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四部宗義18

作者: FHShih (hou)   2021-04-07 17:04:13
洛桑卻配格西 講授
今天繼續講小乘的五道,其中聲聞五道已經講完了,目前看獨覺五道,獨覺
五道又分成獨覺的異生地及聖者地,其中異生地是獨覺的資糧道及加行道,這部分
已經講完,現在要談獨覺的聖者地,也就是獨覺的後三地—獨覺的見道、獨覺的
修道、獨覺的無學道— 先從獨覺的見道開始說明。
獨覺資糧道的上品必須要有緣二空的止,當行者從獨覺資糧道上品進入獨覺
的加行道就必須得到緣二空的觀,加行道的行者一旦能夠現觀二空,他就從獨覺加
行道的世第一法晉升到見道,這時候他就證得聖道,亦即這位行者成為聖者。
聲聞資糧道的上品要有緣細品補特伽羅無我的止,如果聲聞行者要從資糧道
上品晉升到聲聞加行道,就要有緣細品補特伽羅無我的觀,一旦該聲聞行者能現觀
細品補特伽羅無我,他就從聲聞加行道晉升到聲聞見道,這是聲聞行者的情況。
以獨覺行者來講,這部份對於獨覺行者也都有,也就是聲聞行者從資糧道上
品到聲聞見道緣無我的情況對於獨覺行者來講也是有,只是獨覺行者除了這個之
外,還有緣二空的止、緣二空的觀還有現觀二空,所以比較起來獨覺的行者要比聲
聞行者殊勝,這是因為聲聞行者該有的獨覺行者都有,他還有聲聞所沒有的,如獨
覺資糧道上品除了有緣無我的止之外,還有緣二空的止。獨覺加行道除了有緣無我
的觀之外,還有緣二空的觀。獨覺的見道除了能現觀無我之外,還能現觀二空。所
以二空是獨覺行者勝過聲聞行者的部份。
‧解釋獨覺聖者地
解釋獨覺聖者地當中,分三:1. 解釋獨覺見道(p.25)、2. 解釋獨覺修道
(p.26)、3. 解釋獨覺修道(p.27)
3.2.1.3.3 解釋獨覺見道
1.定義
「獨覺的諦現觀」,就是「獨覺見道」的定義。這個情況之前談過,如果不
結合聲聞、獨覺、大乘,一般來講「諦現觀」就是「見道」的定義,如果配合聲
聞來講,「聲聞諦現觀」就是「聲聞見道」的定義。「獨覺的諦現觀」,就是「獨
覺見道」的定義。「大乘的諦現觀」,就是「大乘見道」的定義。所以「諦現觀」
就是「見道」的定義這部份是一樣的,只是配合不同的乘就有不同見道的定義。
就如聲聞見道一樣,聲聞見道能夠現觀細品的補特伽羅無我。以獨覺見道來
講,除了能夠現觀細品的補特伽羅無我之外,還能夠現觀二空。如果以大乘的見道
來講,除了能夠現觀細品的補特伽羅無我、二空之外,還能現觀空性。這就是聲聞
乘、獨覺乘、大乘各別見道的情況。如果是修道的話,修道是在見道之後再次去現
觀,所以修道的定義是「隨現觀」,這個「隨」就是隨後的意思,跟隨在見道之
後再次現觀,現觀的內容就看聲聞、獨覺、大乘而有不同,若是聲聞就再次現觀無
我;若是獨覺就再次現觀無我、二空;若是大乘就是再次現觀無我、二空、空性。
2.同義詞
「獨覺見道」、「獨覺諦現觀」與「獨覺見道者心續之智」,這些是同義詞。
這個同義詞的情況,跟先前談聲聞見道的同義詞的情況類似,將來談大乘的同義詞
也類似,只要把「獨覺」改換成「聲聞」或是「大乘」就好。
3.分類
獨覺見道若予以區分,有三:(1)「見道根本定智」、(2)「見道後得智」、
(3)「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獨覺見道」。前述二者就是指(1)(2),這種區分法
先前聲聞見道也如此,將來談大乘見道也是如此。
4.獨覺見道根本定智
「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於已成為自境的無我之獨覺諦現觀」,就是「獨覺
見道根本定智」的定義。其中的「獨覺」如果改成「聲聞」就變成「聲聞諦現
觀」就是「聲聞見道根本定智」的定義。如果改成「大乘諦現觀」就變成「大乘
