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四部宗義15

作者: FHShih (hou)   2021-04-04 13:33:36
洛桑卻配格西 教授
認知有「量」跟「非量」,屬於量的認知有兩類;非量的認知有五類。其
中非量的認知前四類— 再決知、顛倒知、伺察意、猶豫— 已經談完。現在看
第五個「顯而未定知」。它的定義若照藏文的順序,應該翻成:第一個是「無
法確定自境」,第二個是「自境雖清楚顯現」,第三個是「不錯亂」的明瞭。
也就是除了明瞭之外,主要有三個部份:第一個「無法確定自境」,意思是指
沒辦法了解自境;第二個「自境清楚顯現」是說境本身可以清楚顯現,這是說
明它不是有分別的;第三個是「不錯亂」,也就是沒有錯亂的成份在裡面。
底下看它的區分,順便判斷它實際的例子。若予以區分有三:1. 屬於顯而未
定知的根現前,2. (屬於)顯而未定知的意現前,3. (屬於)顯而未定知的自證現
前。從這三個區分就可以了知,若是顯而未定知必是現前,亦即它一定是無分別、
無錯亂。
「屬於顯而未定知的根現前」之實例是:眼睛沉溺於美色時,聽聲的耳識。
字面上雖然提到的是眼睛或者眼識,但其實還要有注意美色的意識,所以除了眼
識,還要有意識去輔助。眼識跟意識的注意力全部都放在美色,這時雖然聽到聲
音,但是沒有辦法確定,這時候的耳識是屬於顯而未定知的根現前。也就是在這個
耳識當中,聲音雖然很清楚的呈現,但是耳識因為沒有第六意識去輔助、確定了解
它,因此即使聲音在耳識當中清楚呈現,還是無法了解,而且這個聲音也沒有錯亂
的成份在內,這樣的耳識屬於顯而未定識的根現前。
這個例子也可以把它換過來,假設把眼睛改成耳朵或者是耳識,耳識跟意識
的注意力,全部沉溺在悅耳的聲音時,這時看見色的眼識,也是顯而未定知的根現
前。換言之,眼識沒有意識輔助,所以眼識所呈現的色法,雖然清楚地呈現,但是
沒有第六意識輔助、並確定,所以即使眼識呈現的色法是清楚的,還是沒辦法被了
解,再者它也沒有錯亂的成份在內,這個時候,見色的眼識就變成顯而未定。如果
把裡面的內容互相對調,那麼剛剛提到的情況有兩個,根識有第六意識與沒有第六
意識的輔助,沒有被第六意識輔助就變成屬於顯而未定的根現前。
又如看到一樣很喜歡的東西,而後對它起貪著,這時貪著心就會不斷的憶念
這個東西,這時候的憶念,其實是一種分別心,若將這個憶念的分別心帶到聽法的
場合,此時耳識雖然聽到了說法者在說法,但是沒有辦法確定所聽的法到底是甚麼
內容,因為整個第六意識都在注意之前所貪著的東西上,這時候的耳識也是屬於顯
而未定的根現前。
這裡提到「沉溺於美色」,「沉溺」要理解成特別的貪著,而不只是稍微貪
著而已,是整個心好像貼在這個美色上,所以有強弱的差別,因為如果只是稍微的
貪著,聽聲的耳識或許還可以知道所聽的聲音是甚麼,但是因為整個眼識配合第六
意識,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美色上,這是沉溺的意思,亦即特別貪著的意思,
這時候聽聲音的耳識會聽到,但是不了解。
第二個分類「顯而未定知的意現前」,實際的例子是凡夫心相續當中,取色
等五境之意現前。一般凡夫是指沒有神通的凡夫,在他的心相續當中會有產生意現
前的時候,但是他卻不曉得。
