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譯作:實戰中的 Me262

作者: Experten (【空戰專家】)   2017-09-10 22:35:28
最近一些討論串的推文中有提到二戰時德軍 Me262 噴射戰鬥機,茲將2003年初
所譯的一篇"實戰中的 Me262 (The Me262 as a Combat Aircraft)"供諸位參考
(原始檔應該是 post 在台大椰林BBS)。
● 實戰中的 Me262
(本篇是 Jeffrey Ethell, Alfred Price (1994) "World War II Fighting
Jets" 一書中 Me262 篇的附錄,譯者:[email protected])
在大戰結束後盟軍情治人員對曾操作過 Me262 的德軍飛行員進行了若
干偵訊,這份名為「實戰中的 Me262 (The Me262 as a Combat Aircraft)」的
文件對 Me262 是怎麼被使用在戰場上以及該機的若干技術性諸元有簡單的整理。
○ Me262 的技術諸元
⊙操縱桿的改良:
在時速超過 800 km/hr 時 Me262 的副翼與升降舵會變得極難操作,為
了解決這個問題,廠商研發出能提供更大操作力矩的新操縱桿,並在後
期生產的戰機上使用。這種加長一段的操縱桿在鎖定後能提供飛行員更
大的操作力矩。
⊙陀螺儀瞄準器─ EZ 42
EZ 42 陀螺儀瞄準器安裝在若干 JV44 所屬的戰機上,但由於安裝錯誤
並將之鎖死使這些新型的瞄準器只能發揮和舊型反射式瞄準器一樣的功
能。
⊙自動節流閥控制
在實際操作中 Me262 的節流閥在引擎轉速低於 6,000 RPM (轉/分) 之
前必須謹慎地緩緩增加以避免發動機燒掉,在轉速超過 6,000 RPM 後因
為有自動燃油調節器與壓力控制器就可一口氣將節流閥推到底而不用擔
心發動機會過熱。在德國投降前新的燃油調節器已經問世,節流閥從此
可以任意調整而由自動節流閥以穩定的速度調節燃油流入以使轉速增加
到飛行員所指定的數字。在大戰結束前這種新調節器已經完成測試並測
試結果令人滿意。
⊙火箭助推起飛
Me262 進行過多次火箭助推起飛試驗,在兩具推力 500-kg 的火箭助推
下,未攜炸彈或空射火箭的 Me262 起飛距離可縮短 250 - 300 公尺。
若是使用兩具推力 1,000-kg 的火箭助推器協助起飛,則可將沒有外載
的 Me262 起飛距離縮短至 400 公尺。
⊙性能計算表
Me262 的滯空力與空速取決於大氣的溫度、壓力以及機重,為了協助飛
行員計算,製造商米塞施密特公司提供了特製的計算尺給每個操作 Me262
的單位。
⊙新型降落傘
由於 Me262 的時速過高因此飛行員若以普通降落傘進行跳傘時可能會
在開傘時因為過高的速度差而使飛行員與降落傘皆受到傷害,德方因此
推出兩種新式的降落傘。
⊙飛行品質
Me262 的操作範圍在 250 - 950 km/hr 之間,其機體設計無法滿足所
有不同空速的狀況,且其迴轉性能也不如同時期的傳統動力戰鬥機。在
平飛狀態下 Me262 加速與減速的反應也較傳統戰鬥機遲緩,但由於機
體流線且扣除螺旋槳的阻力使 Me262 的俯衝速度相當高。
當時速達到 950 - 1,000 km/hr 時機體週圍的空氣流速已經接近音速,
此時控制面已無力掌控戰機飛行方向,每架戰機的反應不同,有的會使
機翼失控進入俯衝,有的會直接進入急俯衝。由於很快就會達到其臨界
馬赫數,因此 Me262 並未進行 90度垂直俯衝測試。
由於戰機操作的時速範圍很大,加上消耗驚人油料所導致的平衡問題,
在飛行中因油料消耗或是速度變更常做調整是必要的。
⊙起飛與降落距離
起飛距離與大氣溫度與壓力有關,以下是 Me262 在油料滿載與配備 24
發 R4M 空對空火箭的起飛距離:
草地跑道: 1,800 - 2,000 公尺
