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少林武術的形成與破譯

作者: seraphmm (有殺冇賠)   2014-02-22 12:25:58
期刊原文
少林武術之謎的形成與破譯
蔡寶忠
[瀋陽]瀋陽體育學院學報,2003年第3期
[1] 徐清祥.中國武術之謎[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9.
[2] 羅炤.有關泉州少林寺的史料介紹[J].武林,1993(11).
[3] 羅炤.莆田嵩山少林寺考察記[J].武林,1993(8).
[4] 昌倉.南少林寺遺址在哪[J].中華武術,1991(11).
[5] 思文.達摩與少林武術起源[J].中華武術,1989(8).
[6] 方汝楫.談清廷焚少林傳說的形成和演變[J].中華武術,1988(1).
[7] 新銘.少林十三棍僧真偽辨[J].武門精粹,1983(1).
[8] 周偉良.少林武術探源[J].全國首屆少林武術研討會論文,1989.
[9] 栗勝夫.論少林拳的產生與源淵[A].全國首屆少林武術研討會論文,1989.
[10] 蔡寶忠.揭開少林武術之謎[J].體育文化導刊,1993(4).
[11] 蔡寶忠.待考的少林寺[J].體育文史,1999(6).
少林武術享譽國內外,但發展到今天仍有許多謎團尚未揭開,對此一些學者正以嚴謹
的治學態度尋求「謎底」,有的已得到準確的答案。近年來,在國內和國際少林武術研討
會上報告了一批有學術價值的論文,有的觀點是向「傳統說法」的挑戰,有的考證是對「
歷史結論」的批駁,這是少林界乃至武術界出現的可喜局面,令人振奮。
為展示少林武術的研究成果,揭開少林武術謎案的神秘面紗,筆者在閱讀大量相關文
獻及史料的基礎上,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進行歸納總結,目的在於正本清源,還少林
武術本來面目,將少林武術研究引向深入,加快其科學化進程。
  1 待考的少林寺
1.1關於泉州少林寺的考證
泉州少林寺。通稱「東禪少林寺」,在未確定「莆田少林寺」之前,武術界一直將此
寺院視為南少林的遺址,這是歷史的誤會。據《中華武術辭典》泉州少林寺條:「唐廣明
元年(公元880年)在福建省泉州市東門外有座佛教禪宗寺院,稱為『鎮國東禪少林寺』
,傳說南派少林寺源於此,故有少林聖寺之說,今該寺已毀」。正是由於寺院已毀,致使
出現了以假亂真的結局。據專家們考證:有關泉州少林寺的最早史料,主要有《麗史》和
《西山雜誌》二書,以及《僕射招討公泉州護安功德院記》一文。《麗史》中有關泉州少
林寺的記載,顯然值得重視,但不屬於權威性的歷史記錄。它只能夠說明在元、明時期,
泉州有一個民間通稱的少林寺。同時,也需要指出在元、明時期,泉州正式的、權威的佛
寺記錄中,沒有少林寺之名。據考證《西山雜誌》一書不是出自一人筆下,而是「東石蔡
氏(蔡春草)一家數代根據當時民間傳說,口耳相傳,陸續編寫出來的」。書中所證清代
蔡氏家庭的歷史應當是確有根據的,基本可信的,但民間傳說中多有杜撰、附會之事。關
於1918年刊本《南安傅氏族譜》收錄的《僕射招討公泉州護安功德院記》(撰寫於北宋康
定元年)記載:「曰法、曰僧、曰十三、四羅漢、曰玄女」五堂。據多方考證其中的「十
三堂」不是「十三僧」,而是「十三佛」,其「玄女」不屬於佛教,護安院與泉州東禪寺
不是一個寺院。
至於方丈至善禪師的傳說,最早見於晚清武俠言情小說《萬年青》。此書以乾隆游江
為線索,描寫了一系列武俠打鬥情節,其中提到泉州少林寺方丈至善禪師,功夫過人,收
徒傳藝,僧徒中有洪熙官、方世玉、胡惠乾等10人武藝高強。據唐豪先生考證:這是光緒
22-27年間由小說家杜撰出來的,在此之前至善和洪熙官等不見任何著錄。另外,按嵩山
少林僧70字世譜查無「至」字,說明至善非少林寺正宗和尚,或根本無此人。
總體看,現有關於泉州少林寺的史料,不是出自可靠的歷史記錄,權威性不夠,而且
存在諸多的錯誤和疑點,同時反映出泉州民間有很多關於少林寺的傳說,但事實根據不充
分。
1.2 關於福建少林寺的考證