意現前,其實是無分別的第六意識,而且是不錯亂的。我們說第六意識有有
分別跟無分別,凡夫的第六意識裡面能夠了解到對境的,多半屬於有分別的第六意
識。無分別的第六意識,也就是這裡所講的意現前,它有產生,但是凡夫不曉得。
再回到這個例子:凡夫心相續當中,取色等五境之意現前,色等五境是指色、聲、
香、味、觸,取這五個境的意現前,這表示有五個意現前,因為境有五個,所以會
有取色的意現前一直到取所觸境的意現前這五個意現前,在凡夫的心續當中,都是
屬於顯而未定的意現前。
這五個意現前是如何產生的呢?在講這五個意現前的產生之前,可能要先知
道,它的產生與根現前有關係。譬如說:看見色的眼識之取色根現前,假設這個色
是美好的色,這時候看見色的眼識之後,會產生知道或者去執這個色是美好的分別
心;反之,假設這個色是醜陋的色,接著就會產生執色是醜陋的分別心;如果現前
眼識所見的是白色的色法,那麼這之後就會產生確定這是白色色法的分別心;如果
現前眼識所見的是紅色的色法,那麼這之後所產生的分別心,就是確定這是紅色色
法的分別心,也就是說在眼識之後,會產生一個確定或者去執對境是什麼的分別
心。
剛剛這種情況,說在眼識之後會產生分別心,實際上在眼識跟分別心之間,
還有很短的一剎那,也就是所謂的時邊際剎那這麼短時間的意現前。譬如:取色的
意現前,它會介於之前的眼識跟後來的分別心之中產生,而這個時間非常短暫。取
色的意現前,是連結之前的根現前與後來分別心的一個心識,但是它時間很短,只
有一時邊際剎那。
所以看見色法的眼識跟後來的分別心之間,會有一個時邊際剎那這麼短時間
的取色意現前。因為它是屬於無分別心,是第六意識的意現前,因此對境的色會清
楚的呈現,雖然是清楚的呈現,但是它停留的時間非常短,只有一時邊際剎那,對
凡夫來講,還沒有辦法了解它;假設凡夫能了解得到,那就不是凡夫了!所以一般
凡夫是無法了解這樣稍縱即逝的意現前,因此對凡夫來講,這是屬於顯而未定的意
現前。
假設境是聲音,那就是取聲的意現前。也就是聽聲的耳識,在它隨後產生的
執聲音的分別心之間,也是會有一個時邊際剎那取聲的意現前,因為時間非常短的
緣故,這個意現前也沒有辦法了解到聲音這個境,但是聲音會在這個意現前當中清
楚呈現,所以這個意現前對凡夫來講,也是屬於顯而未定的意現前。
假設意現前能夠了解到所取的色或者是所取的聲,那麼就有辦法了解細微的
無常。但是對凡夫來講,沒有這個能力,凡夫沒有辦法透過一時邊際剎那的意現
前,了解到色或聲音,凡夫只能透過比量了解這麼短時間的色跟聲音,無法透過現
量了解。
《俱舍論》提到,時間最短的情況就是剛講的時邊際剎那,累積一百二十個
時邊際剎那,就是一個彼剎那單位;彼剎那再乘以六十,就是須臾單位;須臾再乘
以三十,就是所謂的頃刻;頃刻再乘以三十,就是一天(日);再乘以三十就是
月;月再乘以十二就是我們所說的年,這是《對法論》所講的時邊際剎那跟它所
累積起來的時間之間的一個關係。
看見色的眼識也有屬於顯而未定的部份,例如:相對於形狀跟顏色來講,眼
識是量,因為它有了解形狀跟顏色。但是如果相對於這個色法上的不同性質,像細
微無常或是所作性這些細微的特質,眼識不是量,而是顯而未定知。因為這些細微
的無常、所作性,它雖然也會像形色、顯色同時呈現在眼識當中,而且是清晰的呈
現,但是眼識卻無法了解它們,所以此時的眼識不是量,只是顯而未定。
以看見手錶的眼識來講,因為在眼識之後所引生的執手錶的分別心,它可以
