核武原料的國家,這點不要搞錯了對岸的低放處置場從規劃到運轉不到十五年,從目前的資訊看來,三十年內完成的機率不低至於處置成本的問題,目前也是白紙一張啊,SKB 三百多億台電到核四的最終處置預算 2000 億,是 SKB 的 6 倍就算腐蝕問題要增加成本,現在也不該假設會超過 6 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