福建少林寺,這一說法是在清代乾嘉年間天地會所撰衍的少林僧征西魯故事基礎上逐
漸形成的產物。原出自於《西魯傳》,少林寺在「福建州府九蓮山」。在後來的《稟進辭
》、《中國秘密社會史》等書中也分別記載了福州府圃龍,或福田、浦田、盤龍九蓮山有
少林寺。在未確定「莆田少林寺」之前的眾多年裡,普遍認為上述地名福建省均無,九蓮
山則在廣東境內,山中無少林寺,足見其偽。近年來,經過眾多專家的考證,上述地名均
指「莆田」。莆田縣設置於南朝陳廢帝光大2年(公元568年),隨著歷史地域建制的變遷
,先後隸屬福州、泉州或榮州(今泉州)等,故史書上常有略前或省後之稱,或稱福建少
林寺或稱泉州少林寺或直呼莆田少林寺。正如有人簡稱「福建南少林寺」一樣,說的都是
一處。
根據羅炤先生的最新研究成果,莆田的少林寺不僅在一處,至少有四、五個地點都有
其遺存或與其有密切關係。泉州自元代以來就有一個民間通稱的少林寺,而且在社會上影
響巨大,只是目前搜集到的史料還不夠充分,有待進一步考證。
  2 少林武術非達摩所創
2.1 達摩與少林寺無緣
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佛學大辭典》中「達摩」寫道:達摩真名「菩提達摩,擇曰道
法。南天竺之剎帝利種也。父王曰香至,摩為其第三子。本名菩提多羅,後遇二十七祖般
若多羅、嗣法,改多羅曰達摩。梁普通元年泛海至廣州,帝迎之建義」。魏期間,達摩「
隨其所止,誨人禪教」「游化萬務」,他是以洛陽為中心,活動在鄴下和嵩山等地的「遊
方僧」。由弟子道育、惠可供養。據唐道宣撰寫的《續高僧傳》載:「道育、惠可二沙門
」,「給供姿接,感其精誠,誨認真法」。當時禪林、寺院的眾僧都由官府供給衣食,而
達摩由弟子供養,則說明他沒有定居寺院,當然也就與少林寺無關。《洛陽伽藍記》作者
楊衍之與達摩是由同時期的人,在該書中沒有隻言片語談到達摩與少林寺有什麼關係。少
林寺的唐代碑刻也沒有關於達摩的記載。
據史書載,達摩確有其人,是他道傳禪宗入中土,故中國佛教史上通常稱其為禪宗的
初祖。他也正是在佛教宗派鬥爭中被人毒害致死的。他死於洛陽,葬於龍門熊耳山,時值
南梁大同2年(公元528年),並未死在登封縣境內的嵩山少林寺,可見「達摩面壁九年」
也就知其真偽了。
達摩死後約500年,宋代道原著的《景德傳燈錄》,提出了達摩在少林寺「面壁九年
,坐逝而化」的說法,該書載:「達摩居於洛陽,當後魏孝明帝太和10年也」。這是不對
的,「太和」是魏孝文帝的年號,假如道原把孝文帝錯寫成孝明帝,也是不對,因為少林
寺始建於太和19年。
2.2 附會偽書與後人評真
最早正式記載有關達摩傳拳之說為天啟4年(公元1624年),有位「天台紫凝道人」
托名達摩編寫了一本《易筋經》,該書附有所謂唐李靖、宋牛皋的序文。其中李序中關於
達摩的記述,是由《景德傳燈錄》脫胎而來,又杜撰了達摩在少林寺時,留下《洗髓》、
《易筋》二經和袈裟一件,後為少林寺僧從壁中獲得。對此近代武術家向愷然先生經過考
證認為:「達摩創少林拳之說根本靠不住」,同代的武術史學家唐豪先生也曾做過考證,
其結論是:「此序定系後人偽證無疑」。《體育辭典》稱這本書是由天台紫凝道人所創的
偽書。現在以西安體育學院武術教授馬賢達先生為代表的一批研究者,經過長期的史學考
證,得出:「所謂的《易筋經》,在明代天啟4年以前不見任何著錄和記載」。「書中講
的全是道家的養生術和一些中藥方劑,與少林武術沒有任何關係」。
繼《易筋經》之後,清末有《少林武宗》、《少林拳術秘訣》及《拳術講義》等書流
世。它們在《易筋經‧李靖序》的基礎上,進一步把達摩創拳的說法傳衍。《秘訣》載:
「五拳之法人多認傳自梁時之達摩師」,說什麼「達摩由北南來時,居於此寺(指少林寺
),見徒日眾,類皆精神萎靡,筋肉衰憊」。於是達摩訓示眾徒,「立一強身術」。每日
晨光初露,「同起而習之」。乃授前後左右共十八手而已,就是後世所稱的「羅漢十八手
」,這顯然是失實。史載達摩是南而北,怎麼變成了「由北而南」呢?至民國,這類傳說
又成為一些武術論著和體育史所抄襲的「藍本」,以訛造訛。其中《中國體育史》也予以
引用,並稱:「少林拳實始於達摩三十八手,其動作姿勢為少林拳之基礎,後人推衍,終