了解到手錶,因此看見手錶的眼識是量,它可以由後面的分別心,了解手錶這個對
境,但是呈現在看見手錶眼識當中的其它細微特性,它沒辦法了解,所以眼識本身
對於這些細微的特性是顯而未定知。這個可以從後來的分別心能不能了解而決定,
假設後來的分別心可以了解手錶,那麼前面看見手錶的眼識就是量,但是後來的分
別心沒辦法了解到手錶上的其它特性,所以對於其他特性來講,看見手錶的眼識就
不是量,因為後面的分別心也沒辦法了解到這些細微特性。
底下看第三個(2–5–3)屬於顯而未定知的自證現前,談到這裡就要牽涉剛
才的例子,對一般凡夫來講,取色的意現前一直到取所觸境的意現前,這五個意現
前,都有能夠經驗到自己的自證現前。換言之,取色的意現前本身有一部份能夠經
驗到自己,這個部份就是自證現前;同樣的取聲的意現前裡面也有一部份,可以經
驗到取聲的意現前本身,這就是經驗取聲的意現前的自證現前,一直類推到取所觸
境的意現前。
總之,自證現前是以有境意現前為它的境而去經驗。在剛提到的經驗取色意
現前的自證現前當中,取色意現前出現的時間只有一時邊際剎那,由於時間太短
了,一般凡夫的自證現前,沒有辦法了解到他所經驗的取色意現前,凡夫沒有現觀
無常的能力,因此在自證現前當中,這個取色意現前雖然有清楚的呈現,而且是不
錯亂的,但是自證現前卻沒辦法了解它,所以這個自證現前本身,也是一個顯而未
定知。針對以上這三個分類的實例,然後再配合原先的定義去思惟,慢慢的就能夠
有一些了解與體悟。到此為止,已粗略地介紹了非量的認知。
在心類學的七項分類裡面,純粹是無分別的有兩個,純粹是分別的有三個,
兼具分別無分別的有兩個。唯是無分別的是現量與顯而未定識,這兩個不僅都是無
分別,而且因為都是無錯亂,所以這兩個都屬於現前。如果是比度、猶豫、伺察意
一定是有分別的;顛倒知跟再決知,則都各有分別無分別,所以有所謂分別的顛倒
知、無分別的顛倒知跟分別的再決知、無分別的再決知。
舉例說,無分別的顛倒知,就是把雪山看成藍色的眼識;分別的顛倒知,就
是把聲音執為恆常。無分別的再決知,像現前知的第二剎那,這是屬於無分別的再
決知,如果是比度的第二剎那,這是屬於分別的再決知。
認知的部份已經談完,底下要談「有境」的三個區分,第一個是士夫,士夫
是指補特伽羅;第二個言語,指的是能詮聲,能夠表達意義的聲音;第三個是認
知,量要改成認知。
「有境」這個詞,一般是跟「境」相對,「有境」是主,「境」是客,一個是
主體,一個是客體。「有境」顧名思義,從藏文來看,一定有它的對境,如(1)
補特伽羅(士夫)可以了解或者看見他的對境;(2)能詮聲可以表達它所要表達
的對境;(3)認知可以認識到它的境。所以補特伽羅、能詮聲、認知都有它所要
認識或者要表達的境,因此這三個都叫做「有境」。
「有境」再加上一個量的話,就是所謂的「有境量」。「有境量」也可以分成
三類,就是(3–1)士夫量、(3–2)言語量、(3–3)認知量。其中的「士夫量」
是指我們的導師— 本師釋迦牟尼佛,事實上十方三世諸佛都可以稱為士夫量,要
成為士夫量的補特伽羅,必須是不墮黨、非常客觀,不論其想法或言行都非常值得
信賴,這樣的人才符合士夫量;「言語量」如四諦法輪,它所要表達的所詮必須完
全合乎事實;「認知量」就是我們之前談到的七項分類中,屬於量的覺知的現量跟