見道根本定智」的定義。但是此中「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於已成為自境的無我」
當中的「無我」主要是「二空」沒錯,但是以獨覺行者來講這樣定義會比較周
延,即「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於已成為自境的無我」,以「無我」可以包含細
品補特伽羅無我、二空、空性,因為只要是境的話就是無我,所以這樣的講法是比
較周延,但以獨覺行者來講主要的所修是二空,所以可以說特別指二空,但是定義
的內容主要是無我,並沒有特別講二空。
定義與術語之間的對應主要在於諦現觀的前面是用獨覺或是聲聞還是大乘而
有差別,前面的「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於已成為自境的無我」這部份對於聲聞
行者、獨覺行者、大乘行者都一樣。這是因為無我的範圍比較廣,對於聲聞行者來
講,「無我」就專指「細品的補特伽羅無我」,以獨覺行者來講可以指「細品的補
特伽羅無我」,也可以是「二空」,也可以是「空性」。「二空」是粗品的法無
我,「空性」是細品的法無我,以獨覺行者來講這三個都可以作為他自境的無我。
即只要講無我就可以包含這三個,大乘行者也一樣,「無我」可以包含「細品的補
特伽羅無我」,可以包含「二空」(粗品的法無我),也可以包含「空性」(細品
的法無我)。所以定義的內容三乘差別主要是在於諦現觀前面是「獨覺」或是
「聲聞」還是「大乘」。所以前面「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於已成為自境的無我」
的部份對於三乘來講都是一樣的,差別是在於後面「之獨覺諦現觀」當中的「獨
覺」若改成「聲聞」就是「聲聞見道根本定智」的定義;改成「大乘」就是「大
乘見道根本定智」的定義。
如果定義是「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於已成為自境的無我之聲聞諦現觀」當
中的「無我」可以包括細品的補特伽羅無我、二空、空性。若是「…獨覺諦現
觀」當中的「無我」也可以包括細品的補特伽羅無我、二空、空性。若是「… 大
乘諦現觀」當中的「無我」也可以包括細品的補特伽羅無我、二空、空性。所以
從「無我」並不能區分,而要從「諦現觀」的前面的「聲聞」「獨覺」或「大
乘」來區分到底是屬於「聲聞見道根本定智」或「獨覺見道根本定智」或「大乘
見道根本定智」。
若予以區分,有(1-1)獨覺見道無間道、(1-2)獨覺見道解脫道及(1-3)
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獨覺見道根本定智。
在(1-1)獨覺見道無間道、(1-2)獨覺見道解脫道的階段中,獨覺的所緣
一定是二空,但是(1-3)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獨覺見道根本定智,在這個根本定
智中,他的所緣可以是細品的補特伽羅無我,可以是二空,也可以是空性。如果改
成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聲聞」見道根本定智,他的情況也是一樣,他的所緣也
可以是細品的補特伽羅無我,可以是二空,也可以是空性。如果改成不是前述二者
任一之「大乘」見道根本定智,情況也一樣,其所緣可以是細品的補特伽羅無我,
可以是二空,也可以是空性。所以(1-3)的情況不論是聲聞、獨覺、大乘哪一
乘,其所緣都可以是這三種。
(1-1)(1-2)(1-3)這三個產生的順序是(1-1)先產生,也就是獨覺見道
