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個人的想法,供原po參考:
1. 要有「譯」,前提要有至少兩種語言,而巴別塔留給後人的,就是這個legacy。就像
是要有「救贖」,前提要有人、聖相隔,而伊甸園留給後人的,就是這個legacy。
2. 巴別塔的建造,不見得就是逆天(舊約裡的上帝在巴別塔之前,沒有提起該不該建造
這樣的塔,既然如此,何來的「逆」?),也不見得象徵人類的驕傲。「為自己立一個名
」不見得是自私(「立名」的意義,難道只有一種?),想「通天」卻可能是對神聖的追
求。可確定的是,當時的人因為語言相同,所以能夠共融、合一,以致於有能力團結、戮
力於崇高的目標,這目標唯一的象徵就是巴別塔。
3. 沒有巴別塔,就沒有「譯」的需求;「譯」原始又終極的目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共融、
合一。沒有發生伊甸園裡的Fall,就不需要「救贖」redemption;「救贖」redemption原
始又終極的目的,是人、聖的共融、合一。
出了伊甸園,人對pre-Fall伊甸園中「與上帝同行」的嚮往有幾分,就對救贖有幾分的信
心與希望。
沒了巴別塔,人對pre-Babel共融合一的嚮往有幾分,就對「譯」有幾分的信心與希望。
4. 如果舊約中的上帝認為人類能力、潛力有限,再怎麼樣都不可能通天、與聖相通,應
該就沒有變亂語言的需求。
聖經Genesis 11:6
And the Lord said, “Look, they are one people, and they have all one
language; and this is only the beginning of what they will do; nothing that
they propose to do will now be impossible for them.
或許,舊約上帝反對巴別塔,是間接地對人類的能力、潛力提出肯定,不是嗎?這樣說來
,巴別塔,是否也間接地象徵人類的能力、潛力?
※ 引述《mgmgars (衛實稻暱榴)》之銘言:
: 呃...我想問的好像跟翻譯沒有直接相關。
: 但是我實在是對進板畫面的巴別塔在意的不得了>"<
: 我能理解進板畫面想傳達出譯者熱血的心境,也確實非常地帥氣,但看到最後一
: 句「朝向我們的巴別塔。」怎麼看怎麼不對勁啊冏...
: 巴別塔的確是在說一個語言發源的故事,但那是一個人類太過狂妄而被神懲罰的
: 故事啊。人類一開始只說一種語言,有一天覺得自己能挑戰神而開始合力建造一
: 個通天塔,神使他們的口音變亂不能互相溝通,所以塔也蓋不成只能四散而去。
: 或許做這個進板畫面的人的想法是,譯者的力量可以替使用不同語言的人類們搭
: 起溝通的橋樑,再次把這個通天塔完成。
: 如果我的理解沒有錯誤的話,巴別塔故事的本意應該是要讓人不要驕傲,不要想
: 著與天鬥才對吧...
: 感覺有點像外國人學中文用錯典故一樣,有種不諧調的感覺。(搔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