混凝土跑道:1,500 - 1,800 公尺
最短降落距離 (油料幾乎用盡,火箭發射完畢) 在草地跑道與混凝土跑
道一樣都是 1,100 公尺。
⊙有效升限
在測試中 Me262 曾經飛到 12,000 公尺高空,但編隊飛行的 Me262 因
高空編隊上的困難以及顧慮到發動機可能熄火,其實用操作升限限制在
9,000 公尺。當飛行高度超過 6,000 公尺時任何節流閥的動作都有可
能導致發動機熄火。
⊙維修
Me262 使用的 Jumo 004 噴射發動機理論上能操作 25 - 35 小時,但
在實際操作上大約只能支撐 10 飛行小時。更換與檢查噴射發動機單元
的標準作業時間是 3 小時,但在實際操作上因零件不良與欠缺純熟地
勤人員使作業時間增長為 8 - 9 小時。
為戰機加油的時間視加油車輛的幫浦速率而定,一般在 8 至 15 分鐘
內即可完成。
⊙以單一發動機操縱
在測試中 Me262 可以以一具發動機在 450 - 500 km/hr 時速下飛行
2.5 小時而無大礙。操作的步驟是先爬升到 7,500 公尺再將發動機熄
火,若要再將發動機啟動則必須下降到 3,000 公尺再重新發動。雖然
以一具發動機進行降落是可行的,但是應盡力避免發生這樣的事。
⊙武裝
Me262 的標準武裝是四門 30-mm Mk108 機砲,機砲的集彈與彈道性能
良好,但在迴轉中進行射擊時曾經經驗到因受到離心力的影響使砲鏈卡
彈,這個問題在加強了彈鏈進彈機制後獲得解決。四門機砲的集火點調
整在飛機前方 400 - 500 公尺處。
在攻擊敵軍轟炸機時 JV44 的 Me262 掛載了 24 枚 R4M 空對空火箭,
每個彈頭含 0.5-kg 海掃更 (Hexogen,RDX 炸藥) 並具有不錯的爆炸
效果。這些火箭在發射後會在 600 公尺外散射成約一架四引擎轟炸機
翼展的寬度;在擊落數架敵機後也曾計劃安裝 48 枚火箭以求得更大的
效果。R4M 的彈道特性和 Mk108 機砲砲彈類似,因此可以沿用標準的
瞄準器。
○ Me262 的實際戰術操作
Me262 以戰鬥機、戰鬥轟炸機、淺角度俯衝轟炸機與偵察機的角色作戰。
◎ JV44 以 Me262 和美軍轟炸機交戰
1945 年一月,在經過戈林 (帝國大元帥,德國空軍總司令) 的允准之
後前戰鬥機兵種總監 (General der Jagdflieger) 阿道夫‧格蘭德中將 (General-
leutnant Adolf Galland,104 架,鑽石佩劍橡葉騎士鐵十字勳章) 在布蘭登堡-
布利斯特地區 (Brandenburg-Briest) 成立了一支新的 Me262 戰鬥機單位,這
支名為 JV44 的單位一開始和駐於布利斯特的 JG7 (第七戰鬥機聯隊) 各中隊一齊
訓練,三月份前往慕尼黑-Riem 地區備戰。隊上的 40-50 名飛行員除了格蘭德
中將之外還有約 10 位騎士鐵十字勳章的得主,十餘位經驗豐富飛行員以及二十
餘位有潛力的新飛行員。JV44 一直在 Riem 地區出勤,到大戰結束前幾天才移
到薩爾茲堡-Maxglan,最後於 5月 3日向美軍投降。
在這段短短的時間裡格蘭德與他手下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嘗試找出能讓
Me262 在戰場上發揮最大戰力的方法,他們向美軍轟炸機群發動了多次攻擊,雖
然都有斬獲但也因為美軍大量的護航戰機而承受了沉重的損失。
JV44 很少能有 16 架以上的 Me262 處於戰備狀態,因此都是以數量上
極端的劣勢對抗美軍轟炸機與其護航戰機。德機的主要任務是攻擊轟炸機,除非
必要不和美軍戰鬥機交手,因此所有 JV44 的作戰經驗都是在數量劣勢以及嚴格
的作戰目標下進行的。
迴轉半徑過大以及不良的加速性能使 JV44 的 Me262 採用三機編隊 (
Kette) 而非四機編隊 (Schwarm) 進行大部份的作戰,但值得注意的是 JG7 多