比量。到此為止,已經將經部宗七個科判當中的第五個科判,有境的主張已經說明
完了。
2.6 對無我的主張
底下看第六個科判,(2–6)無我的主張:對於無我的主張,經部宗跟扣掉
犢子部的毗婆沙宗其實是一致的。從四部宗義來看,扣掉犢子部的毗婆沙宗、
經部宗、唯識宗,一直到自續派,這四個宗派將補特伽羅無我,分成粗品的補
特伽羅無我( 常、一、自在空) 跟細品的補特伽羅無我( 獨立之實質有空),四
個宗派對於這兩種的補特伽羅無我看法,其實是一樣的。他們主張的粗品的補
特伽羅無我,裡面要否定的有三個,也就是有三個所破:補特伽羅為「常」是
第一個所破;補特伽羅為「一」是第二個所破;補特伽羅為「自在」是第三個
所破。
從這三個所破來看,如果補特伽羅為「常」表示補特伽羅不會生滅、不用觀
待生滅的,但實際上補特伽羅是觀待生滅的,所以補特伽羅為常是要否定的,因此
補特伽羅為常空,這個空就是要否定補特伽羅為常,因為根本沒有這種不會生滅的
補特伽羅。
第二個所破是補特伽羅為「一」,一的意思就是它不用觀待部份,可是實
際上補特伽羅不僅要觀待部份,而且必須觀待許多的部份聚集,才能安立出來,
所以補特伽羅為一的情況也是要否定的,因此補特伽羅為一空,就是空掉補特
伽羅為一,或者是空掉補特伽羅不觀待部份這一點。
第三個所破是補特伽羅為「自在」,自在的意思就是不觀待因緣,如果觀
待因緣就是他自在,就是自己沒辦法自主而為他自主,實際上只要是有為法,
一定是依賴因緣、觀待因緣的,意思是指被因緣所主宰。一個有為法的好壞,
其實都是受因緣所控制、所主宰。換言之,因緣「他」所自在,這個「他」指
的是因緣。既然補特伽羅屬於有為法的範疇,所以它也一定受到因緣的主宰,
沒有辦法自主,所以把補特伽羅為「自在」空掉,是補特伽羅為「自在」空。
有為法跟依他起性是同義詞,這樣的講法從毗婆沙宗到應成派都一樣,只要
是有為法就是依他起性,就是自己無法主宰,由他所主宰。這個依他起和由他所主
宰的「他」是指因緣。換言之,一切有為法是觀待因緣的,沒有辦法自己靠自己,
是由其他因緣所決定。譬如大部份的人死了,都要投生善趣或者投生到惡趣,這些
都不是自己能決定的,而是由因緣決定。這裡的「因緣」指的是業等,而決定來
世是生善趣還是墮惡趣,因此這個情況也是屬於依他起,或者說是屬於他主宰。
接著細品的補特伽羅無我,是指補特伽羅為自己能獨立之實質有空。「自己
能獨立之實質有」就是不觀待諸蘊的情況下,自己能夠成立起來。換言之,補特伽
羅實際上是自己不能獨立的施設有,因此補特伽羅為自己能獨立之實質有空,意思
是指補特伽羅要靠五蘊才能成立起來。
不承認「法無我」這點,類似於毗婆沙宗。大、小乘的宗義,主要是從見解
而區分,小乘宗義只承認補特伽羅無我;大乘宗義不僅承認補特伽羅無我,也承認
法無我。
其次大乘的入道跟小乘的入道,就不是從見解判別,而是從方便,這個方便
主要是指有沒有大悲心、菩提心。假設這位行者有大悲心、菩提心,就歸類到入大
乘道者;假設行者沒有大悲心、沒有菩提心,僅有出離心,那麼就是入小乘道者。
換言之,入大小乘道的區分在於方便分,方便指的是大悲心跟菩提心,而小乘道指
的是聲聞道跟獨覺道。
大小乘的宗義是從見解來區分,而入大小乘道是從方便分,因此這樣的組合
有各式各樣的不同。有大乘宗義入大乘道的情況;也有大乘宗義入小乘道的情況,
意思是說這個行者,可能持的是中觀應成見或自續見等大乘宗義的見解,但是卻進
