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北儒醫科班重考心得與觀察(學指策略)

作者: mex777 (Mex)   2017-09-14 03:01:05
  要特別寫這ㄧ個篇目,主要的目的是要以客觀數據釐清台北儒林在過去5年的學測
指考策略是否恰當。ㄧ如許多板友都知道的,台北儒林是ㄧ個指考導向型補習班,學測
後申請結果與指考後分發結果也顯示出台北儒林在指考所擁有的優勢的確比學測來得大。
台北儒林長期以來較為重視指考的原因是,學測後的申請有著太多變數,即使75級分也
不見得能夠無往不利;指考則是分數到就ㄧ定錄取。話雖如此,近年來入學名額在申請、
繁星的比例逐年上升也是個不容忽視的事實。若各位能夠仔細檢視醫科名額的變化趨勢,
應該就能理解小弟為何特別討論這個議題的用心。因此,本篇還有ㄧ個次要目的:就算
你不是補台北儒林的(譬如其他家重考班或是自學、在學重考),小弟期許這ㄧ篇目中
整理過的參考資料還是能夠對你有所幫助。這樣一來,也就對得起各位看這ㄧ篇目所花
的時間了。
醫學系招生名額與入學管道比例
  要重考醫學系,首要之務當然還是要先釐清有何入學管道?以及各入學管道有多少
招生名額?在這裡,先定義ㄧ下醫學系包含的科系:西醫、牙醫、中醫。(這ㄧ篇目暫不
討論獸醫,不過預告ㄧ下,當11月新年度資料出來時,會在板上發文整理ㄧ份包含獸醫的
資料。)由於國防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牙醫學系是獨立招生,有ㄧ些規範會與其他醫科
不同。為了說明方便,請先點閱以下聯結,是小弟參閱102-106學年度軍事學校正期班
甄選入學招生簡章並整理而成的文件。
JPG網址:http://imgur.com/a/OO5Dk
  國防醫學、牙醫都有自費生,但非自費生的比例更高。雖然國防醫學、牙醫每ㄧ年度
的合計名額可以破百,但簡章規定學校推薦資格為應屆畢業生,故重考生只能採取個人
申請。這麼ㄧ來,名額就大幅下降了。為了讓重考板上有興趣國防醫學、牙醫的板友方便
瀏覽資料,文件中上半是102-106學年度國防醫學、牙醫的招生方式及名額,文件中下半
則是重考生所能使用的招生方式及其招生名額。
  在了解國防醫學、牙醫的招生方式及其名額後,要了解ㄧ整個學年度不同大學不同
醫科的招生方式及其名額就更能進入狀況了。對於非國防體系的醫學系來說,只有簡單
分類為自費生、公費生;但國防體系如上面文件所列,有軍費生、輔導會公費生、衛福部
公費生、自費生。為了能夠整理出整學年度醫科招生方式及名額,小弟花了點時間整理出
下面文件,可點閱下方聯結。
JPG網址:http://imgur.com/a/DIRch
  大家可以由表格中看出102-104學年度西醫總招生名額約1150-1180名,105-106學年度
由於增加衛福部100名公費生,總招生名額增加至1280左右;而過去5年牙醫總招生名額約
380多名,中醫總招生名額則固定是170名;故西醫、牙醫、中醫年度招生總額合計約1850
名。若要觀察三個入學管道招生名額佔年度招生總額比例,可以看表中括號內所標示百分
比。由年度比較可以看出,不論是個人申請還是繁星推薦,名額與百分比皆逐年上升,
考試入學名額與百分比則有逐年下降的趨勢。由於個人申請會有人放棄,故考試入學簡章
名額只是參考基準,實際分發時還要考量回流名額。每年大考中心公布指考成績時,聯合