無間道會先產生,緊接著是產生(1-2)獨覺見道解脫道。照理說是在產生獨覺見
道解脫道之後要先進入後得位,然後才進入(1-3)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獨覺見道
根本定智。即先(1-1)再(1-2),然後再插入後得智,接著才是(1-3)。這裡
會把(1-1)(1-2)(1-3)一起說明是因為這三個都是屬於根本定智,要知道(1-
2)與(1-3)之間其實隔了一個後得智。
「1既是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於二空之獨覺諦現觀,也是2 作為自己(獨覺
見道無間道)份內之「執色為外境的遍計分別」之正對治者」,就是(1-1)「獨
覺見道無間道」的定義。若予以區分,有八忍。
「執色為外境的遍計分別」是把色執為存在於心之外的遍計分別,「遍計分
別」是相對於「俱生分別」來講,因為這裡談的是見道,見道所對治的分別主要
是遍計,不是俱生的,將來修道所對治的才是俱生分別。
定義的內容若改成「聲聞見道無間道」的定義,則在定義的第一個部份的
「獨覺」要改成「聲聞」,而且「二空」要改成「細品補特伽羅無我」,即「既
是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於細品補特伽羅無我之聲聞諦現觀」,第二個部分也要做
一些修改,「也是作為自己(聲聞見道無間道)份內之(補特伽羅我執的遍計分
別)之正對治者」,即是「聲聞見道無間道」的定義。若要改成大乘的話,定義的
第一個部份的「二空」就要改成「空性」,「獨覺」就要改成「大乘」,定義的第
二個部份,也是作為自己份內之「執色外境的遍計分別」要改成「實有執的遍計
分別」之正對治者,就是「大乘見道無間道」的定義。所以三乘是根據他主要的
所修作區分。
獨覺見道無間道若予以區分,有八忍。這情況跟之前聲聞見道無間道的分類
有八忍,跟將來大乘見道無間道的分類有八忍一樣。這個八忍的分法跟之前聲聞見
道無間道八忍的情況類似(見中文第16頁)。接著要談獨覺見道解脫道(26 頁第
六行),獨覺見道解脫道的定義內容也有二個部份,其中第一個部份的內容跟獨覺
見道無間道的定義內容是一樣的。
「1既是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於二空之獨覺諦現觀,也是2 與〔獨覺見道解
脫道〕自己同一座根本定之獨覺見道無間道份內的障礙當中解脫出來者」,就是
(1-2)「獨覺見道解脫道」的定義。
定義的第二個部份要說明的是獨覺見道解脫道一定是跟他之前的獨覺見道無
間道是同一座根本定,既然這二個是同一座根本定,而且獨覺見道無間道在前,獨
覺見道解脫道在後,他們現觀的都是二空,因為他們在同一座根本定,差別在哪裡
呢?先前獨覺見道無間道是正對治,能夠正對治自己份內之執色為外境的遍計分
別,到了獨覺見道解脫道時是從獨覺見道無間道份內的障礙中解脫出來,這個障礙
其實就是執色為外境的遍計分別,從這個障礙中解脫出來就是斷除這個障礙。可以
說,獨覺見道無間道主要是正對治執色為外境的遍計分別,但是到了獨覺見道解脫
道的時候是已經斷除了執色為外境的遍計分別,一個是正對治,一個是斷除(從
障礙當中解脫出來)。
接著說明(1-3),剛才特別提到(1-2)與(1-3)之間隔了一個後得智,所
以(1-3)的情況是從後得智再次入根本定。
(1-3)「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獨覺見道根本定智」,有三:(1-3-1)「平等安
住於無我(細品補特伽羅無我)之獨覺見道根本定智」、(1-3-2)「平等安住於空
性之獨覺見道根本定智」及(1-3-3)「在獨覺見道後得位之後,再次平等安住於
