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22-06-16 19:26:11歷朝有皇帝或官員主動提出要減稅或甚至真的實施減稅,
如果單說文人作品提到減稅的就更多了。而且這些都口徑
一致把減稅描述成立國利民的好事。
沒當過官的文人也就算了,皇帝和官員倡議甚至實施減稅
前,曾有預先估算過這一來不會影響之後的施政?
畢竟國家運作方方面都要錢。國防的士兵和地方治安的
捕快都要領糧餉,軍隊的各種牲畜吃的糧抹也不會天上掉
下來。地方各種建設像是河堤興建與維護也都要錢糧等等
。遑論各級官員的俸祿和皇宮各種用度。
稅減了,上面各方面需要的糧餉不會受影響?
作者:
ocean11 (深海)
2022-06-16 19:35:00因為稅低了有好名聲 但實際上苛捐雜稅更多 所以根本沒差
作者:
ccyaztfe (best_troll_tw)
2022-06-16 19:38:00會減稅的幾乎都是想要洗名聲、歷史定位的人古中國人可是很重視「名」的
作者:
leptoneta (台湾高山族自治区书记)
2022-06-16 19:56:00大多是該地區天災人禍 所以一段時間內免除該區域稅賦
作者:
want150 (張氏的大號令)
2022-06-16 20:28:00請參考黃宗羲定律,新朝初期稅負減輕,之後因應各種需求國家運作成本開始上升,於是王朝中期開始財政改革但過不了多久之前在改革中被合併計算或廢除的稅種或費用又會透過各種加派像遼餉反覆累積,反而超過改革前的負擔所以與其說減稅,不如說中國財政的重要改革偏向清理稅制當然清理各種橫徵雜捐的確有減輕負擔的附隨效應,只不過政府需求只會膨脹,抵銷改革成果並繼續加重負擔所以回到你的問題,我個人認為中國不存在真正意義的降低稅率的減稅方式,是基於滿足政府支出的前提簡化稅制
減稅是有 但通常繇役不見得會免 王朝下的百姓怕的不見得是稅 而是亂七八糟的繇役跟臨時捐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22-06-16 22:55:00減稅看對象:也是可以原本該低端人的稅 轉嫁到天龍人身上去
古代天災疫情頻繁,換作現代也是大灑幣換取選票阿變成土匪打家劫舍,國家軍事支出暴增,沒比較好吃不飽人什麼可怕的事都幹的出來
作者:
gary76 (gary=yrag)
2022-06-17 18:58:00重點不是收多收少,而是能收到多少,能向誰收到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