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南傳菩薩道 釋迦牟尼佛的菩薩修行過程

作者: EvolutionWin (Mindfulness)   2016-09-08 13:24:54
: → noonee: 坦白說最近的討論真是越來越奇怪了 09/08 12:30
: → noonee: 一堆人在討論要有哪些經歷經過哪些次第才能成佛成菩薩 09/08 12:31
: → noonee: 但是卻寧願互相口出惡言犯五戒也不在乎涅槃 09/08 12:32
: → noonee: 講得好像成佛成菩薩是上大學拿學位 只要學分修滿了就可以 09/08 12:32
: → noonee: 拿到的學位一樣 09/08 12:32
: → noonee: 但是對於滅去自己心頭之火卻一點興趣都沒有 09/08 12:33
只有四種人已經完全去除嗔恨 無論發生甚麼事 內心都不會有噌恨升起
1. 佛陀 2. 僻支佛 3. 阿拉漢 4. 三果聖者
其他的人必須如佛陀的教導 時時刻刻守護自己的心 如理做意
避免讓自己的心升起嗔恨
但另一個可能的情況是 說者無意 聽者有心
若要克服噌恨 以下蒐集了佛陀建議的方法
(能有版友仔細的把它看完 並且信受 "奉行"
則內心能常保平靜 死後投生善處 並且累積許多巴拉密
無論您日後要成佛還是阿拉漢還是天人 這樣的巴拉密都很有幫助)
二、瞋恨
在《相應部》裏,佛陀舉了以下的譬喻來形容瞋恨:
「如果有一鍋被燒得沸騰火滾的水,
視力正常的人照看它時也不能正確地認出及看清自己臉的倒影。
同樣地,當人的心受到瞋恨控制、受到瞋恨擊敗時,
他不能正確地看清如何脫離已生起的瞋恨。
所以他不能知曉對自己真正的利益、對別人的利益,以及兩者的利益;
而即使很久以前已背熟的經文也記不起來了,更別說是還未背熟的經文。」
在《增支部.一集》裏,佛陀如此說:
「諸比丘,我不見有任何一法會像醜惡相一般如此有能力導致未生起的瞋恨生起,
或增長已生起的瞋恨。
對於不如理作意醜惡相之人,若瞋恨還未生起即會生起,若已生起即會增強與增長。」
「諸比丘,我不見有任何一法會像慈心解脫 一般如此有能力阻止未生起的瞋恨生起,
或斷除已生起的瞋恨。
對於如理作意慈愛之人,若瞋恨還未生起即不會生起,若已生起即會被斷除。」
《增支部.五集》裏《降伏瞋恨經》的開示如下:
「諸比丘,有五種降伏瞋恨的方法。
當比丘心中生起瞋恨時,他必須以這五種方法來將瞋恨徹底降伏。是哪五種方法呢?
心中生起瞋恨時,他應當修行慈心觀
心中生起瞋恨時,他應當修行悲心觀
心中生起瞋恨時,他應當修行舍心觀
心中生起瞋恨時,他應當忘掉及不思惟能引起瞋恨的目標
心中生起瞋恨時,他應當思惟每個人的業是自己的財產
他應當如此降伏瞋恨。
這就是降伏瞋恨的五種方法。每當比丘心中生起瞋恨時,他必須將瞋恨徹底降伏。」
一般上,瞋恨可分為兩種,即暴力性的和憂鬱性的瞋恨。
對於克服第一種瞋恨,培育慈愛是最佳的方法,因為它們是兩個極端,是不相容的。
由於在同一個剎那裏只能有一心生起,所以當慈心生起時,瞋恨心是不能生起的,
反之也是如此。
所以,只要你心懷慈愛,瞋恨就無法生起。
如果你時常培育慈愛,久而久之它就會屬於你的性格的一部份。
到那時候,你就不容易生氣。
這是以相對的素質克服瞋恨的方法。
在此,我想要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如何以上述經文中提到的
「忘掉及不思惟能引起瞋恨的目標」的方法克服瞋恨。
假設你在路上看到一堆很臭的糞,你是否需要把它拿起來放在袋子裏,
然後不停地生它的氣,罵它為何那麼臭,氣它為何弄髒了你的衣?
