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持密咒與成就

作者: feelthat (雲端傳送)   2016-02-16 00:59:30
不提出來大概也不會有人去看了~~~~~
持咒是否能[成就] 許多書早已開示過 一定要細心的判斷
佛法從來不外求 自心是佛 自心是佛~~~
金剛經開示: 不以三十二相見如來 不以聲求我 釋佛的開示 清楚明白
破相論 - 達磨開示
【譯文】
問:佛經中說,佛陀讓眾生修建佛寺,鑄造畫寫佛像、燒香散花、燃燒佛燈、
日夜繞塔、身持齋戒、禮拜佛像,造作種種功德,皆能成就佛道。若是成佛只
需觀察自心與降服六根,那佛經中所說的種種造作之事,豈不都如虛空一般,
白忙一場。
【譯文】
達磨大師回答說:佛陀所說的經典,其中含有很深的含意,因為眾生的根基低
落,無法理解佛法甚深的奧義,所以假借一些世俗的因緣之事作為比喻,以利
眾生了解出世無為的道理。若還是不修心地,只知向外追逐,祈求獲得福報,
那是不可能的事。所謂的伽藍是印度梵語,在中國翻譯為清淨之地,若是能永
遠去除三毒,常令六根無所染著,身心寂靜且內外清靜,就稱為修建伽藍。
最上乘論 - 弘忍
問曰:何名自心勝念彼佛?
答曰:常念彼佛,不免(不能免除)生死。守我本心,則到彼岸。
金剛經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故云:守本真心,勝念(勝於憶念)他佛。又云,勝者,只是約行(約定這麼做)
勸人之語,其實究竟果體平等無二(於佛性中守本心與念他佛是平等無分別的)。
...
...
...
問曰:此論從首至末,皆顯自心是道。未知果(佛的果地)行(因地行門)二門,
是何門攝?
答曰:此論顯一乘為宗。然其至意(最重要的目的),導迷趣(趨)解,自免生死,
乃能度人。直言自利(站在自利的角度),不說利他,約(就是)行門攝。若有人依文
行者,即在前成佛。若我誑汝,當來墮十八地獄,指天地為誓。若不信我,世世被虎狼
所食(入三惡道意)。
《最上乘論》終
弘忍五祖都發毒誓了難道還不仔細研究一下嗎???
心要經 - 釋佛開示
照見五蘊歸空....[三世一切佛],亦依止此甚深般若波羅密多...
....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
誦咒要領就在這 就在這~~~三世一切佛就是以心攝持的
大悲咒 - 大悲總持觀世音傳法
【譯文】
...請這些輪迴的眾生要觀照自己的心。...
當修行者證大空自性(完全無誤的正等正覺)為度生出菩提路,
以菩提心生出咒音咒語形象度化一切眾生,你的心沒有開法眼佛眼證佛心
又怎能先誦咒而成就正等正覺~~~ 修行之路要小心要小心
不是說咒就不持了是成就的方向要正確啊~~~
這篇文章就到此結束 任何法門包含老師都是你自己的選擇 自己要負全責~~~
回應推文:
心要經是很深的智慧它就是密乘的大圓滿 要了解到這真的不易
菩提心可以是利益他人的心 可以是金剛後心即是禪宗的現性~
禪密說的是同一件事如果念通的話~
作者: Amtb09 (Amtb)   2016-02-16 01:10:00
密乘的核心其實就是在菩提心,在此基礎下所有修行才安立。在沒有菩提心的基礎下,所有修行都不可能成就。大乘佛法也是。這邊的成就是指證大圓滿、證大空性、成佛。其實您看禪宗祖師談西方淨土或阿彌陀佛,都有一個特色,他們沒有否定,只是告訴學禪宗者,要返照自心。另外F大可以讀讀文中弘忍大師後面的備註 :又云:"勝"者只是約行勸人之語,其實究竟果體平等無二。弘忍大師自己都說,這種說法是勸人之語。從究竟果體而言,是平等無二。您如果讀淨土經典與註解,其實裡面也都會從相導歸於自心。如<觀無量壽經>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這些都會將自心與念佛的關係,作明確的解釋。禪宗是非常了不起的頓法,所又稱宗門,除此之外都稱教下。縱使說要返照自心,請問照哪個心 ?光百法名門論就有八識、五十一心所,要返哪個心呢 ~二祖慧可還是因覓心了不可得,而開悟。連心都不可安立,要從哪返照自心 ? 這是很不簡單的頓教。所以還是建議要先從教下基礎學起,當有足夠資糧自然能融通禪門頓法,這樣也會比較踏實,才不會步步踏空。像末學這種下下根人,連神秀法師的萬分之一有沒有,可能都要打上一個大問號了 ?時時勤拂拭,看了都慚愧不如。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2-16 08:40:00
我對密乘 了解不算多 不過就我所知 密乘的核心 一個是菩一個是菩提心 一個是出離心修菩提心的目的是去分別心 進而修行不二而出離就更不用說了 就是放下執著能徹底出離貪嗔痴 進而出離四相 就能脫離輪迴 走向彼岸
作者: notre927 (然)   2016-02-16 11:58:00