入小乘道,因為他沒有大乘方便分的菩提心跟大悲心,所以入小乘道。反之,持小
乘宗義見者不僅有入小乘道,也有入大乘道的,這種種的情況都有。總之,大小乘
宗義的區分在於見解,入大乘道跟入小乘道的區分在於方便,這個見解主要是在無
我見,方便指的是菩提心跟大悲心。
2.7 地道的建立
底下看第七個科判,(2–7)經部宗的地道建立,他們提到:三種種姓的行者
在積聚資糧時,是在四個有學道的階段,因此主張「佛的色蘊」是「佛」,這一
點之前在毗婆沙宗主張佛的色蘊不是佛是不一樣的。為什麼經部宗認為佛的色蘊是
佛,而毗婆沙宗認為佛的色蘊不是佛?主要是累積資糧的時段,這兩個宗派的主張
不同。
三種種姓指的是聲聞種姓、獨覺種姓、菩薩種姓。這三種種姓的行者在積聚
資糧的時,如果是菩薩種姓主要是為了證得上品菩提,也就是佛果,那他累積資糧
的時間要三大阿僧衹劫,這個講法各個宗義都一樣,只是三大阿僧衹劫累積資糧,
各在哪個階段累積有所不同。
毗婆沙宗認為:三大阿僧衹劫的資糧累積都集中在資糧道的上、中、下三
品。他們認為資糧累積完後,從加行道的煖位一直到無學道佛果位都在一座完成,
因此這之間的變化,除了認知不斷的提昇之外,身體還是原來的身體。也就是證得
佛果位的身體跟當初加行道煖位菩薩的身體是同一個,因為這個身體是由過去的業
跟煩惱所引生的,所以是有漏的,因此毗婆沙宗認為佛的身體是苦諦、是所斷的原
因在此。
經部宗就不一樣,經部宗也認為菩薩要成佛需要三大阿僧衹劫,這個時間是
一樣的,但是經部宗認為累積資糧的階段不只是資糧道而已,也包含了加行道、見
道、修道四個有學道,等於說三大阿僧衹劫是在這四個有學道所累積的,但是這個
過程裡面,佛的身體已經不是凡夫身,所以身體不是苦諦、不是所斷,因此成佛之
後的佛身或者色蘊也是佛。
若以獨覺而言,他為了自利的解脫在百劫累積資糧,而成就獨覺阿羅漢,也
就是中品的菩提。聲聞的時間比較不定,可以在二世或者三世裡面累積資糧。聲聞
為了自利而成就解脫,也就是下品的菩提或者說聲聞阿羅漢。
四部宗義都認為菩薩行者,必須在三大阿僧衹劫的時間累積資糧,但是毗婆
沙宗認定,佛就是本師釋迦牟尼這尊佛而已,所以他們完全是依據本師釋迦牟尼佛
的成佛方式,亦即佛在二十九歲出家,然後六年苦行,三十五歲的時候到金剛座,
這時他已經進入加行道的煖位,然後從進入加行道到成佛是在一座之間完成。因為
從加行道到成佛,這個身體是有血有肉所湊成的凡夫身,所以直到佛的階段,這個
身體還是沒有變,還是有漏身,唯一變化的是他的心,由凡夫的心轉變為一切相
智,他們認為這是成佛,但是並沒有認為這個色蘊是佛,原因在這裡。
以大乘的講法,也是要配合四道在三大阿僧衹劫累積資糧。五道中的前四道
—大乘的資糧道、大乘的加行道、大乘的見道、大乘的修道屬於四個有學道。第
五個是無學道,是佛果位。其中有學道中的大乘資糧道、大乘加行道是屬於大乘凡
夫道或者說是異生道,到了大乘的見道跟大乘的修道,才進入聖者道,從聖者道開
始直到成佛會有十地。
一般菩薩十地的安立,見道被歸到初地,修道是從第二地到十地。其中大乘
資糧道與大乘加行道是在累積第一大阿僧衹的資糧;從初地一直到第七地,是在累
積第二大阿僧衹的資糧;從第八地一直到第十地,是在累積第三大阿僧衹的資糧,
所以整個有學道累積三大阿僧衹資糧的情況是這樣。
經部宗認為到了佛果位的時候,佛的身、佛的語、佛的意,甚至滅諦這個常