二空的根本定智」。這三類都屬於(1-3)既不是見道無間道,也不是見道解脫道
之中任何一者之獨覺見道根本定智。
5.獨覺見道後得智
「心續中具有『從獨覺見道根本定中出定的獨覺諦現觀』之補特伽羅的心續
當中,前述的獨覺諦現觀現行而生」,就是(2)「獨覺見道後得智」的定義。
「獨覺見道後得智」一定是在根本定之後才有,即從獨覺見道根本定中出定
之後才會有獨覺見道後得智。「前述的獨覺諦現觀現行而生」此中「現行而生」是
指在獨覺見道根本定的狀態中譬如有希求解脫的想法,或出離心、悲心、四無量心
種種屬於福德資糧的認知,這些在獨覺見道根本定的狀態下並沒有現行,因為在獨
覺見道根本定中行者所現行的是屬於智慧資糧的二空,如前述屬於福德資糧如出離
心等認知並沒有起現行,所以在獨覺見道根本定中,這些屬於福德資糧的認知在潛
伏的狀態,一定行者從獨覺見道根本定出定到了後得位的狀態,這些心一旦起現
行,就說這些心屬於獨覺見道的後得智。可以說後得智就是行者從根本定出定到了
後得位,可以開始累積福德資糧的道。
6.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獨覺見道
(3)「既不是根本定也不是後得位的獨覺見道」,就像1「見道根本定者心
續當中的希求解脫的心」及2「後得位者心續當中現觀二空的心」。
1 「希求解脫的心」是見道沒有問題,因為它是屬於見道根本定者心續當中
的一種心,所以屬於見道,但是它既不是根本定也不是後得位,因為這時候的行者
處在現觀二空的根本定中,這時候希求解脫的心並沒有起現行,所以不能算是根本
定,而且又不是在後得位的狀態,在後得位的狀態它才有辦法起現行,所以在這個
狀態中希求解脫的心既不是根本定也不是後得位。第二個例子反過來,當一位行者
到了後得位的時候,他心續中現觀二空的心此時是潛伏的,說此現觀二空的心是見
道沒有問題,但是這時候現觀二空的心是潛伏的,所以說它既不是根本定也不是後
得位。
獨覺修道的情況跟前面聲聞修道的情況是大同小異,除了稍微比聲聞修道略
微殊勝外,其餘內容則大同小異。
3.2.1.3.4 解釋獨覺修道
1.定義
「獨覺的隨現觀」,就是「獨覺修道」的定義。一般說「隨現觀」是修道的
定義,若加上「獨覺的」就變成「獨覺修道」的定義。「隨現觀」是在見道之後
再次的現觀,因為見道是初次現觀無我,到了修道時等於是再次的,已經不是初次
的現觀了,所以「隨」就是指見道之後再次的現觀無我。
2.同義詞
「獨覺修道」、「獨覺隨現觀」與「獨覺修道者心續之智」,這些是同義詞。
3.分類
獨覺修道若予以區分,有三:(1)「修道根本定智」、(2)「修道後得智」、
(3)「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獨覺修道」。
4.獨覺修道根本定智
‧定義
「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於已成為自境的無我之獨覺隨現觀」,就是「獨覺
修道根本定智」的定義。
‧分類
若予以區分,有(1-1)獨覺修道無間道、(1-2)獨覺修道解脫道及(1-3)
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獨覺修道根本定智。
1.獨覺修道無間道
‧定義
「1既是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於二空之獨覺隨現觀,2也是作為自己份內之
執色為外境的俱生分別之正對治者」,就是(1-1)「獨覺修道無間道」的定義。
定義第一個部分的重點就是獨覺的修道無間道,還有獨覺的修道解脫道,只要在根
本定當中一定是現觀二空,所以說「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於二空」。第二部份要