那當然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你只需從它的旁邊走過去,理都不必理它。
同樣地,愚蠢的壞人就好像是一堆很臭的糞,你根本不必掛念著他,自找麻煩,
損己而不利人。
你應當想一想,生氣是否對禪修有幫助?
如果有的話你就生氣吧。
但這是不可能的。
那麼,為什麼還要生氣呢?
對於憂鬱性的瞋恨,即包括一切的憂愁、傷心、悲泣、絕望等,你也應當如此思惟。
也就是說,如果憂鬱對禪修有幫助的話,你就應該憂鬱。
然而,憂鬱不但對禪修沒有幫助,而且有害。
所以,為何我們要愚蠢到使自己陷入絕對有害無益的憂鬱當中呢?
佛陀、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等阿羅漢及阿那含聖者都不會憂愁、傷心、
悲泣與絕望的。
為何我們不向這些智者學習呢?
總之,憂愁、傷心、悲泣與絕望是弱者所做的事,是沒有學習的價值的。
再者,《念處經》的注釋提及有六種法是有助於斷除瞋恨的,即:
一、學習慈心觀;
二、投入于修行慈心觀;
三、思惟自己是自己的業的主人及繼承人;
四、時常做(有助於斷除瞋恨的)思惟;
五、結交善知識;
六、適當的言談。
《清淨道論》的第九章很詳細地解釋如何克服瞋恨。
由於知道其中所提及對治瞋恨的方法是很有助益的,所以我應當在此把它們提出來:
作者: yogi (Yogi)   2016-09-08 13:39:00
其實還有第四種人完全去除嗔恨。瞋恚是五下分結之一,也是三果阿那含聖者已經斷盡的煩惱。掉舉與慢心 從阿毗達摩的角度來說都與嗔心所無關 是獨立的心所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9-08 16:44:00
問一下yogi與evo 雜阿含經說證阿羅漢果仍會向下退轉瞿底迦(Godhika)六反退轉 擔心再退 舉刀自殺-出自<大正2.286上--中>北傳法師寫的 我沒實際去翻大正藏此外該法師還寫:是時解脫阿羅漢 六反退失 "懼"再退而自殺(大正2.382下-383上)請問巴利三藏有此典故嗎?因為阿羅漢1.會退轉2.很害怕3.自殺--豆腐被吃得很爽怪不得 菩薩寧殺害眾生而墮地獄 不修很遜的阿羅漢果參見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1091.htm找到出處了 evo要不要問問帕奧禪林的禪師們怎麼解讀那段巴利經文的翻譯?另 #19d3C1Q5 (Buddhism) AHJKL對翻譯後的中文涵義另有解讀~總之莫衷一是
作者: yogi (Yogi)   2016-09-08 17:46:00
請查閱: ceto-vimutti 這個字一般來說是與定力有關的,不論是阿羅漢或者凡夫,定力都可能會退。 不會退的是panna-vimutti 一般來說慧,特別是入流以後的道果智,是不會退的不可能說原先已經斷了邪見,結果邪見復起,因為會升起邪見的因就是已經消滅了。不要說聖者的情況,就連凡夫也有這樣"觀智不容易退"的說法,比如說一個人在密集禪修中已經體驗到某階觀智,他可能回家以後正念的強度下降,會讓觀智後退,但是下次有機會再去禪修,可以很快"接關"到之前的體驗,甚至是來世,如果有機會再修四念處,也一樣會很快回到前世的觀智階段(假設這中間沒有亂搞造什麼很糟糕的惡業的話)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9-08 17:57:00
