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南北戰爭槍械雜談 [6]

作者: jimmy5680 (不太會飛的企鵝)   2020-12-21 12:43:44
「大敵當前」:聯邦精準射手
南北戰爭爆發後,知名的工程師與射手伯爾丹被任命為民團上校,並在部分軍政要員的支
持下組織聯邦的精準射手步兵團。有意加入精準射手者必須通過鑑定測驗,使用鐵瞄具射
中兩百碼外直徑十英寸的靶子。
由於戰爭初期軍火不足,春田兵工廠的日產量只有13,802挺,伯爾丹原本承諾由政府出資
補貼每人六十美元,讓所有射手裝備自行購買的運動步槍,不過這個承諾因為軍備局的後
勤考量與保守心態,後來跳票了。伯爾丹另外承諾的夏爾普斯後膛槍也因為生產困難而延
遲交貨,且沒有裝上原先說好的瞄準鏡。
伯爾丹上校在1862年年初企圖亡羊補牢,遊說政府採購1855年式科爾特輪轉五響槍;伯爾
丹上校以每挺45美元購入,原價是每挺52.5美元。這款步槍口徑 .56,槍機設計原理如左
輪手槍。精準射手們對其相當不滿,因此在同年夏季就被汰除。
科爾特連發槍的主要缺陷是槍機不可靠,氣密不緊而容易向後拋出子彈的碎屑,且有機會
自行連鎖發射,對射手造成嚴重威脅;其他問題包含彈藥裝填不易,槍機亟需整備,清潔
時又因零件繁瑣,拆解組裝相當擾人等等。
1862年夏季,聯邦射手終於取得1859年式夏爾普斯後膛槍,狙擊手特仕版本,每挺含配件
共43美元。這是一款單發的後膛槍,口徑 .52,槍機可靠、威力十足;部分官兵有自費購
買的光學瞄具。
蓋茨堡戰役首日,約一百名聯邦射手與另外兩百名北軍步兵奉命偵查,結果遭遇三萬南軍
官兵,射手們以精準火力抵禦敵軍長達四十分鐘,對戰局有重大影響;後膛槍的殺傷速度
,致使南軍誤報遭遇北軍兩個團的攻擊。夏爾普斯後膛槍在北軍騎兵也有重要地位,後面
談卡賓槍會再介紹。
除了最著名的兩個聯邦射手團、含脫離第二團的麻州安德魯射手兩連,以及視同射手團的
第十四密蘇里、第一密西根射手等幾個團,北軍各正規步兵團在戰爭中多有抽調精銳擔任
精準射手,組織為射手連、營,他們使用的裝備並無規定,有上述的各式打靶步槍、夏爾
普斯,另外還包含普通的春田、恩菲爾德步槍,以及戰爭後期崛起的史賓塞、亨利兩種連
發槍。史賓塞七響槍和亨利十六響槍的遠程精準度較遜,不過在中距離則可以憑藉射速壓
倒對手。
邦聯的「聖杯」
南軍的裝備供給較北軍更為劣勢,再加上戰爭初期許多軍官對精準射手的重視不足,是以
雖然在戰爭第二年邦聯國會通過各步兵旅都應組織射手營,大多只是並未精挑細選的抽出
幾個步兵連承擔散兵職務,北維吉尼亞兵團更因戰備壓力而未有落實。不過南軍也有部分
軍官及早意識到狙擊的效益,揀選出精銳的狙擊手,成為最令北軍敬畏的死神,足與北軍
射手互別苗頭。
邦聯狙擊手除了非標準的打靶步槍之外,較優異的裝備是短管版本的1856年式恩菲爾德步
槍;最幸運的人可以拿到倫敦軍火公司生產的科爾來福槍,或者更昂貴的惠特沃斯來福槍
。南軍的後膛槍較少,只有少數步兵能從戰利品中撿拾到。
所謂的聖杯,指的是有安裝光學瞄具的特仕版英國惠特沃斯來福槍,一挺聖杯、全套配件
、子彈模具加上一千發子彈,共折合約邦聯幣值的一千美元,是南軍狙擊手夢寐以求的逸
品。
事實上,僅僅是普通的惠特沃斯步槍、不包含子彈與配件,成本就高達恩菲爾德的四倍以
上──邦聯幣值約三百美元,聖杯還要再加一倍;科爾來福槍的成本則是恩菲爾德的兩倍
,邦聯購入的數量因此略多,被稱為「窮人版」的惠特沃斯。科爾與惠特沃斯來福槍的口
徑都是.451,不過惠特沃斯設計的子彈是超越時代的長型子彈。
南軍田納西兵團名將克利文的步兵師因轄下射手訓練扎實,得以配發十挺惠特沃斯與二十
挺科爾來福槍,為各步兵師之冠;北軍兩棲攻擊南卡沿海時,華格納堡壘守軍曾急調十三
挺惠特沃斯步槍來應付戰況。南軍圍困查塔努加時,也曾派遣裝備惠特沃斯來福槍的狙擊