分發委員會在當日會同步公告可供分發的實際名額,此一名額大部份都會高過簡章總額。
(然而眼尖的讀者可能會發現,103學年度牙醫的回流名額是負6,這並沒有打錯。經查,
是當年陽明牙醫繁星推薦多錄取6人所導致。)因此表中考試入學數據分為兩個區塊處理
:簡章名額以及分發總額,方便大家比對實際分發名額及其佔年度招生總額的比例。
  以最新的106學年度來看,考試入學分發總額所佔比例就算不是五年來最低,但也是
五年來次低。更細部對比可以發現,考試入學總名額減少主要是受中醫影響(這個部份
由於小弟感觸最深,會在此篇目的最後詳細「抒發」)。除了繁星推薦是重考生無法使用
的管道以外,任何想重考醫科的學生都應該看著數據思考:究竟自己該採取哪一個管道
入學?學測固然有面試等不確定因素,但過去五年來申請入學名額都比考試入學分發總額
多,即便只考量自費也是如此。那麼除非你早已志在指考,不然實在建議透過學測入學,
這門總是比較寬敞。當然,以上數據是以總數來看,若以個別系來看,106學年度仍有幾
個系是考試入學分發總額比申請入學名額多:台大醫學(自費)、台大牙醫、陽明牙醫、
高醫牙醫、中山牙醫(輔人醫學、高醫醫學自費、長庚醫學自費因回流名額導致考試入學
分發總額比申請入學名額多,但不一定往後也如此)。志在這幾個系的,以指考為準備
方向可能較為吃香。
台北儒林錄取醫科績效觀察
  為了能夠詳細對照出台北儒林在個人申請與分發入學的績效,小弟參考台北儒林榜單
(含申請榜、醫科金榜)並結合上一個段落所整理之各入學管道招生名額,製作出一份
表格供大家參閱。在統計人數過程中,發現原始資料來源可能會有些微數字差異,或是
可能發生統計疏漏,若有更正確數據,隨時歡迎指正。在此先附上聯結。
JPG網址:http://imgur.com/a/Woy4v
  由表中數據的確可以清楚看出,五個學年度考試入學錄取人數都比個人申請錄取人數
還多,因此儒林在指考比較有優勢是無庸置疑的,當然這也是因為儒林本來就比較重視
指考。然而,較不重視學測的結果,還是可以很明顯看出負面效益的:當申請入學招生
名額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台北儒林在過去五年的個人申請錄取人數卻迭創新低,而且
細部來看是西醫、牙醫、中醫都是五年來最低。許多學測與個人申請的細節已經在上一
篇目討論,此處不再贅述。上個月放榜,指考分發上醫科的人數是五年來第三名,表現
算是平穩。若比較五年數據,會發現103年是指考分發錄取人數最少的ㄧ年,但當年度
分發總額也是五年來最低。因此,指考固然不用顧慮如面試等不確定因素,但還是受當
年度回流名額的影響。在上一篇目中,我曾讚許103學年度台北儒林學測成績分佈是我
看過最漂亮的成績分佈,因此指考分發錄取人數五年來最低絕對不是實力問題。由上個
段落的醫學系(含西醫、牙醫、中醫)招生管道及名額統計表可知,102-106學年度回流
總名額分別為83、27、87、140、139名。103學年度回流名額偏低的結果,應該是導致
該年度透過考試分發錄取的名額為五年來最低的127名的重要原因之ㄧ。這顯示如果回流
名額很少,以指考為導向不見得真正具有優勢,103學年度正是最好的例子。
  綜合來說,雖然儒林在指考分發的表現向來都比學測好,但受到指考分發名額下降
與回流名額不確定性的影響,以指考導向為主的課程安排與考試策略是絕對有待商確的。