謝謝y大 這算是個有理論的解答--不過這會衍生幾個情況:1.可見通行的相應部4.23翻譯不精準 其實瞿低迦一開始是禪定甚深 但禪定境界不等於證 俱或慧解脫~~但請y大核對一下 巴利原文有用解脫指涉瞿低迦嗎?以及(我是依莊春江翻譯)佛陀後來稱讚死亡的瞿低迦已解脫了 但自殺前(依y大翻譯看來尚未證四果)的瞿低迦也包含在佛陀最末段稱讚瞿低迦已解脫的時段範圍內嗎
作者: yogi (Yogi)   2016-09-08 18:07:00
從佛陀的說法來看他是證四果解脫生死的阿羅漢沒錯 不過就算是阿羅漢,已經證得的定力也有可能會退。拿摩訶目建連尊者來說,他突然使不出神通,這也可以解釋成在那個moment他的定力突然消失了(神通是來自定力) 但是即便如此 他在這個時候也沒有任何煩惱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9-08 18:12:00
容我幫忙折衷(巴利原文需請y大對照):a.在山洞時 他只有定力 但還沒解脫--所謂"暫時的解脫"是指如同修甚深禪定可暫時壓抑五蓋而言?b.他也意識到五蓋後來又冒出來(ex.怕死的意念) 所以他選擇例如怎麼不怕死的修心方法就是 死就死有何懼?所以以自殺完成最後的生死難關的執著--他證四果就是在自殺當下 而非先前六次退轉(禪定力)時故 因為1.在山洞時 有禪定力也不錯<-佛稱他算善男子但沒為他授第一記 等他自殺而證四果後 佛與弟子前去看 佛"在此時"說他是阿羅漢不受後有--呼呼 時間點很複雜 所以會讓讀者閱讀時搞混?y大看巴利原文 可這樣解讀嗎?
作者: yogi (Yogi)   2016-09-08 18:41:00
其實這段經文怎麼解讀我沒意見。只要記得,所有其他南傳佛典對沙門四果的描述都是不可能會退失的,而這段經文單純只是語焉不詳,要用語焉不詳的經文過度解讀成違反所有其他佛典的看法的話,恐怕會有更多更多問題要一一提出自圓其說的解釋。
作者: fck302 (天上有神龍)   2016-09-08 19:13:00
其實我是奇怪,如果單純退失定力,而不是退失羅漢果,其實也沒有自殺必要,如果非要自殺,平時自殺就好了,為何非要等到第七次得到定力才死?又不是有定力的般涅槃會不同?
作者: hvariables (Speculative Male)   2016-09-08 19:28:00
這是因為希望自己在還沒失去入禪那能力前死亡這樣的話至少確保下輩子不會墮入三惡道
作者: fck302 (天上有神龍)   2016-09-08 19:38:00
不是說證了初果就能保證不入惡道嗎?
作者: hvariables (Speculative Male)   2016-09-08 19:39:00
瞿底迦在自殺前連初果都沒有 證初果的人不會自殺
作者: ilha   2016-09-08 21:14:00
噌恨是一種假象中的體驗 但未必就是無益之感受 與其一昧否決不如正面去應對噌恨的情緒釋尊所說雖然是大道理 但是也不是沒有缺點邏輯矛盾之處這就是為何後世會有那麼多的論書出現以及大乘法的改革 與新的經書創作出來不要以為釋尊所說就是絕對的真實 後來的人就只能等而次之不要以為事事回歸釋尊所說 只認定上座南傳文字 其他一概駁斥就能夠遠然超邁 證得真實釋尊是宗教學術上的一個大師 但不是不能超越的大師只尊崇南傳教法 或只推重北傳經綸 不過落入原教旨套路罷了討論中不應帶入感情 而應切入理論與驗證 方能走向真實四諦以世界為苦海 以涅槃離世為寂靜 此說究竟真實嗎?若是真實 那後者何必去補充甚至斷改經文呢?南傳愛己 北傳愛人 涅槃則無念無愛 如何走得呢?常聽人訓斥要人回家先修行 然後再出來說話 直以修行為標準倘所修所學皆非真實 經典所繫釋尊所言皆非真實 則多修何益?釋尊否定至尊奉愛 另講離苦涅槃之學 夢中生夢 何必相互峻斥?