不能畔其藩籬」。「技術之為術雖古、而有一定之戰法足資人以學習,則自少林始。達摩
之羅漢十八手拳術之基礎,故我國武技之發達,以釋家之功為巨」。這裡且不說「十八手
」增至「三十八手」,該書錯誤地把武術發展歸結為佛教的顯錄。可以說達摩的佛教禪宗
與中國的文化思想有著某種天然的契合,但與少林武術並無因果關係。一些專家曾提出:
禪宗要義為「不立文學」、「直指人心」,它的顯著特徵強調廢除形式,直接以內心與自
然界進行深層接觸,從而「見性成佛」,這一指導思想貫穿於它的養生實踐之中。作為禪
宗初祖的達摩,不可能去創立較為複雜的招招式式,而是至簡至要的方法,「達摩東來一
字無,全憑心意下功夫」之說便是一個例證。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以假亂真的現象呢?學者們普遍認為:1源自歷史上的宗教影響
;2來自對武術史的一知半解;3來自武術界的一些江湖藝人。
  3 少林武術傳習的說法
在歷史上關於少林武術的傳習有種種說法,概括為附表。後四種的說法將少林習武確
定在明清兩代,這為多數學者所接受,通過對大量史料的考證達成共識:僧稠等早期少林
寺中的武僧創少林拳之說不能成論;隋末,農民起義攻打少林寺時,「僧徒拒之」,並不
能作為少林寺已有習武活動的根據;唐初,寺僧們幫助李世民抗擊王世充,也不能得出少
林武術傳世的結論。由隋唐到宋元兩代,無任何關於少林寺僧傳攀習武的史料可考。至於
「緊那羅王顯聖」和「少林寺棍法神授」都不能作為習武的根據。那麼,少林武術究竟由
誰創立?結論為:少林寺傳習的武術是中國固有武術流傳入寺內所形成的,在特定的歷史
條件下,歷代少林寺武僧吸收民間(僧徒來自民間)武術各派精華,不斷充實提高而產生
的,是集體智慧的結晶,不是「天下武功出少林」,而是「少林武功出天下」。
  附表 七位學者研究的主要觀點表
值得一提的是,安陽師範學院馬愛民先生帶領「少林武術起源研究」課題組全體成員
,經過10年的綜合考證,從歷史學、心理學、地理學等不同角度進行分析,並得出最新結
論:少林武術源於河南安陽。這一結論通過了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九五「規劃專家組的
鑒定。鑒定認為:」少林武術起源在河南安陽「的結論具有創見性和發現性,有助於從整
體上認識少林武術的歷史價值和意義,對研究中國武術史的源流和發展,對武術文化的宣
傳和推廣都將產生重要作用。這一結論也應引起武術界的廣泛關注。
  4 十三棍僧救唐王其真假參半
4.1 十三棍僧救唐王的記載
唐武德3年(公元620年),李世民出擊王世充,大軍屯北邙山,連營逼洛陽。李知道
少林僧武藝高強,為了迅速挫敗敵軍,次年4月13日,寫信邀少林寺僧參戰。僧兵大敗王
軍,王仁則歸唐,王世充坐困洛陌城。據《通鑒記事本未》記載:「甲子,王世充偃師,
鞏曇餘人諸軍門降,於是部分諸軍先入洛陽,分守市肆,禁止侵掠,無敢犯者」。
兩軍對壘,李軍處優勢,王軍為劣勢。身為三軍統帥的李世民,絕不會隻身入敵,扮
演「偵察兵」的角色。由此判定「十三棍僧救唐王」是不存在的。
另據裴漼《少林寺碑文記》記載:「太宗文皇帝,龍躍太原,軍次廣武,大開幕府,
躬踐行。僧志操、惠瑒、曇宗等,審靈春之所往,辨謳歌之有屬,率眾以拒偽師,抗表以
明大順,執充侄仁則認本朝,」。這條史料談到李的軍威、少林參戰、活捉王仁則和親自
統帥等四個問題。從「率眾以拒偽師」句分析,這個「眾」至少有幾百人,甚至幾千人。
因為前面提到「世充軍率其太子群臣二千餘人諸軍門降」,何況李軍處於優勢,其人數也
不會少於王世充軍隊,單靠十三棍僧難以直搗轘州城,活捉王仁則。另外,上述記載沒有
絲毫「李世民孤軍深入和被圍困」的痕跡。根據古時期皇宮的規矩,對皇帝的遇難常常是
忌諱的,特別是崇武的唐皇被人救護,更有損於「龍威」。既使有這個史實,也必須保密
,很難被後人得知。至於「躬踐戎行」一句,似乎可以看出李世民有「孤軍深入」和「遇
險被救」的可能性,這也正是民間傳說的「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出處。可見,這些都缺少
