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這件事在史記上其實就有暗示了。
《史記》
自迎趙王霸上,與入宮,自挾與趙王起居飲食。
太后欲殺之,不得閒。孝惠元年十二月,帝晨出射。趙王少,不能早起。
太后聞其獨居,使人持酖飲之。犁明,孝惠還,趙王已死。
夏,詔賜酈侯父追謚為令武侯。
太后遂斷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飲瘖藥,使居廁中,命曰「人彘」。
描述順序是,惠帝保護的趙王劉如意先被呂后所殺,
之後呂后追封自己的酈侯父親也就是自己的哥哥呂澤為令武侯,
再寫人彘事件。
首先注意時間點,呂后殺劉如意是惠帝元年十二月,
也就是說夏天追封呂澤為令武侯是隔年的事情,但人彘事件的段落後,
寫了「二年,楚元王、齊悼惠王皆來朝。」,
也就是照正常時序筆法來說,
應該是把追封呂澤跟人彘都放在「二年」兩字之後,
司馬遷刻意這樣編排,應該是有意要把追封一事跟人彘事件做連結,
不然沒道理把這件事插在兩起事件之間,放在下一段更妥當。
而且這邊用的字也很關鍵,太后「遂」斷戚夫人手足,
遂有「於是、所以」的意思,追封呂澤為侯所以砍了戚夫人手腳做成人彘?
再後面一段,
「七年秋八月戊寅,孝惠帝崩。
發喪,太后哭,泣不下。
留侯子張辟彊為侍中,年十五,謂丞相曰:
『太后獨有孝惠,今崩,哭不悲,君知其解乎?』
丞相曰:『何解?』辟彊曰:『帝毋壯子,太后畏君等。
君今請拜呂臺、呂產、呂祿為將,將兵居南北軍,及諸呂皆入宮,居中用事,
如此則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脫禍矣。』丞相乃如辟彊計。」
講很白了,呂后對惠帝早死根本沒有悲傷的意思,
旁人都看得出來她有意讓呂家人上位當皇帝,
所以張辟彊就跟丞相說要如呂后的意思推舉呂家人以避禍,
而後面就是立諸呂為王了。
所以人彘事件更有可能是惠帝與呂后為呂氏封侯的做法鬧不愉快,
呂后刻意把惠帝保護過的劉如意之母弄成人彘給惠帝看,
為的就是這起母子爭執,既然你不聽話,我就凌虐你想保護的人給你看。
說實在的,撇除仁厚不談,
惠帝敢在呂后手下出手保護劉如意、為戚夫人反抗呂后,
我是覺得怎樣也稱不上軟弱兩字,
只是他的手段與背景比不上與劉邦功臣集團牽扯極深的呂后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