作者: hvariables (Speculative Male)   2016-09-08 21:39:00
這系列的討論佛經是重要根據 樓上要是有本事找出佛的缺點邏輯矛盾之處 應該自己發文說明在這個板又不會違犯板規 不應該空口說白話另外若自認為自己可以超越佛的境界有本事去自創一個宗教說服別人又不犯法但還是不應該空口說白話 後人哪裡超越佛又講不出來
作者: yogi (Yogi)   2016-09-08 21:50:00
嗔恨是無益的。這不是佛陀才這樣說,連尼乾子以及許多外道都這樣說。甚至kalama人自己想一想也認為是無益的。但只是知道無益沒用,只有佛陀找到根除的方法。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9-08 21:52:00
既然多修無益就別修啊 又沒有人手上拿刀逼你信佛佛陀是告訴你一個可以滅去心頭之火的方法覺得沒用沒道理就去找別的嘛 最起碼在台灣宗教是很自由的開頭第一句 噌恨是一種假象中的體驗 但未必就是無益之感受其實說的沒錯 有受過苦才知道什麼是苦 也才會想離苦但是往下導出的結論就很奇怪了很多大乘人一天到晚說想度化眾生脫離苦海問題是大多數的眾生根本不覺得貪嗔癡是苦啊大多數的眾生每天只想要追尋更多更強烈的不一樣的刺激如果你喜歡享受在貪嗔癡裡 那很好啊 我看不出來問題在那那當然沒必要信佛啊 信佛當然無益啊就自己去享受貪嗔癡不就好了?最後"以涅槃離世為寂靜" 在你沒搞懂之前就先批評這才是最應該 "討論中不應帶入感情 而應切入理論與驗證"的地方
作者: akumahomura (惡魔焰)   2016-09-08 22:13:00
阿彌陀佛就比釋迦牟尼佛偉大 大乘就是改革進步之佛教小乘佛教就是落後苦的地區才崇信呢XD追求原始佛教都是反時代進步的 只會用落後思想麻痺自己呢 以為還活在民智未開的悉達多落後時代 真可惜XD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9-08 22:21:00
如果樓上覺得大乘可以讓你滅去心頭之火 那非常恭喜你 如果批評別人可以讓你得到平安喜樂 也非常恭喜你
作者: ilha   2016-09-08 22:32:00
為何南傳的古代經文 就不能夠批評呢?誰規定釋尊所言、佛經所寫就是真理呢?四諦講的是苦寂滅道,不就是以涅槃離世為寂靜嗎?很多宗教都講愛 唯獨佛教講涅槃要無念無愛 不奇怪嗎?涅槃是比世間離真實近些 但涅槃並不到完全真實 而是夢中夢很難理解嗎?如果了解到涅槃並非真實 那麼阿羅漢是否究竟? 便無意義了南傳北傳爭執阿羅漢是否究竟? 不過是宗派之爭罷了 非關是非誰規定世間是苦的、是不圓滿的? 是釋尊規定的所以只需要從此處著手 破除此一迷思即可世間是完美的 但是還有更完美的去處 所以住世可也 進步更佳涅槃像是釋尊設法找出來的第三條路 看看無妨但總有比涅槃更完美的地方 和樂不為呢?
作者: yogi (Yogi)   2016-09-08 22:45:00
對於美好的期盼與貪愛,正是造成苦的根本原因。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9-08 22:47:00
不就是以涅槃離世為寂靜嗎? -->真的不是涅槃是對的 離世不是就我的了解i大也是飽學之士 先多花點時間了解一下涅槃是什麼 在回頭看你這邊的發言 你就知道問題在那了
作者: ilha   2016-09-08 23:34:00
所以涅槃就不離世囉?苦諦以世間為苦 集諦以世間為苦的集合 所以離諦就是要離開講錯 是滅諦 就是要消滅苦 無論是苦的本身還是苦的集合道諦就是離苦的方法
作者: yogi (Yogi)   2016-09-08 23:38:00
四聖諦不是這樣解釋的。
作者: ilha   2016-09-08 23:38:00
所以說涅槃就是要離苦 而世間既然是苦的 那涅槃何必住世?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9-08 23:38:00
這裡的世間是一個代稱 更精準的描述是以貪嗔癡為苦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9-08 23:39:00
你把你描述的 世間 全部換成貪嗔癡就對了
作者: ilha   2016-09-08 23:42:00
不貪不嗔不癡而仍住世 佛教就不以為苦,是嗎?唉~我也可以說各位不妨先看看博伽梵歌跟賽斯書怎麼說是嗎?以為我沒看過佛經是嗎四諦以認苦為首 以涅槃為得 如此而已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9-08 23:44:00
你在日本可以吃拉麵吃得很高興 在台灣也可以吃得很高興
作者: ilha   2016-09-08 23:44:00
哪那麼多人指認誰誰誰的體認是錯的,還非得回頭看哪部經文?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9-08 23:45:00
躲在山裡吃也一樣很高興 跟你在哪裡吃有什麼關係?另外 賽斯的東西別碰 一堆似是而非的東西
作者: ilha   2016-09-08 23:45:00
涅槃無論離世住世,都是至尊奉愛下的夢中夢而已,很難理解嗎?