注意的是「2 也是作為自己份內之執色為外境的俱生分別」因為現在談的是修道的
無間道,修道無間道要正對治的是俱生的分別,這跟之前獨覺見道無間道的定義的
第二個部分「執色為外境的遍計分別」之正對治(P26.L4)作比對,除了俱生之
外,獨覺見道無間道與獨覺修道無間道的定義是類似的,差別在獨覺見道無間道的
正對治是遍計分別,獨覺修道無間道的正對治是俱生分別。
為什麼定義第二部份要特別提到「作為自己份內」,因為獨覺修道無間道並
不是一個無間道可以把所有執色為外境的俱生分別都能夠對治,他只能對治他自己
能夠對治的部份,所以修道無間道的分類會分成下中上三品,而下中上品又各分下
中上,總共有九品。下下品的修道無間道就只能對治他份內的部份,下中品只能對
治他份內的俱生分別,並不是一個獨覺修道無間道就可以正對治所有的執色為外境
的俱生分別。不同品類的修道無間道只能正對治他自己份內的執色為外境的俱生分
別。
‧分類
若予以區分,有下、中、上等九品。
2.獨覺修道解脫道
‧定義
「既是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於二空之獨覺隨現觀,也是從與〔獨覺修道解
脫道〕自己同一座根本定之獨覺修道無間道份內的障礙當中解脫出來者」,就是
(1-2)「獨覺修道解脫道」的定義。
獨覺修道解脫道定義的內容與獨覺見道無間道及獨覺見道解脫道定義的情況
有點類似,無間道與解脫道是同一座,都是以二空為所緣。無間道是執色為外境之
俱生分別的正對治,而解脫道是已斷除執色為外境之俱生分別,(已斷除即是此處
所說從「障礙當中解脫出來」),獨覺修道解脫道的「障礙」就是定義當中所提到
的執色為外境的俱生分別。
「1既是心一境性地、平等安住於二空之獨覺隨現觀,也是2 從與〔獨覺修道
解脫道〕自己同一座根本定之獨覺修道無間道份內的障礙當中解脫出來者」,就是
(1-2)「獨覺修道解脫道」的定義。
定義的第一部份跟獨覺修道無間道的第一個部分是一樣的,第二部份「獨覺
修道無間道份內的障礙」就相當於獨覺修道無間道的執色為外境的俱生分別,「從
此障礙當中解脫出來」可以理解為已斷除這個障礙。
底下的分類跟獨覺修道無間道的分類一樣分九品。
‧分類
若予以區分,有下、中、上等九品。
3.不是前述二者(指獨覺修道無間道及獨覺修道解脫道)任一之獨覺修道根
本定智
有三種(緣補特伽羅無我、緣二空、緣空性)既不是獨覺修道無間道也不是
獨覺修道解脫道的獨覺修道根本定智等等,和聲聞的情況(參閱P23.8)類似。
5.獨覺修道後得智(和聲聞的情況類似)
這可以比對第23頁第二段,「從聲聞修道根本定智當中出定之聲聞隨現觀,
在心續當中具有〔聲聞修道後得智〕自己的補特伽羅的心續當中現行而生者」,就
是「聲聞修道後得智」的定義。」把這段文當中的「聲聞」都改成「獨覺」就變
成「獨覺修道後得智」。
‧獨覺修道後得智的定義(和聲聞的情況類似)
‧獨覺修道後得智的分類(和聲聞的情況類似)
‧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獨覺修道(和聲聞的情況類似)
這三部份內容請參考第23頁「聲聞修道後得智」,這裡就略過。
3.2.1.3.5 解釋獨覺無學道
1.定義
「獨覺道的進程已達究竟的獨覺之智」,就是「獨覺無學道」的定義。
2.分類
獨覺無學道的分類等等和聲聞類似(參P24.1),而差別在於聲聞阿羅漢尚未
斷除執色為外境的分別,然而獨覺阿羅漢則已經斷除。
參閱第24頁第1行,聲聞無學道若予以區分,有三:「根本定智」、「後得
智」及「不是前述二者任一之聲聞無學道」。雖然分類是類似,但獨覺阿羅漢及聲
聞阿羅漢還是有差別,即聲聞阿羅漢只斷除煩惱障,但是並沒有斷除執色為外境的