雖然今年度考試分發錄取人數不是五年來最低,但加計個人申請錄取人數後,今年度
醫科總錄取人數仍然是五年來最低。已經在儒林的考生以及在儒林的師長應該好好想想,
如果明年度的回流總名額不像這兩年都在140名左右,而是前幾年的80名,甚至不到30名,
那將會衝擊多少年度錄取醫科人數?當然,也許儒林招生人員會跳出來為補習班護航:
「我們今年度錄取台大醫科人數是五年來最多,好的你都不講,只講壞的?」的確,
102-106學年度錄取台大醫科人數分別是21、22、19、18、24人,今年度錄取台大醫科
人數不只是五年來最多,甚至還是十七年來最多(依照榜單有顯示的年份計算)。這個點
就實在耐人尋味了。所以台北儒林有考台大醫科的優勢,但卻沒有讓總體醫科人數上升的
優勢?這個問題儒林應該自行研究,畢竟小弟的分析標的是「醫科班」,而不是「台大
醫科專班」,因此小弟是以「錄取醫科總人數」來看「醫科班」辦學績效,何況小弟的
志願也不是台大醫科,而是中醫。寫這一個篇目的目的只是提醒看到這一系列分享的人
:不論你採用什麼方式重考醫科,大方向還是應該要好好注意的。
  換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過去五年指考分發錄取人數佔分發總額比例約在20%左右,若
申請入學錄取比例也能提升,年度錄取醫科人數甚至可能逼近300甚至突破300!以今年度
為例,若儒林申請入學錄取名額能夠佔申請入學簡章名額15%,那麼錄取名額約140名,
加上指考分發的156名,總數就是296名直逼300名大關。台北儒林今年70級分以上者共
209人,若在申請入學方面好好努力,要有140人錄取醫科應該不算太高標準的要求。
以儒林最新廣告中所提的:「每3人就有2人錄取醫科」,209人的三分之二在四捨五入
之後,正好就是140人。因此台北儒林今年申請入學只有錄取85人,顯然不是能不能做到
的問題,只是要不要做的問題而已。
  小弟心中常常有一個圖像:補習班是一艘大郵輪,重考生繳交高額船票費用,就是
希望這艘郵輪能載著大夥一起往醫科目的地邁進;主任、講師、導師等就是船上管理幹部
,規範著郵輪上的種種活動;我們這些船客不會太常在甲板上看船是否往目的地前進,
是因為相信管理幹部與船長會真正找到最有利的航道奮力前行。然而,在小弟整理年度
招生名額資料時,我不禁納悶一個問題:船長手邊真的有清楚的航路圖嗎?船長真的知道
學測站與指考站與往年大不相同了嗎?當初我報名儒林時,是選擇相信儒林的,也選擇
相信儒林的資訊與管理方法。直到中醫的資訊與外界嚴重失真,我才領悟到有些敏感度
還是要靠自己建立。因此在這一篇目的最後部份,小弟要特別「抒發」一下(主詞會通篇
用「我」)。如果對於中醫錄取名額資訊沒興趣的,可以直接跳轉下一篇目。
106學年度中醫學系申請入學與考試入學名額變動
  中醫學系102-106學年度每年固定錄取170名,不同入學管道名額佔比整理詳見下方
聯結。
JPG網址:http://imgur.com/a/gipNm
  在去年對於醫科資訊都還不清楚的我,一直都認為要看簡章才會知道招生名額。
去年11月時,新發售的申請入學簡章中,中醫名額比往年都多,我還以為是受到8月時
新聞報導衛福部有考慮增加醫生名額的影響。我的第一志願是甲組,但我學測連70級分
都沒有拿到,完全不用去想個人申請了。等到5月連合分發委員會發售106學年度登記
分發相關資訊時,我才驚覺甲組指考名額只剩12名,是過去五年來最少!但是怎麼辦?
