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MartinJu: 而且根據前幾篇new大發的巴利三藏長部第26不就有人類被 09/08 08:16
: → MartinJu: 授記... 09/08 08:16
請問是哪一篇呢 感恩
: → ilvepce: 唉~想要解脫或升天也不是光用信仰的。 09/08 08:17
: → ilvepce: 釋迦牟尼前生(B階段)還做過很多世的畜生,乃至當過盜賊, 09/08 08:22
: → ilvepce: 鬼神。不要要求人家一定當生就要多聖潔。 09/08 08:22
^^^^^^^^^^^^^^^^^^^^^^^^^^^^^^
在家眾持守五戒是佛陀要求並且讚嘆的
如果你不想在下一世就有機會墮入惡道 然後萬劫不復 佛陀說你至少必須持守五戒
得佛授記後的菩薩會墮入惡道 但時間跟機率都比一般眾生短少很多
這是因為菩薩已經有非常強大巴拉密的緣故
得佛授記後的菩薩有成佛的時間表 已經注定在未來涅槃解脫
得佛授記後的菩薩之所以繼續輪迴 目的就是圓滿他的十種巴拉密
十種巴拉密必須完全成熟才有成佛說法的可能
得佛授記後的菩薩墮入惡道也是為了累積巴拉密 這是有目的 有意義的 有時間表的
不像一般眾生在無意義 無目的 無止盡的輪迴
我可以列出幾個菩薩墮入惡道圓滿巴拉密的例子 篇文很長 再另回成一篇
: → ilvepce: 不要把想成佛當成是一種好高騖遠的夢假事,而是一種不忍 09/08 08:34
相對於成佛的人極為稀有 有時候好幾個大劫(宇宙生滅一次為一個大劫)
都遇不到一個佛陀出世
一個佛陀出世可以成就數以萬計的阿拉漢(天人 人合計)
以這個比例來看 成佛非常困難 但還是有非常稀有的人達到
但是以比例與稀有度來看 現在地球上也許沒有一個眾生可以在未來成佛的
: → ilvepce: 眾生苦的悲心。大乘佛教鼓勵人發無上菩提心就等於在世上 09/08 08:34
佛陀說眾生應當學習 練習 修練 慈心禪 應該達到慈心禪那
: → ilvepce: 塑造我為人人的氛圍,難道這會比鼓勵人人一切以解脫為最 09/08 08:34
: → ilvepce: 高指導原則行十波羅蜜好? 這波羅蜜不是有點太有自利目的 09/08 08:34
: → ilvepce: 性了嗎?我不相信這是佛的本懷。所以,不要老說信仰大乘 09/08 08:34
: → ilvepce: 的是信仰,you too。 09/08 08:34
佛陀沒有鼓勵人人一切以解脫為最高指導原則去圓滿十種波羅蜜
只有要成佛的人需要去圓滿十種波羅蜜
圓滿十種波羅蜜也不是像你說的自私自利
菩薩圓滿10種巴拉密是為了成佛 成佛是為了幫助眾生成為阿拉漢入涅槃
菩薩圓滿10種巴拉密並不是自私自利 而是為了帶領眾生涅槃離苦
這是佛陀的本懷
對佛 法 僧的信心就是信仰
對佛陀有信心很好
對佛法有信心很好
對僧團有信心很好
: → ilvepce: 當你以為相信念佛往生無稽的時候,你該看看南傳教內是否 09/08 08:46
: → ilvepce: 有有關於念佛殊勝的經文,南傳當然不講往生西方,但光六 09/08 08:46
唸佛與念佛不同
念佛為憶念佛陀的言行身教 憶念佛陀的功德 升起對佛陀的信心
: → ilvepce: 念法即有不思議功德這在教外人士來看不是信仰是什麼? 不 09/08 08:46
: → ilvepce: 管你是學那個系統的佛法,你都是"佛教徒"。請不要抬自抑 09/08 08:46
: → ilvepce: 他。 09/08 08:46
: → ilvepce: 不好意思,有一段話文意顛倒。我的意思是: 以求解脫行波 09/08 09:40
: → ilvepce: 羅蜜不比鼓勵發大悲心不求證實際像佛陀本懷。 09/08 09:40
何謂五蓋?
貪 嗔 昏沉與睡眠 掉舉與追悔 疑
信 就是相對於 疑
要成就聖道 你必須對佛法僧三寶有堅定不移的信心
要成就定力 你必須平衡五根與七覺支
五根當中 信根與慧根必須平衡 精進根與定根必須平衡 念根則處在中間調和它們
在這裡 信根是指深信修行安般念能使人提昇定力 證得禪那
信根強對培育定力有很大的幫助
但是如果信根太強而慧根太弱,則變成不理智的盲目相信,
無法因此而得到高度的修行成果。
這裡的慧根是指認識正確的修行方法;
如果慧根太強而信根太弱,則會整天高談闊論、批判評議,而無心親身實修,
當然得不到真實的利益。
最後
如果你想要成為菩薩 平衡悲心與智慧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如果你的悲心過強,但卻沒有多少智慧,你的悲心就等於是一個瞎子的悲心。
當無法看到道路的瞎子嘗試引導他人時,他將會把別人帶到充滿危險的歧途。
同樣地,如果你並沒有多少的智慧,但卻硬是要渡眾生,你將無法成為菩薩,
也不能救渡眾生。
再者,沒有以智慧為基礎的悲心是不可能會強大的。
只有當你擁有了深奧的智慧,例如行捨智,而且還能夠堅持實踐十波羅蜜的決心,
我們才能說你已為自己的悲心打下很好的基礎。
為什麼呢?因為通過行捨智,
你對內、外、過去、現在與未來五蘊的執著已大大的減輕。
你的心已不大執著或樂於生死輪迴,
但你還是為了眾生的利益而選擇生死輪迴。
所以,對於想要修菩薩道的人來說,培育深奧的智慧是必要的。
相反地,如果你的智慧很強,但悲心卻不足夠強得令你繼續修行菩薩道,
你就會自然地選擇成為阿羅漢,而不是成佛。
所以,如果你想要成為菩薩的話,平衡悲心與智慧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