分別(粗品法我執);獨覺阿羅漢不僅斷除煩惱障也斷除執色為外境的分別(粗
品法我執),即粗品法我執及補特伽羅我執(獨覺阿羅漢)都已斷除,而聲聞阿羅
漢只斷除補特伽羅我執並沒有斷除粗品法我執。
到此為止,已經解釋完小乘道,接著要談大乘道。
2-2. 解說大乘的地道建立
解說大乘的地道建立,分二:「大乘異生地」及「大乘聖者地」
如上(P7)以共下士道與共中士道為前行,並且在心續當中已經產生大悲心
時,就是「大乘種姓已覺醒者」,憑藉這點發起殊勝菩提心的情況等等,前面已經
說明過了。而現在應該正式說明大乘道。
大乘道的門檻或基礎在於行者有沒有生起定義具足的菩提心,假設行者生起
大悲心,但還沒有生起定義具足的菩提心,還不算是大乘行者,一旦這位行者生起
定義具足或符合定義的菩提心,行者才正式進入大乘道,所以大乘道的門檻在於有
無發起符合定義的菩提心。因此「透過菩提心攝持(以菩提心作為助伴)的方
式,為(被)1已達佛地(佛智)或2正前往佛地(菩薩智)這兩者的任何一個
所攝之智」,就是「大乘道」的定義。即不論是佛智或菩薩智都是大乘道的定義。
菩提心就是為利眾生願成佛的心,一旦無造作菩提心生起的時候就進入大乘
道。以我們目前現階段的情況,如果我們在做任何善行之前都能夠以為利眾生願成
佛的想法為動機透過我們的身語意去累積善根,所累積的善根可以說都成為隨順的
大乘道,為何是隨順的呢?因為我們並沒有產生無造作的菩提心,只要還沒有產生
無造作的菩提心,以刻意的菩提心透過身語意所造作的善根或善行都只能算是隨順
的大乘道而不能成為真正的大乘道,因為真正大乘道的門檻就是要有無造作的菩提
心。雖然我們透過造作的菩提心以身語意所做的善行只是隨順的大乘道,但還是可
以算是成佛的因。
上述所談的是大乘道的定義,接著要說明的是大乘地的定義。「能作為自果
(大乘地自己的結果)之眾多大乘功德的基礎所依的進入大乘道之智」,就是「大
乘地」的定義。地道的「地」及「道」二者是同義詞,意思是一樣的,只是下定
義的角度不同,大乘地主要是從所依基礎,就如大地是長養草木、農作物的所依基
礎。也可以說大乘地是長養或產生新的或隨後的功德或讓已生的功德不斷增長的所
依基礎,從這個角度來安立地的名稱。但是從意義的角度來看,大乘地及大乘道的
意義是一樣的、內涵一樣。
「大乘地」、「大乘道」、「大乘智」及「大乘現觀」,這些是同義詞。
若區分「大乘道」(或大乘地),有二:「大乘異生地」及「大乘聖者地」。
(這種分法跟之前聲聞道及獨覺道的分法一樣,都可以分成異生地及聖者地),若
區分「大乘異生地」,有二:「大乘資糧道」及「大乘加行道」。(這種分法跟之
前聲聞異生地分為聲聞資糧道及聲聞加行道以及獨覺異生地分為獨覺資糧道及獨覺
加行道的情況是類似的。)
2-2-1. 解說大乘異生地
2-2-1-1. 解說大乘資糧道
2-2-1-1-1. 大乘資糧道的定義
「大乘的法現觀」,就是「大乘資糧道」的定義。(這個情況跟前面所講的都
類似,一般而言,法現觀就是資糧道的定義,在法現觀前面加上大乘的就變成大乘
資糧道的定義。)此外,因為是在大乘道中最初累積資糧之道,所以名為「大乘
資糧道」。(這句話主要是要跟未入道所累積的資糧及小乘道累積的資糧做區分,
雖然未入道也有累積資糧,小乘道也有累積資糧,但是大乘道真正開始累積資糧是
從大乘資糧道開始算,所以說「是在大乘道中最初累積資糧之道,所以名為大乘
資糧道。」)此外,因為是主要以聽聞、思惟佛法經典詞義之階段的現觀,因此也
稱為「法現觀」。法現觀的法就是指佛法經典,這個階段雖然也有修所成慧,但並
不是以修所成慧為主,而是以聞所成慧及思所成慧為主的階段,所以被稱為法現
觀。
不論是實踐佛法或對佛法起信,在這個過程當然是希望透過佛法去除違緣障
礙,讓我們所做的事業能夠順利,想要做的事都能成辦。但是佛法的重點並不是在