法,以及所有佛心續上所攝的有為法、無為法,全部都是佛,它不會像毗婆沙宗認
為佛的色蘊不是佛,其它的認知才是佛。
以大乘的講法,到了佛果位時,無論是屬於色法的身體、屬於聲音的語、還
有屬於認知的意、甚至還有佛所證的滅諦,所有這些有為、無為的功德都是佛,沒
有一個例外。譬如說以佛的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行好,是屬於佛的色蘊,包括
祂的手、祂的足、祂的眼、祂的鼻、祂的臉,甚至祂的頭髮、身上的毛孔,這些都
是佛。
以大乘的講法,佛在金剛座成佛,只是一個示現而已,事實上在這之前已經
成佛,祂只是十二個事業中的一個事業而已,或者一個示現而已,並不像毗婆沙宗
所認為的是第一次成佛。
「障的建立」及「地道的行進方式」等,與毗婆沙宗類似。之前毗婆沙宗的
講法,也就是前面的(1-7),這一部份說法是一樣的。它分成「具煩惱之障」及
「非具煩惱之障」。「具煩惱之障」是聲聞學者還有獨覺行者主要的所斷;「非具煩
惱之障」則是菩薩行者的主要所斷。「具煩惱之障礙」主要是障礙解脫;「非具煩
惱之障」主要是障礙成佛。之前在非具煩惱之障提到了四種,就是對於佛(心續
中)的法等、還有遙遠的距離、遙遠的時間以及各種無邊的分類,對於這些法的無
知,都是屬於非具煩惱之障,這個安立都跟毗婆沙宗的講法一致。
在「地道的行進」裡面,主要有智慧資糧跟福德資糧。智慧資糧主要是細品
的補特伽羅無我見,這個不論是聲聞學者、獨覺行者或者是菩薩行者都是一樣的,
都是適用這個細品的補特伽羅無我見,也就是補特伽羅自己能獨立之實質有空的見
解。
地道的行進方式,除了智慧資糧還要配合福德資糧。如果以小乘的聲聞行
者,他的福德資糧是屬於下品的福德資糧,所以下品的福德資糧結合他所了解的細
品補特伽羅無我見,在二世或者三世,甚至四、五世裡面,就可以證得聲聞的阿羅
漢或者說聲聞的解脫。
如果是獨覺,他的智慧資糧也是了解細品的補特伽羅無我見,再結合中品的
福德資糧,然後在百劫當中就可證得獨覺的所證,也就是獨覺的阿羅漢或說獨覺的
解脫。如果是菩薩行者,他的智慧資糧也是了解細品的補特伽羅無我,而且要結合
上品的福德資糧,然後在三大阿僧衹劫當中成就上品菩提,也就是佛果位。
底下補充說明福德資糧分為下品、中品、上品,這個下品、中品、上品,譬
如以供養來講,絕不是從供養的多寡,或者它的品質好壞來分,而是在於行者的動
機,也就是主要是從行者的想法來分。以聲聞的行者來講,他只想得到自利,為證
得自利的解脫,就感到足夠了,以這樣的想法來供養,屬於下品的福德資糧;如果
是獨覺行者,當然獨覺行者也是為了自利而求解脫,但是他的想法又比聲聞好一
點,所以比聲聞略勝一籌的想法去行供養,所累積的福德資糧是屬於中品的。
如果是菩薩行者,他是為利眾生願成佛,為了證得無上正等正覺這樣的想法
而行供養,所以即使他供養的只是一杯水,這也是屬於上品的福德資糧。所以福德
資糧的下、中、上,主要是以想法來區分,以說明完經部宗的宗義。
============================================================================
經部宗的介紹到這邊結束 明天會進入唯識宗的部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