以四機編隊進行作戰。JV44 之所以選擇三機編隊是因為噴射機的運動性不良,
在若干空中機動後很難將大編隊維持在一起。在轉向時機隊是以切入或超越的方
式進行而非調整節流閥減速,迴轉時兩側的僚機從領先的長機下方穿越並左右互
換位置,如此可避免為 Me262 不良的俯視性能所苦。
採用三機編隊還有另外一個理由,由於噴射機速度很快而滯空時間又不
長,起飛後再進行編隊會較傳統活塞式戰鬥機困難許多,因此有必要讓各編隊一
齊起飛,而標準德軍機場的跑道寬度只能容下三架 Me262 並排起飛。
當以三個三機編隊的中隊規模攻擊轟炸機時,殿後的兩支三機編隊位在
較前導編隊稍高的地方。各編隊中的戰機間距在爬升時為 100 公尺,平飛時則
為 150 公尺,編隊與編隊間隔則為 300 公尺;若整個編隊是由多個中隊所組成
則其它中隊在前導中隊兩側稍高處。由於 Me262 的速度很快因此在面對盟軍戰
鬥機時不需要上方掩護機隊。
噴射戰機編隊由地面管制雷達導引攔截盟軍轟炸機,在進入目視範圍後
噴射戰機將由後方對轟炸機編隊進行攻擊,由於噴射機的高速與大迴轉半徑,將
噴射機運動至轟炸機編隊的後方並不太容易,加上由於距離還很遠就更難在瞥見
敵機時就判斷出轟炸機群的高度和航向。
以一個 Me262 中隊攻擊一個轟炸機大隊的方式較能發揮攻擊的效果,
若有多個中隊一齊進行攻擊,則在攻擊前各中隊散開各自對付不同的轟炸機大隊。
最佳的進攻路線是在距轟炸機群 4,500 公尺處先取得 2,000 公尺的高度優勢,
分成三個三機分隊的 Me262 再開始對轟炸機進行俯衝,至低於轟炸機 500 公尺
處噴射機的時速已達 850 km/hr,足可甩開前來攔截的盟軍護航戰鬥機;此時噴
射機群和轟炸機的距離已縮短至 1,500 公尺,此時再開始爬升,最後的 1,000
公尺則恢復平飛接敵。在實際操作中較上述稍低的逼近速度可能較為合適。在攻
擊的過程中機隊必須維持編隊,並沿攻擊整個轟炸機大隊的編隊寬度攻擊以分散
轟炸機的自衛火力。
JV44 使用傳統的反射瞄準鏡,但他們在檔風玻璃漆上相當於 B-17 在
800 公尺外翼展的兩條豎線,當距離達到時飛行員發射翼下的 24 枚 R4M 空對
空火箭,接著便以四門 30-mm Mk108 機砲射擊,由於距離尚遠因此飛行員無法
特別瞄準機身某處,而只能對著目標整體輪廓進行瞄準。
在實際操作中要在有限的時間裡將戰機運動到轟炸機群的正後方並不容
易,若是無法身處目標的正後方則飛行員必須自行估算射擊前置量。
三個並排的三機編隊向轟炸機射擊直至 180 公尺才開始閃躲動作,由
於噴射機速度快因此飛行員可以直接從上方或機群中間穿越而不用側滾閃避轟炸
機編隊,如此可避免在側滾時曝露出機腹。最佳的閃躲路徑是做個淺角度爬升離
開機隊,並且離最上方的轟炸機編隊愈近愈好以使轟炸機槍手們難以射擊。從轟
炸機下方穿過時發動機有吸入轟炸機殘骸的危險而不建議採用。
在完成攻擊穿過轟炸機群後噴射戰機們可以返回基地或是對更前方的轟
炸機群作第二次攻擊,若飛行員決定返航則只需作淺角度俯衝,連速度最快的盟
軍戰鬥機也會被擺脫。
若 Me262 還有彈藥則可以用同樣的方式對前方的轟炸機群進行攻擊,
但若在前次攻擊中喪失太多空速則要小心,此時位居高位的盟軍戰鬥機必已準備
好要以俯衝增加速度來攔截噴射機。
在攻擊過後 Me262 往往會散得很開,再加上油料也已經不多因此通常
不再重新編隊,各機以高速甩脫可能尾追而來的盟軍戰鬥機。
對頭攻擊只偶爾發生,由於接近速度太高因此不方便瞄準也無法觀察中
彈狀況。
德軍飛行員大多認為若大量部署 Me262 將可有力反制美國陸軍航空隊
的晝間轟炸攻勢。但由於數量遠遠不足、油料短缺、欠缺良好的飛行員,Me262
無法發揮真正的潛力。
◎ Me262 與盟軍戰鬥機與戰鬥轟炸機交戰
由於其它德軍戰鬥機無法勝任以及當局需要盡力阻止盟軍轟炸機,因此
Me262 受命專注攻擊盟軍轟炸機,但德軍飛行員相信 Me262 最佳的角色應當是