手威脅北軍補給線,迫使北軍繞道運補。
附帶一提,當時英軍規定輕步兵訓練要打靶六十發,不過南軍的射手大多只能打四十五發
,此因南軍的子彈是有限的。
狙擊槍的射程較量
春田步槍:鐵瞄具最大刻度五百碼。
科爾特左輪步槍:鐵瞄具最大刻度六百碼。
史賓塞七響槍:鐵瞄具最大刻度八百碼。
亨利十六響槍:鐵瞄具最大刻度一千碼,但威力較差。
各式打靶步槍:因為使用較輕的子彈,有效射程多在六百碼以內;使用瞄準鏡。
夏爾普斯後膛槍:鐵瞄具最大刻度九百碼,用瞄準鏡可達一千碼。
恩菲爾德步槍:鐵瞄具最大刻度1250碼。
科爾來福槍:多種鐵瞄具,最主要的是恩菲爾德式。
惠特沃斯來福槍:多種鐵瞄具,最主要的是恩菲爾德式;聖杯使用的是安裝於槍管左側、
放大四倍的瞄準鏡,有效射程可達一英里、約一千八百碼。
戰場運用
南北戰爭中的精準射手實際上有兩類任務,在負責遂行散兵線戰鬥時,他們會需要的是輕
便而能快速發射的武器。北軍的後膛槍,以及雙方的春田、恩菲爾德都屬於此類任務的適
合裝備。
打靶運動步槍的重量可以高達三、四十磅,完全不適合散兵戰鬥,只可用於狙擊;類似的
情況也發生在惠特沃斯與科爾來福槍,這兩種槍枝的槍膛需要頻繁的清潔,無法連續發射
太多次,明顯不敷散兵線需求。
==
國軍新訓鑑測打靶的靶子多大啊?距離好像是175m?
作者: lolitass (嘿)   2020-12-21 12:47:00
25m歸零靶 再來是最常打的175m
作者: efrit ((^o^))   2020-12-21 14:37:00
175m是人形靶
作者: b18902040 (烏龍茶)   2020-12-21 15:16:00
都小到靠北不是嗎?打到把上就不錯了那個準星都快比靶大
作者: dennis99 (dennis99)   2020-12-21 16:41:00
300m才會準星比靶大,175m還可瞄打上面還是下面,營測時射擊專精練習我排組有人在比175m打心臟跟爆頭的次數但300M沒辦法,有打到就偷笑,我也只打過兩次三線滿百300m真的會吃風向跟運氣,像我們旅的靶場是封閉式沒測風但北訓中心是開放式,那年八月底就起風把我們整死了半身人形靶規格是102高x54寬上面北訓是指北測啦,年代久遠一時打錯抱歉
作者: aaagun (A槍大叔)   2020-12-21 21:05:00
這邊所提到的科爾特是後來在1955開始生產蟒蛇系列左輪手槍的那個科爾特嗎
作者: slcgboy (艾羅米)   2020-12-21 23:58:00
南北戰爭步兵訓練是60發..... 國軍打靶真的要多點
作者: articlebear (政治真的滿狗屁的)   2020-12-22 02:57:00
作者: MOONRAKER (㊣牛鶴鰻毛人)   2020-12-22 18:08:00
左輪步槍果然跟想像中差很多 有熾發等早期連發武器的一切缺點 還有其他沒聽過但可理解的毛病 真是要命
作者: ja23072008   2020-12-22 18:24:00
國軍新訓打靶不到60發只能說幹部偷懶。
作者: PAULDAVID (oops)   2020-12-22 23:10:00
原來是超級咖哩棒啊 我還以為是惠特沃斯來福槍呢關於來福槍需要頻繁清理 印象中看過說法是當年的裸鉛彈極易在膛線槍管壁留下殘渣 還聽說有一招是預制不同尺寸彈頭 隨順序漸次使用更小號彈頭來開火以前好像本版有人分享拿皇時代的各國訓練標準 印象中大多十來發 輸給拿皇大陸軍二三十發 老禁衛軍好幾十上百則是同儕完全無法比擬的精強訓練量
作者: TheoEpstein (Cubs)   2020-12-25 07:10:00
sharpshooter這個詞原來是這樣來的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