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南傳菩薩道 釋迦牟尼佛的菩薩修行過程

作者: EvolutionWin (Mindfulness)   2016-09-09 22:32:12
: → rabbit1974: 嗔恨是看你自己有沒有嗔恨,智慧是看你自己有沒有智 09/09 17:27
就如我一再提起的 只有四種人已經斷除嗔恨 佛 僻支佛 阿拉漢 阿那含
其他的人要依循著佛陀的教法 練習 如理做意 調伏 戰勝 減輕
去除自己內心的嗔恨
佛陀的教法就如我在其他篇一再提起的
: → rabbit1974: 慧,你是個信仰者,不是修行者,你分享你認為是正法 09/09 17:27
我確實是對佛法僧有著堅定的信仰 同時也是信受後 修行 奉行者
: → rabbit1974: 的東西,你自己做得到嗎?依其他宗派的立場來看,你 09/09 17:27
: → rabbit1974: 分享的東西也不是佛陀的法,你自認正法且可利益他人 09/09 17:27
: → rabbit1974: ,這個法你要先花時間來利益自己,體悟名相而不是一 09/09 17:27
我的確從佛法中得到許多的利益
: → rabbit1974: 直講名相,你重複貼出的東西自己牢記在心就好,不相 09/09 17:27
: → rabbit1974: 應的,一次都不會看,你貼一百次也沒用,不過你那堅 09/09 17:27
我po文主要是讓自己看 也讓大家看 並不會抱著要指定某某人來看的期望
就如佛陀說的 有三種田 良田 中等田 劣田
文章代碼(AID): #1Nc5kjsu (Buddha) [ptt.cc] 【良田】相應部‧聚落主相應‧7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a/M.1469602733.A.DB8.html
就算如你所說 "不相應的 一次都不會看,你貼一百次也沒用"
佛陀在【良田】相應部‧聚落主相應內的做法如下
「村長!那些像六師沙門之輩的外道異學,就像那塊含鹽分的貧瘠田地,
我也樂意為他們說純正的善法,展現我清淨修行的身教,他們能聽進去多少,
就算多少,即使只聽進去一句法,也能享有一句法的利益安樂。」
這是佛陀的精神 身為佛弟子 就應當效法佛陀的精神
況且這裡應該不是只有劣等田
: → rabbit1974: 持到底的精神很厲害,關掉論壇,大家還是過自己的日 09/09 17:27
: → rabbit1974: 子,但一進來如果都是你發文回應的洗版狀態,這是一 09/09 17:27
: → rabbit1974: 種困擾,而不是你讓大家或我起了嗔心。 09/09 17:27
: → rabbit1974: 學佛不是讓自己強制去做那些尊者禪師法師講的東西, 09/09 17:31
: → rabbit1974: 是要有方法讓你達到那個境界不是讓你現在就遵守,壓 09/09 17:31
: → rabbit1974: 抑自己的本性,那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09/09 17:31
雖然你講的每一句話幾乎都跟我看到的三藏聖典相反 不相應
但我也不能一再的引述三藏回覆你 你必須自己去充實 閱讀三藏才行
如果嗔恨像你所說的那樣只能壓抑 而不能透過實踐佛陀的教法來減低或完全消滅嗔恨
那麼就沒有人能夠成功去除嗔恨 成就聖道 達到涅槃
: → rabbit1974: 老實說,就我觀察一陣子下來,你貼的東西還有你的發 09/09 22:05
: → rabbit1974: 言跟回覆方式,我不覺得你目前接觸的東西對修行有實 09/09 22:05
: → rabbit1974: 質的幫助,不過你已經很堅定了,那就祝福你吧! 09/09 22:05
好的 感謝您的祝福
我除了在累積慈心巴拉密 也在累積捨心巴拉密
現在該是練習捨心的時候 這是我回覆你的最後一篇文章了
最後附上 《相應部.忿恨經》給版眾參考
佛陀跟另一位對佛陀發怒且要粉碎佛陀的婆羅門討論這錯誤的見解。
該婆羅門是之前我們提到對佛陀發怒的婆羅門的兄弟。
當這位婆羅門聽到兄弟已經出家為比丘時,
他以更直接的方式去找佛陀算帳:
他以無禮且粗野的言語辱罵佛陀。
該婆羅門罵完之後,佛陀問他一個簡單且禮貌的問題:
「婆羅門,你怎麼說?有沒有朋友、同事、親戚與客人來拜訪你?」
「有時他們會來,喬達摩大師。」
請注意該婆羅門現在是多麼的禮貌。
那是因為不惱怒,而禮貌且友善;這種行為擁有立刻平息的效果。
佛陀平靜,該婆羅門也平靜。
然後佛陀問道:
「你有沒有請他們吃東西、用餐或吃點心?」
「有時我會,喬達摩大師。
佛陀又問:
「但是如果他們不接受,該食物是屬於誰的?」
「如果他們不接受,該食物還是屬於我的。」
「同樣的,婆羅門,我們(不辱罵任何人、不責罵任何人、不抱怨任何人)
不接受你對我們的辱罵、責罵、咒罵。
這一切都是你的,
婆羅門!這一切都是你的!
婆羅門,以辱罵回應辱罵、責罵回應責罵、咒罵回應咒罵的人才算是吃你的食物,
參與交易。
然而我們卻不吃你的食物,不參與交易。
這一切都是你的,
婆羅門!這一切都是你的!」
該婆羅門現在感到害怕了。
他以為佛陀在詛咒他。
該婆羅門是個壞脾氣的人,
而這種人不能想像有人能夠毫不生氣地那麼說話。
因此他說:
「國王及其眾臣相信喬達摩沙門是位阿羅漢,然而喬達摩還會生氣!」
對於這話,佛陀說了四首偈:
瞋怎能生起於無瞋者、
於如法生活善制御者、
於透過圓滿智解脫者、
於安住寧靜的平穩者?
以瞋恨回應瞋恨之人,
要比先發怒來得更糟。
透過無瞋回應瞋恨者,
人們戰勝了難勝之戰。
他為雙方的利益而做,
(他自己與別人的。)
明了其敵正當發怒時,
他正念保持自己寧靜。
當他獲得兩者的治療,
(他自己與別人的。)
人們以為他是個愚人,
皆因他們不了解真實。
佛陀對該婆羅門的辱罵與惡語回應以寧靜與喜悅,
令到該婆羅門的黑暗瞋恨獲得消除,他的心也被智慧之光滲透。
因此他也說:「太美妙了,喬達摩大師!太美妙了,喬達摩大師!」
他也歸依佛法僧,出家為比丘,獨自住在森林裡精進修禪,
最終成為諸阿羅漢之一。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09-09 23:37:00
你能不再回覆文章真的太好了,而且你的解讀能力好像有點問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