於現世的去除違緣及障礙,還有讓我們一切的事業順利,或是讓我們過得平安,佛
法的重點不在這裡,這只是附帶的而已,佛法的重點應該至少是來世繼續得到增上
生這個暫時的目標,以及究竟的得到決定勝的果位,佛法所要證得的目標至少應該
是這樣,即暫時的增上生及究竟的決定勝這二者,而不是只是去除現世的違緣障
礙,讓事業順利或平安,重點不在這裡。要達到暫時增上生的目標,現世當中要累
積它的因也就是要斷除十不善(身的三種不善、語的四種不善、意的三種不善),
當我們能夠斷除這十種不善,它的反面十種善的自然就能夠達成,這樣來生要得到
增上生人天果位的目標就能達成,假設我們能夠斷除十不善、行十善得到人天再配
合布施、修安忍這些方便分,我們不僅可以得到人天二善趣增上生的果位,而且可
以享有好的受用,可以讓我們諸根具足等,這些內容都是屬於下士道次第修行的部
份。
如果要成辦暫時的增上生就如前所說要修下士道的內容,主要的就是要斷除
十不善、行十善。如果要證得決定勝的話,而決定勝分為解脫的決定勝、成佛的決
定勝,如果是解脫的決定勝這個所證的目標所需要的因是什麼呢?因有二個:出離
心及無我慧,出離心也就是對於輪迴的一種厭倦,立誓想要從整個輪迴當中解脫出
來的想法,光有這個想法,沒有方法還是不行,還要配合無我慧,透過無我慧去對
治障礙解脫的煩惱障,才有辦法讓行者從整個輪迴當中解脫出來,當一位行者的心
續當中有出離心及無我慧來結合成為助伴的時候,他透過身語意所累積的善行將會
成為解脫的因,如果沒有這二者的話,所有的善行並不會成為解脫的因,這部份就
是中士道次第主要的內涵,我們可以說聲聞道、獨覺道這些小乘道都是屬於這部
份。所以出離心及無我慧才是證得解脫決定勝的一個主因,其他的善行都只能算是
輔助。
同樣的,成佛的決定勝來講它的主因是菩提心及空性慧,菩提心就是立下為
利眾生願成佛的誓願,空性慧主要是要斷除實有執及實有執的習氣,主要就是煩惱
障及所知障二部份,所以菩提心、空性慧是證得成佛決定勝的主因,其他的布施、
持戒、安忍等這些屬於福德資糧的部份,都是屬於助伴,是輔助這二者讓行者達到
成佛的決定勝。
上述空性慧、菩提心這些都是屬於上士道的內容,總的來講中士道的次第包
含了聲聞道及獨覺道,上士道的內容主要就是要涵蓋整個大乘道。一位行者要進入
大乘道的話,他必須在心續中生起無造作的菩提心,一旦行者生起無造作的菩提心
緊接著他就進入大乘資糧道。
「大乘資糧道」、「大乘法現觀」及「大乘資糧道者心續之智」,這些是同義詞。
當一位行者一旦生起無造作菩提心的時候就進入大乘資糧道,這位行者就被
稱為大乘資糧道者,而這位行者在生起無造作菩提心之前,其實他已經先修過大悲
心、大慈心及清淨的增上意樂,這些在生起無造作菩提心之前都已經有了,一旦行
者成為大乘資糧道者,如大悲心、大慈心、清淨增上意樂這些心的隨後相續在大乘
資糧道者的心續當中還是存在的,所以可以說大乘資糧道者心續當中的道不只是菩
提心而已,還有菩提心所攝持的這些如大悲心、慈心、清淨的增上意樂,還有六度
當中的布施、持戒、安忍、精進、靜慮所生的智、般若(觀)等,以及身語意所
累積的善行這些都被菩提心所攝持,這些被菩提心所攝持的善行都屬於大乘資糧
道,從這裡可以理解大乘資糧道並不只是指菩提心或是無造作的菩提心,也包含了
無造作菩提心所攝持的一切的善行,這些都是屬於大乘資糧道,所以可以知道大乘
資糧道的範圍是非常的廣。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1-04-09 13:55:00
這篇是法師在講唯識宗的中間補充講圓覺乘的意思嗎獨覺 緣覺
作者: FHShih (hou)   2021-04-09 13:59:00
恩恩 看起來是這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