都已經5月了,我只能告訴自己要更努力讀書讓指考分數衝高。在公布指考成績後整理
這個系列分享文的相關資料時,我才無奈發現,原來教育部高教司早就已經在去年11月中
公告了個人申請、繁星推薦、考試入學的個別名額了。雖然這份資料並非簡章,但其名額
數與簡章幾乎相同,最多也只有1-2個名額差異而已。教育部高教司的資料見下方連結,
各位可以注意公告的張貼日期。
http://depart.moe.edu.tw/ED2200/News_Content.aspx?n=5E9ABCBC24AC1122&s=2933604CCCC4309B
  是的,105年11月15日。也就是說指考分發的名額在去年11月中其實已經大致確定,
根本不必等5月的登記分發相關資訊,就能夠知道指考名額差不多是多少了。中醫系去年
指考分發簡章名額是59名,今年是34名,大幅縮水42%!如果在去年11月中就獲知這個
訊息,那我學測前2個月就一定全力衝刺學測,而不理會補習班竟然在學測前還要求要寫
指考進度的考卷。
  這就是為什麼別人上榜後已經在慶祝或是規劃未來,而我卻還是覺得有必要用這段
時間寫下這個系列分享文的緣故:避免下一個想考中醫的學生被補習班繼續無視而受害。
當初我報名進班時,就已經說自己的第一志願是中國中醫甲組。一個已經辦學超過30年
的補習班,難道不知道教育部高教司所公告的醫學系名額訊息?在中醫系申請與指考名額
有劇烈變動的狀況下,竟然不是通知學生調整策略去爭取比較多的機會,而是要學生乖乖
準備指考去擠名額劇烈變少的窄門!這也是為何我在上一個子題末段會提出質疑的原因:
船長手邊真的有清楚的航路圖嗎?班主任真的知道今年想要考取中醫學系最好靠學測而
不是指考嗎?今年度錄取中醫學系的人數不論是學測申請還是指考分發都是五年來最低,
班主任真的有想過原因是什麼嗎?
  在這個系列分享文我一直盡量保持客觀,就算有主觀看法也盡量語氣平和,但在這個
「抒發」的部份,真的無法平靜,要表達強烈批判。如果學測前補習班不分心在指考進度
上,學測是否就能考得更好?當學測考完,我所看到的補習班氛圍是學測沒有考好是學生
自己不努力,並不是補習班的制度有什麼問題。也就是因為這樣,我就更確信要以自己的
方法考到,而非全然相信補習班。這次指考,雖然我如願錄取中國中醫甲組實在萬幸,但
如果能夠在學測就考好申請上,5-7這三個月我不是更能夠建設自己譬如加強醫用英文或
是醫學新知嗎?
  為這一個部份下個結論。如果你的第一志願是中醫,而且你希望學測就考上,那麼強
烈建議你絕對不要選台北儒林。一方面它的方向完全不對,二來是就算你錄取了,你也不
會有紅榜(紅榜是台大醫科的專利),而且你的榜單會被擺在最下方(按照西醫、牙醫、
中醫順序)。中醫學系對於台北儒林來說,只是個數字而已,根本不會為了你要考中醫而
建議你調整策略。以中醫為目標又打算補台北儒林的,千萬別選擇台北儒林!
作者: takeyourtime (鐘點戰)   2017-09-14 04:39:00
推認真!不過你少了一個數據基礎,就是重考生越來越少重考班考上醫科的人數應該是越來越少的趨勢106年比103年重考生少幾人?
作者: mex777 (Mex)   2017-09-14 09:19:00
大考中心數據資料可以明確辨識為重考的是補習班集報人數。但這樣就會忽略在學重考、在家重考等各種個人報名的狀況。最簡單計算基準也許是總報名人數直接扣掉高中職集報人數。若以這樣的操作定義計算的話,就可以約略估計重考生人數。那麽以學測來說,102年重考生為11432人,103年為9709人,104年為9693人,105年為10134人,106年為9511人。以上述數字來說,103比106,重考生不過少200人,減幅約2%所以若真以這個數據基準來算,顯然申請榜單就更是不優的。
作者: takeyourtime (鐘點戰)   2017-09-14 18:41:00
你說的是全部重考生減少人數,但是文中以儒林自己的基準,應該要看儒林減少的人數,這幾年不是被得X者挖走不少?還有在學重考的人是不是變多了?全台重考班有一萬人左右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