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oslaa (良心台派+正義DPP支持者)》之銘言:
: 外省人,帶來的應該是豆漿這個新叫法。
: 因為這些外省人開的餐飲店中,
: 豆漿可以對應鹹豆漿,方便記憶,
: 所以慢慢傳統叫法豆乳,就被取代掉了。
更正
灌園先生日記/1943-06-19
: 周古託林春水作豆腐... 以一大碗之豆漿進余
得證,日本時代台灣也叫豆漿,不過確實可能不是主流叫法。
結論:豆漿從飲品本身到叫法,都不是後來的外省人帶入,而是本來就有。
至於日本時代豆漿在台灣是不是受歡迎的飲品,是不是早餐的經常性選項,
那是另外一回事。
雖然有點岔題,這樣看來,外省人真正帶來的,可能是鹹豆漿。
講一下個人生活經驗當佐證,我(本省人)小時候只知道豆漿,
後來長大會自己到早餐店,看到菜單上有鹹豆漿時,我還奇怪那是啥。
然後我第一次吃鹹豆漿... 不好意思,大概是去年還前年的事情,
終於鼓起勇氣試吃。滿好吃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