當做純粹的戰鬥機以用來對付盟軍戰鬥機與戰鬥轟炸機,飛行員們確信只要用幾
百架 Me262 對付盟軍護航戰機,那盟軍最後不是也換裝噴射戰鬥機參戰,就是
必須暫停對德國的晝間轟炸。
做為戰鬥機使用的 Me262 有速度快、爬升快兩項優勢,但在迴轉以及
其它近距離纏鬥動作則遠不如盟軍活塞動力戰鬥機。一般相信好好運用速度以及
爬升兩項優勢便可獲得空戰必勝的兩項要素──出其不意與高度優勢。在正常高
度操作時 Me262 若發現盟軍戰鬥機則接戰與否的選擇權在德方手裡,德方長機
可以選擇爬高以獲得高度差優勢,同時還能擺脫盟軍戰機的糾纏;當德機以高度
差優勢攻擊時盟軍戰機通常展現高度紀律並轉向 Me262 來襲方向,但有時落單
盟軍戰機會遭擊落,Me262 在擊落敵機後只需重施故技即可。
有一些 Me262 在嘗試與盟軍戰鬥機 (尤其是 P-51 野馬) 進行纏鬥時
被擊落,在這些交戰中德軍飛行員犯下以減速換取較靈活操縱性的錯誤,他們往
往發現就算減速了 P-51 還是比他們靈活甚多。若是盟軍戰鬥機以繞圈隊型自保,
則德機可以俯衝進入編隊並一邊作 1/3 桶滾或 1/2 桶滾一邊射擊,攻擊結束後
便爬升離去。和敵機進入迴轉纏鬥愈久將會使 Me262 陷入危險之中。
若敵機從 Me262 上方攻擊而距離又近到無法轉向面對盟軍戰機時,噴
射戰機只需做個淺俯衝拉開和盟軍戰機的距離再轉向接戰即可;若盟軍戰機從後
方由相同高度進行攻擊,Me262 只需爬升便可擺脫攻擊。
在對抗盟軍於 5,000 公尺高度飛行的戰鬥轟炸機時,Me262 所佔有的
優勢較對抗普通盟軍戰鬥機還大。在對付比盟軍戰鬥機還慢的戰鬥轟炸機的時候
Me262 所享有的速度優勢更顯著,而盟軍戰鬥轟炸機額外的防彈裝甲與所攜帶的
炸彈使他們更不靈活。Me262 的高速使德機可以在低空飛行,藉白雲為背景發現
盟軍戰鬥轟炸機的剪影,然後再從後下方爬升進行攻擊。這樣的戰術是無法套用
在德軍傳統活塞動力戰鬥機身上。
Me262 與盟軍戰鬥機交手的機會不多,一般只發生在無法與盟軍轟炸機
接觸時,但德軍飛行員相信 Me262 的正確使用方法是拿來使盟軍戰鬥機分不開
身,以將盟軍轟炸機曝露在德軍傳統活塞動力戰鬥機的攻擊之下。然而在現實中
當 Me262 單位進入備戰時德軍高層已因為油料不足而下令所有戰機集中攻擊敵
軍轟炸機了。
◎ Me262 進行淺角度俯衝轟炸以及對地掃射的討論
KG51 (第五十一轟炸機聯隊) 在操作 Me262 時攜帶一枚 500-kg 炸彈
或兩枚 250-kg 炸彈,其轟炸準度約與 Fw190 相等。Me262 的高速特性使她可
以在盟軍握有空優的狀況下在低空操作,但由於擔心噴射機落入盟軍手裡, KG51
的 Me262 在剛剛投入作戰時受令若噴射機在敵軍領空上飛行則飛行高度不得低於
4,000 公尺,這個限制大大地降低了投彈命中率。
Me262 以四架間隔 100 公尺並排從 6,000 公尺以下進行淺角度俯衝轟
炸,噴射機並不直接向目標飛去而是與攻擊目標略有夾角,當目標被左或右發動
機罩遮蔽自飛行員視界消失後,飛行員以反射式瞄準器瞄準進行 30 度角的淺角
度俯衝轟炸,在俯衝當中時速會增加到 850 ─ 900 km/hr 之間,為避免速度再
增加飛行員會將節流閥調回到 6,000 RPM,必要的話還會稍稍拉桿減速。飛行員
在 1,000 公尺高度投彈,在投彈時後方油箱一定要是空的,否則可能會因重心
突然轉移到尾部而使機首揚起,進一步導致機翼的斷裂。有一些 Me262 與飛行
員因此命喪戰場。
在若干狀況下 Me262 也用來掃射盟軍地面部隊,但德軍飛行員從不覺得
Me262 應當如此運用。Mk108 機砲的砲口初速太慢,若要獲得精確彈著開火的高
度必須在 400 公尺以下,而 360 發的載彈量對掃射地面目標來說也嫌不足。另
外 Me262 也沒有提供飛行員足夠的防彈裝甲以面對敵軍高射砲火。
Experten 編譯