作者: ilha   2016-09-08 23:46:00
唉~ 除了佛法之外的都是外道,碰都不能碰,是嗎?
作者: ilvepce (求真求圓融求和平)   2016-09-08 23:46:00
我知道你的意思,但你對於四聖諦的解釋真的不太"佛教".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9-08 23:47:00
原來i大會搞錯是因為看錯書了 :)
作者: ilha   2016-09-08 23:47:00
佛教、耆那教這些沙門思潮都是針對婆羅門教而來的,不記得嗎?佛教否定至尊奉愛 以為世界都是苦的不圓滿的 創造了第三條路如此而已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9-08 23:48:00
相對於苦集滅道 建議i大多理解三法印 脫離三法印就不是佛教
作者: ilha   2016-09-08 23:48:00
對佛教來說婆羅門是外道 反之對婆羅門來說也是一樣
作者: ilha   2016-09-08 23:49:00
四諦三印都不過是釋尊的規定和體悟而已 不見得是真理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9-08 23:50:00
你不認為是真理可以去信別的教 完全沒有問題但是脫離三法印就不叫佛教
作者: ilha   2016-09-08 23:50:00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前2者是屬於真實的 第3項則是屬於佛教的佛教只是一個文化框架而已如果不能夠跳出這個文化框架 那修行再多又如何?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9-08 23:51:00
看你體會到哪裡囉 你的體會(證悟)到了 你就知道了
作者: ilha   2016-09-08 23:52:00
薩滿、婆羅門、基督教、伊斯蘭很多細微觀念是一樣的佛教很多也跟婆羅門很相似 但是錯在最後一關(涅槃)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9-08 23:52:00
這就說到重點了 佛教的精華之一就是破除外相
作者: ilha   2016-09-08 23:53:00
沒有愛的涅槃就是一種脫離至尊梵的幻念 自以為脫離了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9-08 23:53:00
涅槃的意思不是無念無愛喔 那是佛教稱呼的邊見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9-08 23:54:00
i大說的完全是歷史上最常討論的佛教經典問題
作者: ilha   2016-09-08 23:54:00
佛教本來就是對婆羅門梵我合一的否定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9-08 23:55:00
破除常見 就是既定的文化框架 並非邊見 就是說一切虛無或遠離 而是脫離常見和邊見的中道 中道也只是一個代稱
作者: ilha   2016-09-08 23:55:00
而此情況下認為一切都是苦的不完美的 故要無念無愛離苦寂靜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9-08 23:56:00
現在我搞懂了 i大是錯把邊見當成佛教
作者: ilha   2016-09-08 23:56:00
所以實際上是在否定至尊奉愛的情況下 創造涅槃的第三選擇
作者: ilha   2016-09-08 23:57:00
輪迴是一種 真實(至尊奉愛)是一種 涅槃是第三種輪迴住世和涅槃寂靜其實都包含在至尊梵裡面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9-08 23:57:00
i大如果真的對佛教有興趣 先去了解什麼叫常見邊見吧 :)
作者: ilha   2016-09-08 23:58:00
涅槃不過是企圖否定至尊梵的第二種外境罷了如果輪迴住世是第一種外境的話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9-08 23:58:00
用婆羅門教來了解佛教 就像在台灣聽政府宣導了解共產黨說大陸同胞都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 和像在大陸了解台灣以為台灣同胞都在吃香蕉皮一樣
作者: ilha   2016-09-08 23:59:00
多看看吧 婆羅門、新世紀、基督教和伊斯蘭 以及大小乘很多東西在細微處講的是一樣的只不過每個的切面和深淺不同而已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9-09 00:00:00
別再從婆羅門教來看佛教了 看不到什麼真實的東西的佛教跟基督和伊斯蘭 在某些部份是類似的 但是不盡相同而且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在政治介入後就徹底被玩壞了婆羅門教的思想其實並沒有脫離薩滿教太遠