宗門走自家路,自信自肯自心與佛無別。教下是方便接引,若願直契本懷,不勞功行宗門貴見地不貴行屢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02-16 13:09:00
比較想知道的是大家平時都做什麼樣的修行,除了上佛版辯論佛法。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2-16 23:57:00
最簡單的作法 隨時觀察你自己在想什麼
作者: biglafu (哥吉拉弗)   2016-02-17 00:20:00
不發言就是一種修行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02-17 01:15:00
所以你們每一刻都在止觀,然後認真的潛水?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2-17 03:47:00
隨時都在止觀 聽起來好像很簡單甚至很沒用但是如果你真的嘗試你會發現其實很難 而且效果很好喔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02-17 11:33:00
要到可以止觀這階段,就已是少數人,當觀到每一個細微念頭還能控制習氣需有一定的定力,身受在尋伺階段要很努力才能突破,您目前四念處已到達什麼程度了呢?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2-17 12:47:00
當你這樣想的時候很容易出現一種 這太難了 我辦不到 還是算了 然後就放棄的心態其實根本沒有那麼複雜 其實就只是不斷持續的練習隨時意識自己在想什麼 就這樣而已時間過去 可以持續的時間會逐漸加長 可以看清自己心態的深度也會逐漸增加 你要做的 就只是持續的練習 看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02-17 14:44:00
感官有一定敏銳度了,貪與瞋一起一定會知道,因為還在身受階段,所以10%以下的三毒還未必能馬上覺知,不時還是需要安那般那念的協助,凡體到初果需要一定的努力,累世修為一定有幫助老實說,但還是要努力,外塵的考試很多,到初果後,就比較快能到達喜樂一心,目前需先駕馭感官習氣,謝謝你的分享。
作者: allan0926 (allan)   2016-02-17 15:34:00
所以是用真心來觀察妄心嗎?
作者: smallkelp (小海帶)   2016-02-17 16:27:00
以一心來取代多心。或是說以正念來觀察一切起心動念。
作者: allan0926 (allan)   2016-02-17 16:44:00
s大,有點難度,和安那一樣,沒多久就跑掉了~XD
作者: smallkelp (小海帶)   2016-02-17 17:12:00
慢慢來,比較快~~會越來越好的,順便練習安忍~~XD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02-17 17:24:00
所謂一心,身心靈合一,在那之前,需要站在旁觀的角度觀察五蘊色身,色身是三毒之體,人生劇本為色身所寫,色身所受,色身為六識接觸外塵以習氣做反應,心靈被色身閉鎖,以意根(頭腦)主導的色身當成真我,而色身為三毒之體,三毒,六道之輪也。。。安般念用意在定,使本心現前,非為禪定功力,只為讓三毒色身沉澱,本心才能現前,念頭飄走時,發現了,拉回來,馬上放下,不為上一秒的事煩惱,這一秒生起,上一秒就滅了,無罣礙之心始能定,定中生般若(智慧),至般若深處,就能知道五蘊皆空的真意,已不需言語解釋。
作者: feelthat (雲端傳送)   2016-02-18 01:38:00
樓上最後一段解釋 相當不錯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02-18 11:00:00
這些都是修行路上的東西了,本應該是修到那裡講到那裡,最後的是講過頭了,但修行到一個階段時,有些東西你就是會懂,即使沒人教過你,大家多分享經驗,互相成長很有幫助的。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02-18 12:55:00
其實不用刻意把念頭拉到哪裡去 要做的就只是持續的看就只是持續的看 看的那一個 不用也不應該跟被看的起作用
作者: smallkelp (小海帶)   2016-02-18 13:03:00
推no大~
作者: rabbit1974 (三杯兔)   2016-02-18 14:07:00
觀念頭,觀身,觀外境,四聖締的聞思要夠充足,因為就算敏銳度很夠,不管細微還是粗淺的念頭,只能壓抑下來,但止觀的目的在滅三毒,除此之外,我慢是最大的課題,我慢,意思食,識食會建立立場,對自利利他的悲心會起到消弭的作用,這是連穿著袈裟的僧人都觀不到的東西,慎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