權威性依據。再者,在碑文記中只提到志操、惠瑒、曇宗等,這個「等」字,究竟能代表
多少武僧?我們認為不止為十三名、二十三名,甚至更多。那麼為什麼得出了「十三棍僧
」呢?研究認為:「十三」是少林寺的吉祥數字。北少林寺原有十三座殿堂、現存主殿有
十三級台階、寺中的宴席有十三道菜,在少林寺內還有十三堂、十三空、十三落、十三進
等記載。至於「十三棍僧」是李世民武德4年13日寫信之日與少林僧參戰吉祥數的契合,
實際決不止十三僧。
4.2 石碑上記載的「十三僧」
最有代表性的石碑,要算唐朝碑刻,這是由唐武德4年太宗文皇帝為十三位立功僧徒
所立。排列順序如下:上座僧善護、寺主僧志操、都維那僧惠瑒、大將軍僧曇宗、同立功
僧善惠、明蒿、靈憲、普勝、智守、道過、道廣、智興、滿、豐。解釋一下:上座為寺院
三綱之一,位列寺主、維那之上。音譯為「番提那」,是對有德行僧人的尊稱,亦為全寺
之長、寺主或稱住持。方丈,指一寺的實際事物之主;都維那亦稱維那,也是寺院的三綱
之一,位次於主座和寺主。「大將軍僧」是個榮譽稱號,因為曇宗戰功顯著,但又未還俗
更未實際帶兵,李世民只好以這一特別的稱號授予,這在佛教史上是空前的。其餘幾位武
僧地位平平。從這些「嘉號」看,善護身為少林長者,不可能實際參戰,但為什麼又名列
前茅呢?因為這一重大行動必須由他同意。
史書中記載有少林僧參戰,沒有具體僧數,而立碑卻為十三僧,這不是偶然的,從中
可以推斷:「十三」是少林寺的崇尚數字,除前面的「三綱」和「大將軍僧」以外,其他
僧地位平平,排在其後的忽略不記,所以也就無排列的必要了。
  5 對「謎底」的審視與反思
5.1 重新考查和評價少林武術史
少林武術起源於北魏,形成於隋唐,鼎盛於明清。長期發展於封建社會,自然會被蒙
上一層玄虛神秘的面紗,謎團疑點頗多,除本文涉及到的以外,還有達摩之死與達摩洞的
關係、少林棍法是否由緊那羅王所創、少林寺有無木人巷、福居大師是否真有其人、是否
有《少林拳譜》之書、南少林是否就有一處,還是多處等等,至今不得其解。原因是多方
面的,其中最根本的一條是我們沒有客觀地把握事物發展的基本規律。「事物的存在,決
定人的意識,當一些事物沒有被人們發現時,它也就不可能被人們所認識」。根據常人的
思維,津津樂道於一些奇談趣聞,而不願意做客觀史實的探討,久而久之,這種小說家言
長期積澱的歷史化,勢必造成對少林武術認識的某些錯誤定勢。正是由於這一現象的存在
,嚴重影響了少林武術的科學化進程,在歷史上已有深刻的教訓,我們必須記取。
求實地講,目前「少林武術史」也只是一個粗線條的簡史,來龍去脈並非很清晰,急
待於解決。我們認為這種現狀與少林武術的聲望是不相稱的,對少林武術走向世界構成一
定困難。因此,國家應下大氣力組織一個由地方、學者與院校專家相結合的研究組,重新
考證少林武術史。多渠道、全方位地開展研究工作,從史書、方志、武壇軼文和文物古跡
中認真發掘、查尋、做實地勘查、走訪遺老和知情者,從中發現和佔有第一手資料。做到
言必有據,論必有依,要從大量資料中尋得其具體史實,完善少林武術史。
5.2 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分析問題
考辨史料真偽是研究問題的關鍵。馬克思曾指出:「相當長的時期以來,人們一直用
迷信來說明歷史,而我們現在是用歷史來說明迷信」。少林武術史的研究,可以為其他武
術理論的研究提供一個客觀的時空基礎,因而歷史的、辯證的研究問題尤為重要。有一些
史料中大量的存有封建迷信、附會假托、以訛造訛的東西,造成少林武術史料真偽混雜的
現狀,因此,我們在研究少林武術發展史時,要客觀、冷靜、嚴謹、持重,不能有文即信
,有說必依。應該批判地對待史料和前人的考證成果,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提煉出具體
史實。
研究少林武術史,不能僅停留在資料的堆積和滿足於瑣碎的考證,要學會用科學的理
論指導研究工作,既要從縱向方面分析它的萌芽和發展,也要從橫向方面分析它的相關問
題。隨著少林武術研究的深入,所有不解之謎將會得到科學的解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