作者: ilha   2016-09-09 00:02:00
四聖諦以苦為首 以世界為不圓滿 故需破除四聖諦才能探知真相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9-09 00:02:00
跟台灣的道教傳統信仰本質是很類似的新世紀就完全只是一堆半桶水在瞎攪和而已
作者: ilha   2016-09-09 00:03:00
只不過是錯在最後一關(涅槃無念無愛,否認至尊奉愛)而已多看點書吧這個就是因為是圓滿的 所以才讓很多生命無法了解是個幻影懂嗎?這個世界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9-09 00:05:00
先去了解什麼叫常見和邊見吧 :)
作者: ilha   2016-09-09 00:05:00
佛教以為世界是不圓滿的 所以才產生苦 因此要離苦得涅槃教判也是一種幻影和文化框架 把人束縛在宗法之中而已不需要玩弄名詞 講些常見邊見無記之類的 沒有意義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9-09 00:07:00
那些是後代的佛教徒不好好修行 喜歡爭權奪利玩壞的
作者: ilha   2016-09-09 00:07:00
也不需要請別人回去讀清四聖諦三法印的定義
作者: ilha   2016-09-09 00:08:00
所以才改變 創造新經典 回歸到宣揚提倡大愛的正道 不懂嗎?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9-09 00:08:00
要看就要好好去看核心的東西佛教的核心是不講大愛的 :)
作者: yogi (Yogi)   2016-09-09 00:09:00
我不管外道怎麼說 但是你既然要談四聖諦,就請不要用自己曲
作者: ilha   2016-09-09 00:09:00
涅槃就是至尊奉愛的夢中夢 能理解嗎?夢中夢無論如何純正即印 終究只是幻影而已
作者: yogi (Yogi)   2016-09-09 00:10:00
解的版本,然後再來批判說佛陀講的不見得是對的後半段的批判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9-09 00:10:00
言盡於此 佛度有緣人 i大對佛教沒興趣深入了解也請隨緣
作者: ilha   2016-09-09 00:10:00
不懂的話,我也沒辦法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9-09 00:11:00
其實i大能有這些觀點是很有條件走進核心的可惜了
作者: ilha   2016-09-09 00:11:00
我站在幻影中追求真實 何懼人在夢中夢裡託辭威猛?
作者: yogi (Yogi)   2016-09-09 00:13:00
ww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9-09 00:14:00
對了 ww 是什麼意思? 常常看到人這樣推文
作者: yogi (Yogi)   2016-09-09 00:17:00
一種宅宅的笑聲。ww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9-09 00:18:00
一者站在空觀談滅苦涅槃,一者站在假觀談緣起大愛,然而佛陀明明開展緣起性空,眾生卻執空、執有。^ ^"不對立才有鬼~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9-09 00:20:00
你真的沒救了
作者: ilha   2016-09-09 00:21:00
涅槃不過是至尊梵的夢境堅石罷了
作者: yogi (Yogi)   2016-09-09 00:21:00
ww
作者: ilha   2016-09-09 00:22:00
各位都好好修行吧 別受我干擾了
作者: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2016-09-09 00:22:00
^ ^ 三法印可不是只有消極意義,還有另一層的積極意義。這才是真正符合性空滅苦 與 緣起之善用。學佛若無法覺悟中道之可貴,偏墮一邊是必然的。阿彌陀佛
作者: ilha   2016-09-09 00:24:00
夢夢相因 層疊印契 並不重要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9-09 00:24:00
宅宅的笑聲不是 科科嗎?為何是ww?
作者: MartinJu (荒謬人生)   2016-09-09 00:52:00
先修到四禪八定再來說什麼至尊梵吧,沒實修只會有一堆妄想幻覺
作者: aaa123aaa (理解自身的維度)   2016-09-30 03:28:00
沙度沙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