作者: kira925 (1 2 3 4 疾風炭)   2017-09-10 22:46:00
作者: efleet0714 (蒼穹的Fafner)   2017-09-10 23:00:00
作者: amurosheu (Oberleutnant Amuro)   2017-09-10 23:02:00
椰林耶,好懷念
作者: PAULDAVID (oops)   2017-09-10 23:12:00
千機規模的B17箱型編隊光是自衛火網便已極為棘手 不覺得262把護航機帶開後 轟炸機隊就會好啃...或者他們的意思是 空優機與攔截機通通由262擔任 同時出擊?
作者: shiriri (CG屁屁妹)   2017-09-10 23:18:00
所以先射火箭打散編隊啊
作者: Oswyn (Oswyn)   2017-09-10 23:44:00
作者: eszerfrm (smallchu)   2017-09-11 00:55:00
不是用火箭打散編隊,應該是專注打其中一臺轟炸機吧?轟炸機編隊容不容易散掉我是不知道,但是就八百公尺外是瞄準其中一臺吧?普通戰鬥機射擊瞄準距離約莫兩百至四百公尺左右(當然,要依據情況而論實際數字)轟炸機大小,八百公尺我覺得是一臺而非一個編隊
作者: Experten (【空戰專家】)   2017-09-11 00:58:00
這邊指的是用 R4M 火箭打散編隊(在文中"武裝"那一段)
作者: eszerfrm (smallchu)   2017-09-11 01:40:00
我有點迷糊了【這些火箭在發射後會在 600 公尺外散射成約一架四引擎轟炸機翼展的寬度】指的是為了打散編隊?ok 謝謝
作者: cobrachen (mustang)   2017-09-11 01:42:00
這些舊文,很有可能已經找不到,我以前有下載精華區,在某個檔案夾下,或許還有部分存在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7-09-11 03:24:00
應該是先擊落一架,使編隊防禦不完整。R4M當第一擊,遠在陣形防禦射程外。威力大,轟下去中了就雞飛狗跳一陣混亂。之後用30mm機炮約4發左右命中才擊落重轟
作者: mp6c04 (小白)   2017-09-11 08:49:00
應該是R4M有效破片殺傷範圍差不多是ㄧ翼展大小的球體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7-09-11 09:10:00
打有強固的重轟主要還是靠命中彈。破片定時爆炸應該頂多製造編隊短時間混亂甚至只是讓後部槍手稍微困擾幾秒。
作者: eszerfrm (smallchu)   2017-09-11 12:26:00
噢噢這樣我瞭解了,謝謝各位
作者: Victory2 (Victory2)   2017-09-11 17:44:00
推!
作者: QuentinHu (囧興)   2017-09-12 19:24:00
作者: Experten (【空戰專家】)   2017-09-12 20:30:00
由於重轟炸機編隊很密,飛行時就得小心保持距離以免撞上,也偶有聽到丟個炸彈就把稍低編隊的B-17砸掉水平翼的,所以要是有個火箭彈在編隊中央炸開了,就會大幅打亂編隊嚴謹度,只要有人落隊就會被待守在旁的德機收拾掉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7-09-12 20:33:00
英烈歲月有一幕不就是B17一架被幹爆。其他重轟緊張閃避失控的鄰機。彼此太近了編隊有小混亂,老鳥攔截機就乘機殺進殺出重轟密集陣形CombatBox的防衛火力很強而R4M算是能夠遠遠出手的防區外武器了。
作者: QuentinHu (囧興)   2017-09-13 00:58: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