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南傳菩薩道 釋迦牟尼佛的菩薩修行過程

作者: EvolutionWin (Mindfulness)   2016-09-09 13:27:03
: → rabbit1974: evo,景仰佛陀是一回事,當時很多的鈍根者提問,為了 09/09 11:36
: → rabbit1974: 讓他們理解,佛陀用了許多例子與善巧之說去讓他們理 09/09 11:36
: → rabbit1974: 解核心的東西,法門八萬四千但真理實相如手中葉,後 09/09 11:36
: → rabbit1974: 來這些善巧可能被編入冊,有的形成宗派,有的被視為 09/09 11:36
: → rabbit1974: 核心價值,殊不知有的東西只是專為某些根器者說,剛 09/09 11:36
: → rabbit1974: 好與你契合而已,未必可以成為普世價值。 09/09 11:36
: → hywu: 同意ra大的方便說。『法華經』:「吾從成佛已來。種種因緣。 09/09 12:09
: → hywu: 種種譬喻。廣演言教。無數方便引導眾生。令離諸著。 09/09 12:09
: → hywu: 所以者何。如來方便知見波羅蜜。皆已具足。」 09/09 12:09
以下節錄自
三十七道品導引手冊 緬甸 雷迪大師(Ledi Sayadaw) 著
人的三種類型
根據上述所提及的三藏經典中,佛陀又說到另一種分類,
按照病人的三種狀態,把人區別為三種類型。
三種狀態的病人是:
1. 即使沒有服用藥物或接受治療,這種病人在一定的期間之內,就痊癒了。
2. 無論是服用藥物或接受治療,這種病人病情沉重,很難復原,瀕臨死亡境地。
3. 這種病人只要正確服用藥物,接受治療,就可以恢復健康,但是,
如果沒有正確服藥、接受治療,就難以痊癒,而且會病發身亡。
 
獲得過去佛授記,且在今生中,會由世間的痛苦中解脫的修行人,
類似第一種狀態的病人。
 
文句的行者,類似第二種狀態的病人。
正如處於第二種狀態的病人沒有機緣恢復健康。
文句的行者今生也沒有機緣從世間病苦中解說。
不過,在未來世,他或者會與佛法相逢,因而獲得解脫。
從年輕的喬達摩那瓦(Chattamanava)(譯者按:出《天宮事》),
青蛙變為天人(譯者按:出《天宮事》)
以及苦行者薩遮迦(Saccaka)(譯者按:出《中部》)等故事,
都說明了在現世與佛法相逢,卻到來生轉世時才從世間的病苦中解脫。
未了的行者,類似第三種狀態的病人。
或者痊癒,或者一病不起;
未了的行者也面臨兩種難以預料的情況,
或在今生中從世間的病苦中解脫,或者不解脫。
如果這位未了的行者,及早投入修行,拋棄應該拋棄的事物,
尋找一位正確的導師,能從這位導師獲得正確的引導,並且適時精進,
他就能在今生中,從世間的病苦解脫。
不過,如果他陷入邪見邪行,不能拋棄感官的享樂;
或者縱使他能拋棄感官的享樂,卻不能尋獲良好導師的指引;
或者他雖然獲得良好導師的指引,卻不能全心投入,精進修行;
或者他雖然全心投入,卻不能恆守至命終;
或縱令他還很年輕,卻弱不禁風,這樣子,
這位未了的行者還是不能在今生中,從世間的病苦解脫出來。
阿闍世王(譯者按:見《長部》第2經《沙門果經》)、
富豪摩訶達那(Mahadhana)之子(譯者按:見《法句經注》、《餓鬼事》)、
須提那比丘(Sudinna)(譯者按:見《律藏》波羅夷第一),
他們都是無法在今世從世間病苦中解脫出來的人。
 
阿闍世王之所以無法證得解脫,是因為他犯了弒父的行為,
在未來兩個阿僧祇劫中,他會漂流輪迴,之後,他才會蛻變為獨覺佛。
富豪摩訶達那之子,在年輕的時候,過度沉溺在感官的歡娛中,
年老的時候,心靈一直無法寧靜下來。
他不但無法從世間的病苦中解脫出來,甚至沒有機緣遇見三寶。
看到他這種情境,佛陀向阿難說:

阿難啊!如果這位富豪之子,年輕就出家,他會變成一位阿羅漢聖人,
在今生證得涅槃。
再不然的話,如果是中年出家,他會變成一位阿那含聖人,往生的時候,
化生五淨居天,因而證得涅槃。
再不然,如果在老年選擇我的僧團出家,他也會變成一位斯陀含聖人,
或者預流果聖人,並且永離四惡道。」
佛陀向阿難尊者如是說。
因此,雖然這位富豪摩訶達那之子,擁有足夠的波羅蜜,
可讓他從今生中解脫,終結輪迴,卻不是一位獲得佛陀授記的人。
雖然他有機緣遇見佛法,卻因為內在煩惱的驅使,
無法在今生中從世間的病苦解脫出來。
如再進一步來看,由於在現世所作的惡行,
他處於四惡道的狀態會延長,那麼,就沒有辦法適時從四惡道中脫離,
再生為人,與未來的彌勒佛相逢。
此後,接續而來的輪迴世界,都是佛陀未出現的世界,
因而不能接觸到佛法。
啊!雖然這位富豪之子擁有足夠的波羅蜜,可讓他在今生解脫,
可是他想從世間的病苦中解脫,距離是那麼遙遠。
 
現在時下流行的意見認為,如果一個人具足波羅蜜了,
即使不想,他還是會與佛法相逢。
同樣的,雖然不想從世間的病苦中解脫,他還是會證得解脫。
不過,持這種看法的人必須注意到授記與未授記的情況。
請思索一下上述提及的兩部經典,以及富豪摩訶達那之子的故事,
請務必記住,即使是未獲佛陀授記的人,如果全心精進修行,
還是可以在今生中,從世間的病苦解脫出來。
然而,縱使擁有足夠的波羅蜜可以證得解脫,要是不精進,
還是不能在佛法中證得道與果。
除所舉例的幾類人外,還有許多其他的眾生,
例如苦行者阿羅邏(Alara)與鬱陀伽(Uddaka),
雖然擁有足夠的波羅蜜證得解脫,卻沒有機緣,
這是因為他們身陷八難當中。
在八難中,是不可能藉此證得道與果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